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遼寧省博物館正在舉辦《萬歲通天帖》國寶特展。國寶再精彩,一件作品不足以撐起整個展廳,於是,館藏《明清書法精品展》隨之出爐,呈眾星捧月之勢。

遼博作為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寶貝還真是不少,僅書畫類就有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萬歲通天帖)、張旭的《草書古詩四帖》、《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北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瑞鶴圖》等晉唐宋元書畫精品。哪件不是令書畫愛好者們做夢都想看看真跡啊。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大名頭的寶貝就不說了,今天只說說一件書法扇面,小小的,很不起眼,十分低調地擺在展廳裡。如果你仔細看清楚了,一定會像我一樣,後退半步,深吸呼,大聲驚呼:我去!這件扇面牛大了!

扇面牛不牛,不看扇子製作工藝好壞,只看是誰題寫的字,如果是王羲之寫的,得,馬上調故宮成鎮館之寶了。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這件雖不是王書聖寫的,但也是來頭不小。如果單單是一位書家所為也就罷了,偏偏這是明代三大才子吳寬、唐寅、王寵的聯袂作品。

逛遍整個展廳,三個人合作的作品僅此一件,多乎哉?不多也!

來!我們看看區域性。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老大哥吳寬率先開筆,我大我先寫。

他題詩一首:

晨雞初唱攬衣裳,城闕遙分見曙光。

耿耿長庚帶殘月,迢迢行潦接汙潢。

橋頭雨過添新水,蘋末風來送早涼。

自笑江南未歸客,廿年騎馬入朝忙。

吳寬生於1435年,狀元出身,官至禮部尚書。官做得大,文學造詣也非常高。

此扇做於何年,我不太清楚。但可以知道,吳寬寫了一首《早朝》,描繪自己不能睡懶覺,天天大清早入朝忙。

這分明是在秀自己當官不容易啊,不知後面的兩位著名的科舉失敗者,看到這首詩會作何感想。情何以堪哪。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接著,風流才子唐伯虎第二個出場了。

他也題詩一首:

雨雪關河晚,風沙鴻雁來。

送君將寶劍,攜手上金臺。

錦繡三千牘,天人第一才。

楊雄新賦就,聲價重蓬萊。

唐寅出生於1470年,小吳寬35歲。這兩個人關係很好,唐寅因科場案受牽連入獄被貶為吏,吳寬還曾給老朋友寫信求情,請求好好照顧他。

科場失意,反而造就了唐伯虎的書畫聲名。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最後,小兄弟王寵收尾。他題詩為:

落日賦招隱,懷哉劉伯倫。

卞山雲不斷,苕水色相新。

鸞鶴諧新賞,瑤華贈美人。

樵風吹未穩,空隔武陵春。

右懷劉元瑞。

王寵生於1494年,小唐寅24歲,小吳寬59歲。

吳寬去世時,王寵才12歲。

由此可以推斷,這把扇面決不會是三人雅集時現場之作。

一個三零後,一個七零後,一個九零後。這跨度有點大。

一定是吳寬先寫的,後來唐寅補題,王寵又補題。

看見沒?以後寫扇面,千萬別寫滿了,留好空白,好讓別人接著寫。一不心,就強強聯合,名垂書史了。

問題是,這三個人咋就配合得這麼好呢?怎麼看怎麼像三個人商量好了一樣。真可謂珠聯璧合,天衣無縫。

我想這中間人,一定是唐伯虎了。他和吳寬交好,又與王寵是兒女親家。

一段書壇佳話就這麼留下來了。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吳寬位高權重,卻與布衣唐寅交好,可謂為人高潔。

他的藝術功底也頗為了得。書法以蘇東坡鑄基,以為人論,倒真有幾分東坡先生的作派。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東坡是吳寬一生的偶像,寫文章學東坡,寫字也學東坡。

當時吳中盛行“纖巧媚美”的書風,吳寬承東坡筆意,直追“端莊淳樸,凝重厚實”,不與時同。

在書法上,吳寬可以說是祝枝山、文徵明等人的開路先鋒。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唐寅的書法,取法趙子昂,所以自然就多了幾分秀美之姿。

都說字如其人。這麼老實規矩的書法中,根本看不出江南風流才子的放蕩來。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唐伯虎的字美則美矣,但與吳寬相比,似乎少了點雅緻與骨力,顯得有點平庸,缺少點強烈的個人面目。

也許在為人上,唐伯虎是相當有性格的,但從書法上來,毫無性格可言。

一手漂亮的字,不足以撐起江南風流才子的名聲。現在看,唐伯虎還是稍稍地弱了那麼一點點。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但也許有另一種可能。唐伯虎不如吳寬作官,他要賣藝為生,字畫一定要符合市場審美,所以才寫出這般模樣。如果寫得像徐渭一樣,估計是賣不出去了。

這僅是我個人的一點猜測。書法這個東西,實在是太難了,不是誰都可以寫出驚世駭俗的高階面目的,祖師爺不賞你這碗飯吃,再勤奮也是白搭。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在明代,王寵是一個書壇奇蹟。

他四十歲就英年早逝了。可是,書史卻清晰地留下了他的名字。

王寵的小楷直追魏鍾繇,古雅可人。

吳門領袖文徵明活了90歲,寫了一輩子的小楷,結果呢,卻沒有幹過王寵。

時也?命也?

只能說王寵是個天才。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正如霍去病20歲把一世的戰功都立下了,然後,人走了。

王寵也是這樣。活幹完了,人也就走了。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王寵不單單是小楷厲害,行草書也是相當的驚豔。

在明代,差不多也就祝枝山能和他抗行。

王寵的書風,完全不同於祝枝山的放蕩不羈,他完全是含著。簡約不簡單那種,透著理性與天賦。

祝枝山的大草,你可以模仿,但王寵的草書,你肯定不太容易上手。

明朝三大才子共書一紙,這扇面真的美翻了!

吳寬、唐伯虎、王寵,這三個明代大才子,陰差陽錯就共同完成了一件偉大的扇面作品。這也許是天意使然。

在當時,他們都是赫赫有名的書法家和詩人。不同的是他們的經歷與身份。

在科舉中,吳寬是無疑是大嬴家,中狀元,當高官。唐伯虎鄉試考過第一,如果不是那場科場官司,他也許躋身進士行列了,那我們就將失去一個以書畫名世的風流才子了。王寵在科考中最慘,屢敗屢考,就是不中。最後抑鬱而終。

這三個比較之後,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後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根本與考試順利與否、功名高低無關。論書法史的地位,王寵明顯高於唐伯虎,論後世的知名度,唐伯虎又明顯高過吳寬。就連考上進士的王寵家兄王守,寫字風格與王寵相仿,卻鮮為人知。

看來一時的名利,不足以流傳千古。惟有學問和藝術精深,方可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