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大鼓書:那漸行漸遠的鄉間韻律

文:邵 傑

圖:來自網路

“老天難做三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秧要日頭麻要雨,採桑娘子要晴幹。”

“四句詩道吧,當老天爺都很難,三月天更難啊,冷暖雨晴都有人怨,我一個唱大鼓的說書人更是眾口難調,一人難如百人意,眾位且聽我擂動牛皮大鼓,晃動手中漂洋過海的雲板,慢慢的道來。”

皖北大鼓書大多如是開場,開場先念四句,自曰之:四句為詩,八句為綱,一十二句為本,都含有通俗易懂的道理。

皖北大鼓書:那漸行漸遠的鄉間韻律

安徽大鼓是安徽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表演形式簡單,一個人擊鼓,板,有時也配三絃。

相傳是在清代中期受北方的河間大鼓影響發展而成。後來借淮河交通之便流行到淮河兩岸,又名淮河大鼓。以後逐漸遍及安徽全省,形成南口、北口、花口三種唱腔。南口流行於長江兩岸及合肥、六安地區,以淮北調為基礎,吸收了門歌及廬劇唱腔。

北口流行於淮河兩岸和淮北平原,吸收了漁鼓和安徽琴書的唱腔。花口是跑碼頭的流動藝人的曲調,兼用南、北口唱腔,並吸收了很多地方戲曲。如泗州戲、黃梅戲的唱腔,適於皖南、皖北觀眾欣賞。主要流行於淮北、長江兩岸和江淮之間的廣大鄉村和城鎮。還有一種說法安徽大鼓起源於安徽泗縣一帶,原名泗州大鼓。

安徽大鼓書體裁根據歷史演義彙編,如《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呼楊和兵》,《三俠五義》等等。用地方方言演唱,道白,短篇叫唱大鼓,中長篇叫大鼓書。

演唱時大多坐著,道白時大多站著,時說時唱,時唱時說,合仄押韻,聲音忽高忽低,或快或慢,加上鼓點,簡板有節奏的襯托,有時說到關鍵處,“豁”地站起來,輔之以動作,說書人手中的鼓錘此時就會變成槍刀劍戟,斧鉞鉤叉,一招一式,什麼力劈華山,張飛騙馬,橫掃千軍……

嘴不停,手不停,繪聲繪色,讓人聽著聽著,如身臨其境,如痴如醉,連續幾個晝夜,樂此不疲。我們鄉下就有“寧舍一頓飯,不落一場書。”的說法。

說書時節大多是麥收過後,天氣偏熱,晚上人們揮扇納涼。四方小桌,放著一盞玻璃罩小油燈(也叫作氣死風燈),一個木架子上擺放著一個盆大的鼓,簡板大多是黑檀木做的,也有用半月形鋼片或銅片的。

說書人揮動鼓錘,晃動簡板,頓時聽眾停語,唯恐漏聽了一個字。聽大鼓書,思索著民族英雄那正氣凜然的形象、威武霸氣的神態,高尚忠貞的品德;聽大鼓書,可以同樣感受到男子漢心腸的淒冷;聽大鼓書,神遊太空,想那捆仙繩,想那萬寶囊子,真是神到了極點,奇到了絕處。

聽著聽著,你將隨英雄視死如歸,你將為英雄犧牲而揮淚痛惜;你將會對壞人咬牙切齒,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歷史,就這樣在這裡復活了,歷史在這裡沒有了時空。

天氣熱時,若沒有大鼓書聽,心裡卻閒得慌。吃過晚飯,夜深人靜的時候,彷彿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大鼓的聲音,這聲音是那麼的強勁,穿透時空,一縷縷透過這如銀的月光傳來,像一雙雙小手在心裡抓著,心中庠癢的,百般聊賴。

記得大概七,八歲的時候,晚上和二哥睡在蘋果園裡,聽到隔壁村有大鼓的聲音。夥同文衛,紅領,頭頂草氈,趕到隔壁許王屯村,原來鼓聲是從許王屯村的隔壁張小樓村傳來的。散場的時候是二哥把我們打醒的,二哥頭頂草氈,我們拽著二哥的衣角,朦朦朧朧,深一腳淺一腳回到蘋果園裡。

讀初中,學習加重,基本與大鼓書無緣了。高中年會時我表演了一段“羅成算卦”,應老師同學們的邀請,又演唱了一段“十二個月”,食堂的師傅們都給豎起了拇指。

成家立業,娶妻生子,襁褓中的小兒哭鬧,百般撫慰無效,我以筷擊案哼唱幾句,小兒居然憨憨入睡了。

皖北大鼓書:那漸行漸遠的鄉間韻律

閒暇無事時,泡一杯清茗,一架搖椅,和著下載的大鼓書的韻律,那鏗鏘有力,沉穩凝重的鼓點聲,簡潔清脆悅耳的簡板聲,彷彿又置身於那不老的歲月,與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忠烈俠義者相伴,是何等愜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