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本書文字內容非常精彩,無法完全分享,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區留下郵箱,休息日我會發給大家!

學習是貫穿一生的技能包,溫故知新絕對是最簡單的方法,在回看古人的智慧結晶時,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先人們給我們總結好了的,我們後來的創新也要有根可循,而這本書便可視為根的一部分。一個好的建築沒有所謂的好看不好看,但是有沒有文化,有沒有根是很關鍵的。

繼續分享……

扶手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帶有扶手的靠背椅簡稱“扶手椅”,在設計、製作上它比一般的靠背椅多了兩側的扶手,因此,在造型上比一般的椅子更顯得豐富有變化。扶手椅的靠背到了清代時,按人體自然曲線設計的做法已經極為少見,而大多采用靠背和扶手上下垂直的形式。扶手椅又有許多細分的小型別,如玫瑰椅、官帽椅、太師椅等。

圈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圈椅又俗稱“羅圈椅”,其名稱的來由也非常形象,因為圈椅就是指靠背和扶手呈環狀的椅子。圈椅這種椅子的形式在唐代時期已經出現,是唐代高足靠背式坐具的一種新的形式,只不過當時還屬於它的發展初期,所以具體樣式無法與其後各代,特別是與明清時的同類椅子相比。圈椅的主要構成部分是:下為立柱、柱上椅面,上為椅背和扶手。圈椅經過不斷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又產生了不同細分種類,製作工藝也更加精細、合理:椅腿增高、椅面變得更寬大、靠背略微後仰,坐用時更為舒服。除了用硬木板作椅面外,也有用絲繩或藤條編制而成的椅面,不同的材料能帶給使用者不同的感覺。

太師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太師椅實際上也是扶手椅的一種形式,清代時最為流行與常見。在一些官宦和富人宅邸內的廳堂中或比較莊重雅緻的建築室內,常常成對成行地擺設太師椅,並且是放置在廳堂等室內的中部,多呈兩行縱向排列。還有的是採用兩椅一桌或兩椅一幾的擺放形式。太師椅的擺放既大方、典雅,又有極好的實用性。

清代太師椅的形式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清代的太師椅,是清代時採用靠背與扶手垂直製作的最多的椅類,它按椅背具體形式的不同可以細分出不同的小類,如整屏式,三屏式等。整屏式就是利用整個椅背做一個主體畫面設計,大多是雕刻各種圖案花紋,有的還嵌玉石或文木。三屏式就是椅背呈山字形,中間高兩邊低,左右對稱,扶手也配以相應的矮屏形式。

玫瑰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扶手椅中椅子形體比較低矮,椅背部分也比一般椅子低的、幾乎低到與扶手相同高度的一類,通稱為“玫瑰椅”,常見的玫瑰椅的椅背與椅面也是呈垂直設計的。“玫瑰“其名是京作工匠的習慣稱呼,在江南地區它多被稱為“文椅”。“玫瑰“一詞在古代有寶石,美玉之意,所以被稱作“玫瑰”的這種椅子,其用料也較為考究,大多使用紅木、花梨木等製成,並且上面還常常設定精美的裝飾,整體造型也較為新穎,意韻典雅不凡,是文人雅士十分喜愛的一種坐具。玫瑰椅在宋代即已出現,當時的椅背與扶手是平齊的。到了明代的時候,椅背略略升高,不再與扶手齊平。清代時的玫瑰椅,在椅背和扶手的高低上與明代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清代更注重裝飾,常在椅背和扶手處做出一些變化,這與清代追求繁麗的審美風氣相應。

官帽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官帽椅也是扶手椅的一種,並且也是扶手椅中較為常見的一個類別。之所以被稱為“官帽椅”,就因為這種椅子的形狀看起來像是一頂官帽,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稱呼。它的具體形象是:椅子的靠背比較高,而兩側的扶手則較矮,所以整體看上去猶如一頂沒有帽翅的烏紗帽。官帽椅又因椅背和扶手做法的區別,而有四出頭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兩種形式。

四出頭官帽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四出頭式官帽椅,就是其椅背上的搭腦和扶手的前端均採用出頭的形式,搭腦出頭兩個,扶手出頭兩個,所以稱為“四出頭”。四出頭式官帽椅的搭腦出頭部位,多是透過立柱微微向上向後彎曲,而扶手出頭部位則是微微向外側彎轉,從而形成一定的弧度,產生自然流暢的曲線,但又不彎曲太多,讓人覺得非常柔潤、舒適。四出頭官帽椅是較為典型的明代椅類傢俱,所用木料講究,不過,它的數量較少。清代中期以後,這種四出頭宮帽椅就基本被清式的太師椅所替代了。

南官帽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南官帽椅與四出頭式官帽椅不同,它們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南官帽椅的搭腦兩端、扶手前端不出頭,並且大多做成軟圓角,線條比四出頭官帽椅顯得更為柔順流暢,不過,在舒展度上看起來比四出頭式官帽椅略微差一點。但是在裝飾手法和製作工藝上較為靈活,用材可方可圓,可曲可直,椅背上還可以雕、鏤如意紋,雲紋等圖案。

龜背式南官帽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明式的南官帽椅,還常常把椅面部分做成六角形,俗稱“龜背式南官帽椅“。這種龜背式南官帽椅不但具有一般官帽椅的美觀與舒適性,還能給人帶來一種新鮮感,比較特別。

梳背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梳背椅的最大特色之處就在於椅背部分,呈梳齒狀密集排列,當然也像梳齒一樣中間是有空隙的,通透的。其中的欞條或木棍有直形的,也有略微彎曲的,總而言之是要以人倚坐時感覺舒服為主。梳背椅只是椅背的一種變化形式,無論是玫瑰椅、官帽椅,還是其他椅子型別,椅背都可以做成梳背形式,所以有玫瑰梳背椅、官帽梳背椅等之別。

交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交椅的細分形式也很多,帶靠背的,帶靠背和扶手的,靠背、扶手為垂直形式的,或者是靠背、扶手為弧形的,都隨具體需要而定。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交椅,其最大、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椅子的腿為交叉形式,而不是像其他的椅子一樣腿部是直立的。有了這種交叉的腿,交椅就可以在不用的時候摺疊起來,非常方便攜帶。在宋代時交椅已經較為常見,不過當時主要是不帶扶手的形式。發展到了明清時期,交椅多加上了扶手,坐用起來更為安全,舒適。明清時期的交椅又有兩種主要細分型別,一是直背交椅,即靠背為垂直式;二是圓背交椅,即靠背或是靠背與扶手部分與圈椅相似,呈弧形。

交杌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交杌也就是現在仍然在使用的馬紮,它是由古代的胡床發展而來。交杌的最大特點就是腿可以摺疊。對應著其能摺疊的腿,交杌的杌面也都是用藤等材料編制而成的軟面,而不是木料等不可動的材料。交杌在明代時形體較為高大,有些工料都比較講究。清代時的交杌在明代的基礎上更添華麗。此外,在清代時民間還出現了小型交杌,與今天所用的馬紮所差已不多。

清代的鹿角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鹿角椅是一種形制非常奇特的椅子,是清代時皇室所用,也是滿人傢俱製作中的一絕。鹿角椅主要是用鹿角為材料而製成的一種特殊坐具,在清式傢俱中可謂獨樹一幟。現存最早的鹿角椅當屬清太宗皇太極的御用鹿角椅,藏於瀋陽故宮。它的椅背和扶手是由兩隻大鹿角相連構成,主體以花梨木做出櫃架,又雕刻有云彩、海水、如意等紋樣,並且鑲金包銅。形體高大,裝飾華麗,工藝精美、考究,又能協調統一。顯出不凡的皇家氣派。皇太極之後,已入主中原的康熙、乾隆皇帝在位時都曾製作過鹿角椅。並且在北京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中都有收藏。但因為清末時外敵的入侵與洗劫,鹿角椅現今所剩已無幾。目前北京故宮所藏鹿角椅主要為乾隆年間製品,造型各有不同,但都奇巧生姿,其中有一座椅子上還雕刻有乾隆壬午中秋所題的御詩。

安樂椅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安樂椅也稱“搖椅”,從其名“安樂”兩字即可知,這種椅子坐起來非常舒服。除了椅背外,安樂椅大多還都有扶手。而安樂椅的最大特點在椅腿上:安樂椅的椅腿主要呈弧形,並且是上翹的弧形,人坐在上面可以隨意地前後搖動,它讓人能夠得到更為輕鬆的休息。只有椅腿的後部一小段弧線向下,以防止搖動時椅子倒向後部的地面。真是既有舒適性,也具安全性。

寶座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寶座主要是指古代帝王、王爺等皇室成員專用的座椅,這就把它歸入了椅子一類。實際上也可以把它歸入榻一類,並且是榻中形式特殊的一類。寶座因其使用者的特殊性,所以只能使用在宮廷、行宮、王府等處的坐具,並且多設定在這些建築室內的最重要的位置,即中軸線上的中部偏後處。寶座的特徵是,其形體一般來說比椅子高大,而比榻略小。當然榻也有小的、寶座也有比榻大的,只是這樣的情況相對少一些。寶座的座面一般呈長方形,扶手、靠背大多用實心板,上面雕刻有各種花紋,尤其是皇帝所用的寶座,扶手和靠背大多雕刻龍紋。寶座大多使用楠木、紫檀木等較珍貴的材料製作。總體來說,寶座的製作精美、細緻,而且華麗高貴。

凳子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在客人較多,而搬動椅子又不太方便時,廳堂還經常使用到凳子。凳子移動方便,靈活輕巧,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增減、移置。凳子也稱墩,和椅子一樣是垂足而坐的傢俱,或者說,它就是沒有靠背的椅子,當然,凳子並不是簡單的在椅子的基礎上去掉靠背而已,而是有了更多活潑靈巧的樣式。凳的形式有方凳、圓凳、梅花凳、條凳、束腰墩、春墩、擱腳墩等,其取材極為廣泛,有木凳、石墩、草墩、竹墩、藤墩、陶瓷墩等。

條凳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條凳也稱“長條凳“、“長板凳”、“板凳”等。條凳的凳面呈窄長形,從其正立面看,兩頭的凳腿呈“八”字形分開,上小下大,也就是說,凳腿是向外撇著的,這樣可使其更具穩定性。條凳多在中、下等家庭中使用,並且多用硬木、雜木製作,基本使用木材料的本色,結構、造型都非常簡單。條凳較常用的裝飾手法,是在腿部和麵板處四周起線,表面漆上淺色的油漆。也有的條凳裝飾是在腿和座面相交處安裝花牙子,或者雕飾如意紋等。一般鄉村農家使用的條凳則絲毫沒有裝飾,除了板面就是腿,完全是為了實用。

方凳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方凳的凳面大多是方形,也有一些呈長方形。條凳一般可坐多人,而方凳則大多隻能坐兩人或一人,也有少數可以坐三人。其在造型結構與裝飾上,大多比條凳要精巧一些。方凳除了可以坐人之外,有時候人們還把它放在床前作為足踏,有些座面較寬的則放置在炕上作為炕幾使用。

春凳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春凳是方凳的一種,並且是方凳中較為典型的一種。春凳在明代時大多在女子的閨房或臥室中使用,凳面比條凳要寬,但長度沒有條凳長。春凳的凳面上一般只能並排坐兩個人,所以又被稱為“二人凳”,其凳面的長寬比大約是2: 1。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墩也是一種沒有靠背的坐具,從這一點上來講,它與凳子沒有多大區別。不過,墩的整體造型大多為鼓形,腹部大,上下小,坐面呈圓形,比較圓潤、精巧。所以墩又稱“圓墩”、“鼓墩”。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墩可以分為石墩、木墩、瓷墩、樹根墩、藤墩、竹墩等。此外,還有一種凳面鋪設棉墊或罩上錦袱的繡墩。而根據具體造型的不同,又有瓜稜墩、梅花墩、開光墩、直欞墩等區別。其實,梅花墩嚴格說來並不是圓墩,而是梅花形墩,不過是總體上來看比較圓潤罷了。而除了大多為圓形的墩外,還有些方形的墩, 從平面上來看,與圓墩就毫無相近之處了。

開光墩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開光墩是墩的一種形式,它是一種在腹部留有通透大洞的墩,這也是開光墩的特點。開光墩可以是圓形墩,也可以是方形墩;可以是石墩,也可是木墩等。不過,圓形、木質的開光墩相對多一些,一是木料畢竟比石料鑿洞雕鏤更容易一些,二是在圓形的立面上開洞比在方形的立面上開洞更富有意趣。

木墩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木墩就是木質的墩,它是墩中品種最多的一類,也是工藝最為繁複多樣的一類。在木質墩中又以一些名貴木料製作的硬木墩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墩的工藝水平和墩的時代風格。例如,紫檀、花梨、紅木等,尤其是其中木質細膩、木色深而純正的木質墩,最受人們的喜愛與推崇。

藏族壁龕

國人知識庫—中國古建築「十六-傢俱02」

壁櫥、壁櫃、壁龕是藏族民居室內最常見的傢俱,它們多是利用木板牆做成。如,甘孜州的藏族住宅,室內的分間牆都是木板,人們便利用木板牆的支柱作框架,安置擱板,稱為壁架;如果再於壁架上加櫥門,抽斗,便成為壁櫥。壁架、壁櫥、壁櫃、壁龕都是不可整體移動的傢俱形式,裡面裝著衣、食、器物。這些傢俱做的大、小精、粗的不同,顯示著各家的貧與富。藏族壁龕大多是石膏材料製成,色調潔白,純淨清新,各色大小器物擺放其間,猶如工藝品架。

自己學習的同時陸續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儘量做到定期分享一個章節,分步學習,讓所看到的知識能夠吸收並在工作中應用。本書作者為王其鈞老師,有性急非要一次看完的朋友可以自己購買。

本書文字內容非常精彩,無法完全分享,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區留下郵箱,休息日我會發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