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道德修養之“天命”篇—任重而道遠

《論語》是四書之一,是現存較早、較完整記錄孔子的語錄體典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部《論語》傳揚了兩千多年,經典中的經典,是一部不可不讀的國學寶典。

《論語》道德修養之“天命”篇—任重而道遠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生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去世,享年72歲,葬於孔林。孔子的家譜一直延續至今70餘代,堪稱人類歷史上的奇蹟。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後世尊稱為“聖人”

孔子3歲時喪父,15歲志於學,17歲喪母,19歲結婚,20歲生一子,字伯魚,30歲退出仕途,找到了人生方向,開始收徒施教,51歲當上大司寇,68歲孔子師徒顛沛周遊列國14年後返回魯國,用晚年時間整理出古籍“六經”,因《樂經》失傳現只剩下五經

《詩經》《尚書》《禮經》《周易》《春秋》。

孔子一生身通六藝,熱愛教學,一生堅定信念,有理想,一生仁樂主義,坦蕩泰然。

道德修養之一“天命”篇

,其實“天命”不如說是一種崇高的理想,志向。就是找到自己的歸屬,自己的使命,併為之傾盡餘生,這種天命已經超越個人,關乎到國家的安危,社會的興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任重而道遠。

《論語》道德修養之“天命”篇—任重而道遠

1、“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我十五歲的時候發現了學習的樂趣,並且立志於此;三十歲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能力;四十歲時我已經不會輕易被外物誘惑;五十歲時我學會了和自己和解;六十歲時一些冒犯我的話,我也能聽得進去了;七十歲,我已經能做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是不會給他人造成傷害,也不會越出規矩。

解讀:

三十歲自立:錢沒有前途重要,找到自己的方向。

四十歲:不被外界所幹擾所誘惑,做自己的事。

五十知天命:不違天命,與自己和解,內心安寧。

六十歲:不爭辯,不吵架。

七十歲:遵照內心去生活。

2、

”願聞子(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想聽一聽孔子的志向”。孔子答:“(我的志向是)希望讓年老的人都能夠安享幸福,朋友之間能夠相互信任,年輕的子弟們都能夠懷有遠大的理想。”

兩種翻譯不同,另一種解釋是

對於年老的,使他得到安樂;對於朋友,就信任他;對於年少的,就關懷他。

解讀:

這幾句話表現了孔子以仁信對待所有人的志向,顯出他廣大的胸懷。可以作為人們生活的志向和修養的目標,也可以作為統治者施行仁政的具體要求

3、“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譯文:

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依靠,而遊憩於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

解讀:孔夫子十二個字,說出了人生重要的四個理性方向。根據大道而立志的人這樣人生的格局才夠大,依據德而執守這樣就有了人生的底線,歸於仁道而不違背,這樣人生才稱得上是君子,以六種藝能為涵養之境,多學科全面發展,這樣的人生才豐富多彩。

《論語》道德修養之“天命”篇—任重而道遠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以文獻(文學經典)、德行(品德行為)、盡忠(忠誠盡責)、誠信(誠實守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解讀:這四項修煉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學習文學經典代表著智慧才識,修煉仁德行為代表著人的道德修為,做事盡忠盡責代表著為政處世、為人真誠守信代表著高尚的人格修養,“文”“行”“忠”“信”也應是我們每個人修煉的目標。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軍隊的首領可以被改變,但是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變的。

解讀:

這句話形容目標、志向的重要性,堅定自己的目標方向,努力拼搏。

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人沒有長遠的考慮計劃,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解讀:提醒人們看問題應從長遠著眼,否則,眼前就會發生困難。人能謀慮深遠,思考成熟,就會辦事周詳,及時預防流弊,也就能讓憂患之事不得接近。有遠大的目標,有周祥的計劃,有當下的行動。

《論語》道德修養之“天命”篇—任重而道遠

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

廣泛地學習並且篤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這中間了。

解讀:

“博學而篤志”就是說要透過廣泛地學習,使自己的志向凝聚起來,厚實起來,不能讓自己的志向如同薄紙一樣不堪一擊,只有博學之後,才知道篤志的重要性。我們一方面需要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另一方面要“切問而近思”。我們心裡有沒有疑惑,有沒有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近思”並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多深度思考、解決那些當下的問題,我們才能夠知道“仁在其中矣。

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剛毅,因為他肩負的任務重大而路程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任務,難道不是重大嗎?到死方才停止下來,難道不是遙遠嗎?

解讀:

曾子的這番話,表達了士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那種堅定信心和決絕勇氣。曾子所言的“士”應當是儒家之士,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知識分子。從孔子的時代起,士人就有著內聖外王的自覺,主動去承擔推動國家發展的重任。儒家所說的“行仁”的使命已經超越了個人名利的範疇,關乎到國家的安危,社會的興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9、“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譯文:

不懂得天命,就沒有可能成為君子,不懂得禮,就沒有辦法立身處世,不知道分辨別人的言語,便不能瞭解別人。

解讀:人生三知:“知命”、“知禮”、“知言”為立身處世之本,所謂“命”,就是常說的天命、命運。而知命就是認識天命或命運,就是找到自己的歸屬,自己的使命,併為之傾盡餘生,與其說是命,其實不如說是一種崇高的理想,志向。

孔子宣傳的“禮”是自然的、發自真性情、率真、質樸的、,是人與人交往的中庸之禮,是人文素養,是一種社會秩序。孔子認為那些不合乎人情、巧言令色、諂媚的都不是禮。不懂得禮的教化,又如何懂人情世故,如何為人處世呢。

所謂“知言”,就是領會對方的真實意思,才能真正瞭解對方。要想清楚理解別人說的話,一要善於聽,二要善於看,三要善於思考。其實也就是察言觀色,揣摩心意,摸透對方的心思。知其言而明其為人。

《論語》道德修養之“天命”篇—任重而道遠

下一篇《論語》道德修養之二“修學”篇—終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