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持戒的意義是什麼?

提到戒律,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釋教所規定的獨身、素食等戒條內容。

道教提倡逍遙,倡導人們不拘繫於心志和形體的束縛,因此世人多認為道教並沒有與他教相類似的持戒要求。

其實,早在東漢末年的早期天師道時期,道教就已經明確樹立了自身的戒律體系。

《老子想爾注》是天師道奉行的經典,其中提到了“想爾九戒”,曰:“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此中最三行。行無慾,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

《雲笈七籤》卷三十八稱:“九行備者,神仙;六行備者,壽;三行備者,增年”。

從此九戒來看,道教早期並沒有針對道人的日常生活提出規誡要求,更側重的是戒條對修道者的思想品德和人生信條的導向意義。

九戒內容終不離老子的無為、守雌的思想,因此可以看做是對《道德經》主旨的淺顯化。

提出這九項戒條,意在使人明白修行的根本是什麼。這也就引出了道教對戒律與眾不同的理解。

從最初的層面來看,道教設定戒律是為了規範道教徒的言行舉止,這對世界各個宗教都是一致的。

如道教中有三皈五戒之說,其中殺盜淫妄酒五戒便是非常直白易懂的戒持內容,凡是教徒必須要求做到這五點。

這也是區別道人與普通百姓的特徵之一。

道教持戒的意義是什麼?

龍門中興之祖王常月(資料圖)

道教從最初以戒心為主要內容的“想爾九戒”,逐漸發展到規定教徒具體言行的三戒、五戒、百八十大戒等等,均是以神授的方式告知下界修行者,若想從有形、有限的人生中超越出來,就必須要遵守諸多常人所不能守的戒條。

自清朝王常月祖師開設三壇大戒始,道教的戒律已經具體到人們的一切起心動念和日常言行了。此時的戒文,分為初真戒、中極戒和天仙戒。

內容分敘如下:初真有十戒,所授物件為皈依太上三寶的一切信徒。”

因此時信徒對道教義理了解不多,且信徒的文化層次不等,初真戒更側重於幫助信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這既是入道的門戶,也是修道的起點。

奉行初真戒的目的也很簡單,便是樹立道心、弘道立德,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道人。

既然奉戒,便要以戒為師,日常需做到十惡不生、無思無為,一念修道,早證道果。

既受初真十戒後,在言行舉止等方面並無犯戒之處,且能發勇猛精進之志的道人,方許再受太上老君所命中極大戒。

中極戒有戒文300條,其規誡的內容非常詳細,從言行舉止到傳授戒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一切大事小情都包含在內,可謂道教中最為詳細的戒律之一。

之所以會產生如此細微的戒律,在於要使修道人息絕對一切事物的起心動念,最終做到清靜為本、內外真一,實現無無的超越境界。

道教持戒的意義是什麼?

全真戒學(資料圖)

受持此戒之後,尚有天仙大戒。柳守元在《三壇圓滿天仙大戒略說》中提到:“有無上妙門飛昇寶筏,曰天仙大戒。往古聖真,莫不由此以登碧漢。”

言受持天仙戒之後,方可以由人道升格為仙道,至此一世修行才算最終得了圓滿果報。

《元始天尊說天仙無極大戒》中稱“人每由情慾相交,登真無路,始終迷昧,不能解脫。

有志之士須破此塵網,皈誠學道,斷諸邪障,清靜六根,當由初真、中極戒律,謹慎修行。至天仙大戒,心地光明,德充道極。”

此處亦指出,“三壇大戒”之初真戒、中極戒和天仙戒之間是有一定次序的。

一介凡夫俗子若能夠戒行精嚴,可逐漸上升為人世間的聖人,若是再能夠精進一層,可由聖明之人上升為仙人。

從這三個不同的等級看道教受戒的內容,貌似其只是宗教神學的歷煉程式,但若對戒文內容考究一番,會發現道教所推行的條條戒律強調的都是對形體和心性的煉養。

道人們修行的最終目標之一是得道成仙,但因為受持戒律之難,神仙不是人人都可以修得的。

道教持戒的意義是什麼?

《老子想爾注》敦煌殘卷(資料圖)

道教以大道為教化,要使通道者明白人之生存的人道以及自然之存在的天地大道是什麼。

通道者不僅是信仰了某一位神仙、某一種宗教,更是信奉了大道教化下的為人處事的信條。

這些信條以約束人們的言行為表現形式,使教徒由此而可以戒止自身無休止的慾望,並以嚴於律己的方式為整個社會群體做出表率,最終實現自度度人的宗教理想。

這才是道教設定如此多戒律的根本緣由。

守戒律,戒的是自我身心的迷障,也是能從種種行持中明悟恍惚之道的根本。參透了這一層玄妙,才能夠以更加明晰的態度去看待為人、為仙之事。

否則,若把持戒等同於修仙,便會陷入“修仙本大欲”的執著中,最終又顛倒了祖師立下戒言的根本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