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刻著兩行字,是數千年人類智慧結晶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道德哲學》這本書,前面我們分享了當前主流的兩種道德哲學思想,邊沁和穆勒的“功利主義”和康德的“義務論”,今天我們分享最後一類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刻著兩行字,是數千年人類智慧結晶

前面我們分享的兩種道德思想,功利主義和義務論,他們都分別提出了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具有道德感的一些標準和法則,比如功利主義是以“最大幸福原則”,康德也提出了具體的道德判斷的三條原則。但是相較於這些有具體的、明確的道德判斷思想來看,德性論就顯得比較“佛系”了,因為,在2500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看來,道德哲學只能幫助我們思考道德問題,指導我們的行為,但它並不能簡化為一個簡單的公式或者幾條法則,道德問題,更像是“實踐智慧”。如果說,當前其他主流的道德哲學更多的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思考道德問題的話,那麼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學,就告訴我們,除了思考之外,還要注重行動,或者說實踐。

所以,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學”,我們通常稱之為“德性論”是需要根據具體情境來做出的一種判斷,它依賴於具體情境,當然也依賴於經驗,這其實和我們在解讀這本書一開始說的,道德判斷其實是和文化環境高度相關的,而不僅僅是一種絕對的判斷。比如在古代亞里士多德的年代奴隸制度就被認為是一種合理的制度,而今天看到,這顯然是違背道德的。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刻著兩行字,是數千年人類智慧結晶

所以,亞里士多德說,道德不僅需要我們思考和行動,也需要我們有特定的感受:同情、內疚、快樂、憎恨等等。相較於關心“我怎麼做在道德上才是正確的”,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更關心“我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寬泛的問題。

關於如何生活,亞里士多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幸福的生活,而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是因為我們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所以,過一種符合人類卓越性或者德性的生活,才應該是幸福的生活,這種幸福應該有別於動物。

亞里士多德說,不為高尚行為感到欣喜的人甚至不能算是一個善的人:因為一個人不喜歡行事公正的話,沒有人會說他是一個公正的人;一個人不喜歡行事慷慨的話,也沒有人會說他是一個慷慨的人;其他情況亦是如此。所以,如果是這樣,那麼德性的行為必然本身就是令人感到愉快的。所以,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中:德性的生活=幸福的生活。而這種道德觀當然和康德的道德觀背道而馳。

那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具體是指什麼呢?一般來說,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是指一套有價值、堅定秉性的性格特徵。比如勇氣、誠實、謙遜、節制、體貼、慷慨、善良等等都是一種德性。從這些德性可以看出,其實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中,更注重的是實踐,並不是一種動機或者結果,所以也被稱為實踐智慧。

既然是一種實踐智慧,那麼這種德性就不是先天的稟賦,而是後天習得的,但他也強調,自然賦予了我們接受德性的能力,然後透過實踐,我們才能獲得這種德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有點類似我國思想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要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只有道德的知識和稟賦是不夠的,需要在後天的實踐中不斷領悟,就像看過很多書,你也學不會游泳一樣,而德性就像游泳一樣,是一種實踐的智慧。

在具體的實踐中,怎麼做才算是有德性呢,除了開始我們說的,善良、勇敢、謙虛這些道德品質以外,還有一個思想非常重要,那就是我熟知的“中庸”,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我們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亞里士多德說,正確的行為是過度和不足的平均數,過度和不足都是兩種惡習,是道德的對立面。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刻著兩行字,是數千年人類智慧結晶

其實亞里士多德有這樣的道德觀也並不奇怪,中庸不僅是東方的古老智慧,也是古希臘的古老智慧,在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刻著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們分別是:

認識你自己;

凡事勿過度。

其實這和我們東方的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非常類似的,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將”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那句著名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而“凡事勿過度”,其實和亞里士多德的“中庸”的道德觀是一致的。

亞里士多德討論了一系列德性和對應的惡習。其整個討論的核心思想框架是,德性可以被過度或者不足摧毀,因此我們幾乎總會在這個方向或那個方向上犯道德錯誤。

比如鍛鍊和飲食會如何影響體力與健康。要想身體健康,你需要鍛鍊;但鍛鍊過度,你會傷到自己,讓身體變弱。因此,過度鍛鍊同完全不鍛鍊對你來說一樣不好,甚至更糟。為了健康,你需要吃喝;但暴飲暴食就像營養不良一樣,也會毀掉你的健康,雖然方式不同。

所以亞里士多德的理念就是,要想身體健康,你的行為就必須在過度和不足之間找到一箇中間點。這些例子似乎很可靠,但能同我們所謂的健康的道德行為做合理的類比嗎?亞里士多德很有自信,認為這個模式恰如其分:兩種極端情況的平均就是德性。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庸》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刻著兩行字,是數千年人類智慧結晶

意思是說,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發生,可以稱之為“中”;喜怒哀樂的感情發生了,但都能適中且有節度,可以稱之為“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就會各安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了。

2000多年前,東西方古老的智慧何其相似。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