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the test)

本篇關鍵詞:實驗、統計、資料。

本文討論六個個問題:1。實驗,2。實驗的作用,3。一致性與重複性問題,4。實驗的分類,5。實驗與邏輯,6。實驗素養

實驗

什麼是實驗?我們這裡的實驗指的就是實踐,比如一次觀察,比如在實驗室做一次實驗,比如做一件什麼事。實驗就會產生資料,資料就需要去統計,去統計資料。我們觀察了一眼,發現了五隻鴨子,於是我們大腦裡就有了這樣的一條認識或者知識,

那裡

有五隻鴨子。這說明,實驗可以產生知識。

我們需要做出一次取捨選擇,比如我們的策略的某項內容,是加入還是不加入?怎麼做出最後的決定?我們知道,無論做什麼事,首先就是想到方法論,此時,那麼就是,遇事不決,想到方法論。用一個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實驗法。到底這項內容是加入還是捨棄?不是說你自己胡亂想一通,然後做出取捨抉擇。而是,透過分別把兩個選擇下的策略,帶入歷史資料,用歷史資料測試一下,看看哪種情況好,那麼就選擇哪種情況。也就是說,分別用兩個策略實驗一番,看看哪個效果好,就定哪個,而且唯一定哪個,實驗的方法是正確的,有效的,可以完全根據它下出決定的。

不光做取捨可以用實驗法。我們想知道這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照樣可以用實驗法。怎麼用?很簡單,就是考察它過去的履歷,它過去都做了些什麼事,是天天偷雞摸狗還是做的事情都是善事,是做出了成績,還是沒做出什麼成績等等,也是根據歷史的表現,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是什麼樣子的。

無論是評價、判斷、定性、選擇還是怎麼樣。可以說無論做什麼吧,當然,我們遇事需要解決就想到方法論,想到需要一個方法。而此時,就可以同時想到一個通用的方法,即實驗法。這個方法應該說很多地方都是通用的可行的,而且很多人也是自覺不自覺在用的。

2。實驗的作用

實驗的作用,或者說實驗產生的歷史資料,統計歷史資料的作用,應該說有很多的。主要有這麼幾點:1。透過統計分析歷史資料,得到數量關係規律的知識。現代科學理論,物理的,化學的,醫學的,無不是透過在實驗室裡做實驗,進而透過實驗資料的歸納總結得出來的。通過歷史資料獲得了世界觀的理論認識,那麼就可以基於這些世界觀理論進一步構建方法論。2。通過歷史資料確定策略的一些內容,比如一些引數之類。就像上面說的那個例子,某個策略的某個內容需要取捨,需要決定,需要確定,不能是拍腦袋主觀確定的,而是透過調查研究去確定。某個市場投放多少產品最合適,收益會最大?這個營銷策略的內容不是說胡亂想一通的,而是透過市場調查,進而確定出這個量的。3。策略測試。某個方法好不好,有不有效,不是你說有效就有效的,不是想出來就有效的,而是透過實驗法,資料測試一下,測試有效就有效,無效就無效。4。世界觀的驗證。上面這一條是透過實驗法測試方法的有效性,還有就是一條世界觀理論是否是對的,那麼就看是否符合實際,符合事實,那就做一下實驗,對照一下事實,看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就是錯誤的知識,就不要了。5。其他。比如,某個人說他算命很準,那麼有些人就很信。而你如果很信某個人,某個理論,就很容易盲從盲聽,如果被人利用了,很容易上當受騙,尤其我們這個社會,很多人很信算命先生。那麼到底信不信呢?無他,那就看看他過往算的歷史資料,算準了多少,算不準的有多少,如果算了100個事,對了100個事,那是神仙,得信,一定得信。如果算了100件事,錯了100件,準確率是0,那還信個啥,就不能信。如果他算了100件,算對了或者蒙對了30件,那麼準確率30%。總之,你是否要信,就要看歷史他算的準不準,而不是上來就信,他說啥是啥,那就完了。

3。一致性、重複性問題

關於實驗法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有些事件,它是可重複的,歷史和未來是保持一致的,有些不是的。對於前者,可用實驗法,對於後者是萬萬不能用的。比如說,我們通過歷史資料,太陽從東方升起,然後我們推斷明天太陽還是從東方升起。這就可以,因為它是可重複的。而如果有人透過過去一週某個股票在漲,所以推斷出明天它還得漲,那麼就不會必然性對了,可能漲可能不漲了。至於原因,還是可以根據歷史資料判斷。保持一致性的才可以,沒有可重複的就不可以,至於什麼樣的是有一致性的,我們之前講過,有一個相同的決定性因支配的。世界上有很多不變的,也有很多變化的,對於不變的,就可以做實驗得出結論,進而應用於未來,對於變化的就不可以。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科學家還透過實驗去發現理論,去創造發明?那麼多變化的。這裡的道理在於,如果根據某個實驗得出某個理論,如果未來變了,那就捨棄,如果不變,那就保留。我透過實驗測得水的密度是1,未來不變,那就是一條真理。

4。實驗的分類

事件是分為三類的,一類是必然事件,發生機率百分百,一類是隨機事件,發生機率基於0-1之間某個機率值,一類是不可能事件,發生機率0。對於隨機事件的考察,需要做多次實驗,找到它的機率空間,所有的可能性事件與機率,只做一次實驗是不足以認識清楚的。對於必然事件,一次實驗就夠了,一個樣本就足夠了。

5。實驗與邏輯的問題

實驗是做一做,看一看,邏輯是大腦的的思維運動,比如推理、證明,而這些推理證明一般都是需要基於實驗資料的。從現實的已知資料推匯出未知資料。而理論的產生也是邏輯(大腦的運動)與實驗(雙手的運動)共同作用的結果,透過實驗產生資料,然後透過邏輯歸納出理論。實驗現實資料總結統計出來的因果關係,是大腦推理的依據。在這裡,實驗和邏輯它們都是一起作用的,共同工作的。在這裡需要說的一個問題是,實驗產生理論和純粹的概念推演演繹產生理論的問題。實驗產生理論,就是透過做實驗,發現自然規律。概念推演產生理論,就是比如《幾何原本》那樣給出簡單的幾個概念、公設、公理,然後以公理化的形式演繹推匯出整套理論。到底哪個更重要一些呢?從產生理論來說,實驗更重要,現代科學,那麼多理論,很難說從幾個概念就簡單推匯出來,想半年不如親手做幾個實驗,馬上就得到結論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比如理論的論證上,無疑必須是嚴格的概念到概念的推演推導論證的最為嚴密,沒有可能的漏洞,能夠100%的保證。

6。實驗素養

科學的基本素養是實驗的精神和邏輯的精神,尤其實驗的精神。我們應該掌握而且常用實驗法,無論做什麼,就試試看看,是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就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一種實證的思維,一種求實的精神。實證的思維是重要的,凡事都要從客觀實際情況的資料統計出發,而不是主觀判斷,而不是別人說啥就是啥,而不是其他。一切用事實說話,一切用歷史資料說話,學好統計學,做好實驗,做好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