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皇武則天如何被逼下臺

大唐女皇武則天如何被逼下臺

大唐女皇武則天何以被逼下臺?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崔玄緯、桓彥範、敬暉、袁恕己等人利用禁軍發動政變,殺張易之、張昌宗,逼武則天讓位於太子李顯。此時,武則天已八十三歲,年邁體弱,在宮中養病,哪有能力反抗?於是下《命皇太子監國制》,傳位於太子,改周為唐,退居上陽宮養老。是年十一月病死。她死後被諡為則天大聖皇后,送進乾陵和丈夫高宗李治合葬,最終恢復了大唐皇后、皇太后的身份。這就是曾經風光一時的女皇帝的結局。後來,張柬之等五人都被封王,故歷史上把這次事件稱為“五王政變”。

那麼五王政變的原因是什麼?

唐載初元年(690年),“聖母神皇”武則天“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正式當上了大周皇帝,建立了武氏政權。由於皇帝的姓氏改了,在讓誰當繼承人的問題上,就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大困難。

武則天生有四個兒子,當時還活著的是三子李顯和四子李旦。李顯即中宗,高宗死後做過兩個月的皇帝,後來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李旦即睿宗,繼中宗之後做皇帝。武則天改唐為周,李旦的皇帝自然是做不成了,他被“降為皇嗣”,“徙居東宮,其具儀一比太子”,還賜姓武。“皇嗣”表面上看也有繼承皇位的可能,但畢竟不同於太子,不能算作正式的皇位繼承人,但在待遇上與太子等同,具有候補太子的資格。如果武則天立自己的兒子為皇位繼承人,那麼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武氏大周朝,最後又要交還給姓李的,那她這麼多年的心血就等於白費了。傳給武家的人吧,姑侄之間總比不上母子那麼親近。況且武則天十分迷信。她相信人死後是要變成鬼的,而且這鬼還要吃東西,並且只吃自己的親兒孫祭拜的東西。如果讓武家人繼承皇位,她死後作為姑媽怎麼進得了武家太廟,進不了太廟,就要做餓鬼了。因此,她的侄兒武承嗣指使洛陽人王慶之率數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時,武則天堅決不答應,還狠狠地教訓了王慶之。在狄仁傑等人的勸說下,武則天終於下定決心,在聖曆元年(698年)把李顯召回東宮,正式立為太子。皇嗣李旦仍封相王,解決了皇位繼承這個大問題。但同時,她又讓武家人擔任朝中各種大小官職,以此來鞏固武氏家族在朝中的權力與地位。這樣就不枉她費盡周折建立大周朝了。她還擔心李、武兩家不能和睦相處,有意識的讓兩家通婚聯姻,試圖親上加親。還讓皇太子、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攸暨等李、武兩家的重要人物“立誓文於明堂”。這些舉措,都是武則天有意識地把李、武兩家融合成一體,形成一個以李氏居虛名、武氏掌實權的李武政權。

皇位在上面高高懸掛著,伸長著脖子的李、武兩家之間的矛盾就不可徹底解決,因為直接牽涉到各自的命運和前途,雙方之間的矛盾就變得根深蒂固。為了確保自己歸天后李、武之間不發生流血衝突,形成子為天子、侄為貴親的政治格局,武則天在年邁多病的情況下引用了張易之兄弟二人助理朝政,企圖調和子侄之間的關係。

按理說,武則天這樣處心積慮的安排,總該天下太平了。只要武則天歸西后讓皇太子即位,天下還是會回到李姓的手中,為什麼五王還要發動政變提前逼她下臺呢?自古以來的史書都認為張易之兄弟倆是武則天的男寵,但歷代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武則天作為女皇帝,養兩個男性嬪妃本也無可厚非。二張因為是男性,他們參與政治的可能性就要比女性嬪妃大得多。況且,二張兄弟是高宗時宰相張行成的族孫,出身于山東地區的世家大族,又頗受恩寵,所以在政治上有較大的號召力。二張與當時許多官員都有密切關係,有些甚至還當過宰相。當時的朝臣們見武則天年老了,就根據自己的恩怨排列組合,相互比附,從而形成擁武派、擁李派和附張派。隨著二張勢力不斷擴張,他們與李、武兩家的矛盾也逐漸顯露出來。

大足元年(701年),中宗的長子重潤與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及永泰郡主的丈夫、武三思的孫子武延基,三人私下裡說二張專政,不利於朝政。張易之知道後,向武則天哭訴,結果武則天把三人都殺了。後來,御史大夫魏元忠又被二張誣陷,說他與司禮臣高戩雲私下裡議論“天子老矣,當挾太子而令天下”,意思是說魏元忠兩人有謀反之心。二張還請了鳳閣舍人張說為證人,沒想到張說當面揭穿二張是在誣陷兩人。但武則天還是將魏元忠、高戩雲以及無辜的張說貶官流放。這司禮臣高戩雲正是“太平公主之所愛”,而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親生女兒,武攸暨的妻子。此時,二張的勢力在三派中最盛。

由於武則天已決定要立李顯為帝,擁李派就特別擔心二張派搶去擁立皇帝之功,害怕二張得勢以後,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失,因此他必然要挺而走險,與二張進行殊死的搏鬥,搶奪擁立之功,以改變自己受排擠的不利處境。張柬之等人就是擁李派的代表。

史書記載張柬之“沈厚有謀,能斷大事”,很有政治頭腦和手腕。八十多歲時才當上宰相,十分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當時武則天重病,而二張控制了政權,他這個宰相併不能發揮較大的作用。他自己不滿意女人執政,經常私下嘮叨應該還政李唐。當他看到不少士人也思念李唐時,就以發動宮廷政變為己任,開始了秘密籌劃。其他的幾位宰相如桓彥範、崔玄暐等皆與二張不合,曾多次上疏要求罷免二張。在這種情況下,張柬之和桓彥範等一拍即合,因為有著共同的敵人,遂很輕易地組織起力量,聯絡太子,以誅二張為名發動了政變。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病重,在長生院養病,二張伺候左右,朝中官員皆不得見。當時“屢有人為飛書及榜文其書於通衢雲易之兄弟謀反”,但武則天都不聞不問。可見,此時武則天已明顯傾向於二張兄弟。隨著武則天的病重,朝中形勢也頓時緊張起來。太子和朝臣見不到皇帝,擔心二張兄弟從中作梗,使李、武兩家的江山不保。二張雖沒有資格覬覦皇位,但他們確實不得不擔心一旦武則天病死,自己失去靠山後的處境,故“引用朋黨,陰為之備”。一時間,朝中顯現一派風雨欲來的緊張氣氛。很快,政變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宰相張柬之等人爭取到了掌管禁兵北門守衛二十餘年的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又聯合了皇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及其夫武攸暨和武三思,於神龍元年(705年)發動了政變,剪除了二張勢力。

五王政變是唐代太子地位不穩固的一種表現。李顯雖被立為太子,但能否坐上皇位還不一定,五王就趁勢而起。政變的主要目的是剷除二張勢力,而五王並不是僅僅想滅二張,更重要的是要廢黜武則天,想得到擁立新皇帝的功勞。張柬之入相前,曾與人談到國事,“有匡復之志”。二張被殺,太子返回東宮,事情基本已定,桓彥範等又逼武則天“傳位太子,以順天人之望”。五王還與禁軍關係密切,利用了禁軍的力量發動了這場政變。禁軍將領楊元琰、李多祚、王同皎等與張柬之關係密切。王同皎到東宮迎太子時說:“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今天誘其衰,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誅凶豎,復李氏社稷,願殿下暫至玄武門以負眾望。”武則天和二張派沒有意識到五王已經聯絡了禁軍,毫無準備,而且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後來都參加了政變,加上武氏諸王因與二張有一定的矛盾,在政變發生過程中全都按兵不動,所以政變得以順利進行。

五王政變的結果是二張被殺,武則天被逼下臺,中宗即位。今天來看,武則天失敗的原因是她放任二張操縱朝政,才會使朝臣各自結黨、互相攻擊,最後導致兵戈相見。也有人認為武則天荒淫無度的宮廷生活,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感,失去了人心,最後眾叛親離。而她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措施都是倒退的,因而招致了最後的失敗。這種說法雖然不是十分準確,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是,五王提出當時政變的原因是二張謀反,二張是否謀反了?《舊唐書》卷六《則天本紀》說“麟臺監張易之與弟司僕卿昌宗謀反”,皇太子才率桓彥範等帶了禁兵入內誅殺二張。卷九一《桓彥範傳》也說:“則天不豫,張易之與弟昌宗入閣侍疾,潛圖逆亂。”《資治通鑑》卷207說武則天病時,連宰相都是很長時間見不到她,只有二張侍奉在旁邊。二張“見太后疾篤,恐禍及己,引用黨援,陰為之備,屢有人為飛書及榜其書於通衢,雲易之兄弟謀反”。

當代一些史學家認為二張是不可能謀反的。武則天生病時宰相不能見到她,只有二張侍奉在她身邊的講法是不符合實際的。這段時間內,官員照樣在任命,武則天仍在堅持處理朝政。《新唐書》卷120《崔玄暐傳》還記載則天疾病稍有好轉時,崔玄暐上奏說:“皇太子、相王皆仁明孝友,宜侍醫藥,不宜引異姓出入禁闥。”之後,“皇太子每於北門起居”。看來史書上的說法是誇大其詞的。其次張易之兄弟作亂的觀點也不可信。二張的確是紅極一時,但也出過一些問題。如他們的哥哥張昌儀、張同休等坐贓曾下獄。長安四年十二月有人飛書貼於大街,說二張謀反,二張就受到審問,幸虧得到武則天的庇護。後來又有人飛書言謀反,二張第二次被審,崔玄暐等請求逮捕,處以死刑,武則天又為其辯護,赦其無罪。

張昌宗的確有一件事基本符合了謀反的程度。這年十二月中旬,張昌宗曾讓術士李弘泰為自己佔相,李弘泰說昌宗有天子相。術士亂講一氣,如果被相者認為是真的,想入非非,結果會被當作死罪誅滅九族。而張昌宗聽後,可能內心會很開心,但他畢竟不敢有什麼輕舉妄動,只能把李弘泰的話說給武則天聽。如果單憑這件事情說張昌宗是謀反了,比較牽強。看來,說二張謀反,是當時政變者的策略,這十分有利於政變的成功。

大唐一代女皇武則天,就這樣被逼下了臺,最後晚景淒涼不久病死在上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