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還有後代?歷史上人們為何會改姓?

近日,全國啜氏宗親理事會在遼寧瀋陽召開,全國僅有五千人的“啜(chuài)”姓在各大網路媒體平臺上紛紛登上熱搜。雖說姓“啜”的人並不多,但啜姓也並不是簡單的單一源流。

張澍編纂的《姓氏尋源》中對啜姓就進行了記載,書中寫道:“當出折惟昌所部,啜訛之後。”啜訛,党項族人,是折惟昌的部將,隸屬於五代到北宋時世鎮陝北的折家。這是啜姓的第一個源流。

除此之外,唐代突厥人的後裔也是啜姓的一個源流,在西突厥汗國時期,“啜”為突厥官職稱謂和官署名稱之一,在唐滅西突厥後,後代子孫也多有以“啜”為姓。

據這次召開宗親理事會的副理事長啜憲坤宣稱,他們是明代建文帝朱允炆的後人,在靖難之役後避禍改姓為啜。

明朝建文帝還有後代?歷史上人們為何會改姓?

影視劇中的建文帝朱允炆

在中國古代,因為各種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

一、避禍改姓

提及避禍改姓,多少會帶有一些傳奇色彩。的確,避禍改姓的傳說多流於民間,很多時候沒什麼太好的辦法驗證真假。

三國時期曹魏大將張遼的家族就是避禍改姓。張遼,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志》張遼傳中提及:“本聶壹之後,以避怨改姓”。而張遼的祖宗聶壹雖然在歷史上名聲不顯,但卻是赫赫有名的“馬邑之謀”的發動者。

明朝建文帝還有後代?歷史上人們為何會改姓?

影視劇作品中的張遼

在馬邑之謀中,聶壹以自身作為誘餌,對匈奴軍臣單于詐降,以一名罪犯的首級謊稱馬邑官員,引誘匈奴大軍深入,儘管最後功敗垂成,但聶壹的所作所為絕對把匈奴人得罪得不輕。

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聶壹的結局,但從《三國志》中記載來看,匈奴人很可能是聶氏最大的仇家,從聶壹這一代開始,他們就改姓為張。

比起張遼家族的故事,胡昌翼家族雖然少了一些史料佐證,但卻更富傳奇性。

明朝建文帝還有後代?歷史上人們為何會改姓?

胡昌翼

胡昌翼是明經胡氏的始祖,而據《考川明經胡氏宗譜》記載,胡昌翼,正是唐昭宗李曄的兒子。

乾寧二年(公元895年),軍閥韓建不滿唐昭宗對河中節度使的任命,聯合另外兩個軍閥王行瑜、李茂貞進逼長安並於次年在華州挾持昭宗李曄。在此之後,又以諸王謀反之名大肆捕殺宗室子弟。

不久,朱溫又藉口岐兵威逼京畿,舉兵西進搶奪唐昭宗。據胡氏宗譜所載,此時的何皇后身懷六甲,而昭宗李曄也感覺到了不對,為了避免皇室絕嗣,昭宗李曄在滯留陝州時將剛出生的兒子託付與徽州人士胡三公。

胡三公回到婺源後的不久,昭宗李曄及諸子為蔣玄暉所害。而胡三公悉心撫養胡昌翼,之後胡昌翼於後唐莊宗同光年間時中舉,胡氏自此開枝散葉,逐漸成為當地的大族。

儘管史學界對此事存在爭議和分歧,方誌、族譜等對於此事也記載不一,但由於年代久遠,難以查證,我們也不能排除這件事的真實性。

在兵荒馬亂的明末,明宗室子弟改姓的數量,應該不在少數。

從崇禎年農民起義到永曆帝被吳三桂所殺的數十年裡,經過農民軍、清軍的大舉捕殺,朱棣一脈的近支宗室幾乎絕嗣,即使僥倖逃逸的近支子弟也只能改名易姓。

後來的湘軍名將周達武即出自近支吉王一脈,當時的吉藩宗室取吉為中,再加了個框改朱為周,一直傳到他的兒子周家純,在清帝退位後才復祖姓朱改稱朱劍凡。

除此之外,當時的一些書籍史料也記載了朱姓宗室的改姓情況:

改姓宗

《清稗類鈔》載:清咸豐時有浙江會稽人宗滌樓,名稷辰,曾任御史,祖先本明皇族朱氏,國亡後改姓宗。

改姓李

《罪惟錄》載:某皇族成員在明亡後逃到海寧諸生俞子久家,改姓埋名,叫李蘭皋。後仍被清朝查出處死。

改姓王

《罪惟錄》列傳之四又載:有明宗室弟子,明亡後變姓名,改叫王杞人,“潛游贛粵之間,常題關壯繆祠堂《百字令》一闋,追論朝事”。

改姓曹

據華容大旺廠《朱氏族譜》記載:明朝末年,李自成揚言誅“紫陽之族”,為避禍改姓曹氏。

看來,在中國古代,透過改姓躲避禍殃,也不算是什麼新鮮事。

二、避諱改姓

中國古代社會有為尊者諱的傳統。古代因為避諱而改姓的人不在少數。南宋史學家鄭樵的著作《通志·氏族略》中對這個現象也多有記錄。

《通志·氏族略》:“席氏原姓籍,秦末為避楚霸王項籍之名而改席;嚴氏原姓莊,為避東漢明帝劉莊之名而改嚴;帥氏原姓師,為避晉景帝司馬師之名而改帥。”

除了有為避尊者諱改姓的以外,改字、改名更是多如牛毛,這其中除迫於無奈的原因,也有討好的意味在。

明朝嘉靖年間首輔張璁曾上書嘉靖皇帝,因為他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名中有同音字,感到很是不安,請求嘉靖皇帝賜名,嘉靖皇帝對他的表現也非常滿意,賜名孚敬以示嘉獎。

這種因避諱而改姓的現象,貫穿整個封建時期,也成為中國姓氏分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過繼改姓

過繼改姓應該佔很大比重。晚唐以前,沒有子嗣的人需要一個兒子來延續家族,早年的劉備在沒有子嗣的情況下就收養了劉封(原名寇封)。

而到了晚唐五代、武人當道的時代,驕兵悍將層出不迭,各個軍閥需要透過家族關係來維繫軍隊關係,維護自身地位,因此他們開始了收養義子的熱潮,在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晚唐大軍閥,也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

明朝建文帝還有後代?歷史上人們為何會改姓?

李克用

李克用有記載的義子就有九位,且多為英才,驍將李存孝、後唐皇帝李嗣源都是李克用的義兒。後唐一代,甚至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後唐明宗李嗣源是後唐武帝李克用的義子,後唐末帝李從珂(本姓王)同樣也是李嗣源的義子。

在五代,過繼來的義子同樣擁有繼承權,僅次於親生子。被收為義子以後,也意味著與原來的家族割斷了關係,不再奉祀原來的家族。後周太祖郭威早年收養外甥柴榮為義子,自此柴榮改稱郭榮。郭榮登基為帝以後,並未恢復原姓柴,一直奉祀的也是郭家祖宗。

郭榮在位期間,封生父柴守禮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等名譽高官。但是,郭榮對生父一直是“以元舅禮之”。甚至為了避免見面以後,即便是為郭榮親父,也要行跪拜禮的尷尬,郭榮登基一直到死也再未見過生父。

四、漢化改姓

韓愈曾在《原道》中說:“孔子之作《春秋》也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自古以來,中原文明視文化認同更重於血統認同,兩漢時期匈奴、羌諸族仰慕中原先進文明,在漢魏年間開始,也紛紛將姓氏改用為漢姓。

漢趙皇帝劉淵是冒頓單于的後裔,他出生於山西,自幼高度漢化,在洛陽為質期間曾受到司馬炎的召見。而劉淵家族因為曾與漢朝聯姻以漢朝國姓劉為姓,當時的匈奴高層,也是首推劉氏。

到了北魏孝文帝期間,這種改用漢姓的浪潮,被孝文帝元宏的改革政策推向了頂峰。元宏漢化改革手段相當堅決,從文化、經濟、政策上合力進行。

《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元宏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除了禁絕鮮卑話以外,元宏還在政策上強制各個鮮卑姓改為漢姓,自此以後,除了據守六鎮的“鮮卑窮親戚”,中原鮮卑貴族在數十年內極速漢化,改用漢姓成為了中原鮮卑人的主流。

明朝建文帝還有後代?歷史上人們為何會改姓?

鮮卑姓改漢姓對照表

這種改姓和改名也並不一定是漢化,在歷史上某些時期,也曾出現過逆向改名。北周肇建之時,曾大舉賜與朝臣鮮卑姓,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昞改稱大野昞;隋文帝楊堅稱普六茹堅等等。

而在元代,賜蒙古名也流行一時,據《元史》載,元代君王曾賜“兀魯忽訥特”“忽魯火孫”“賽因不花”等蒙古名給漢人,一時間出現了諸如高塔失不花、賈塔剌渾等漢姓+蒙古名的獨特組合。

由於北周和元代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這種逆向改姓和改名沒有得到延續,也並非主流。從歷史的沿襲來看,少數民族改姓漢姓相對來說更是主流。

五、帝王賜姓

賜姓是古代皇帝常用籠絡臣子的手段。賜姓在古代對受賜的臣子來說是莫大的榮耀。隋代名將楊義臣(尉遲義臣)、唐初名臣李勣(徐世勣)和民族英雄朱成功(鄭森)等都屬於被賜國姓。

而國姓除了被賞賜於有功之臣外,還被用於賞賜少數民族將領或者少數民族首領。唐武宗之時,黠戛斯可汗阿熱自認李陵後人。唐武宗為了交好黠戛斯,將黠戛斯可汗以李阿熱之名錄入李唐宗譜,黠戛斯可汗自此成為名正言順的李唐宗室。

這種賜姓在中晚唐相當常見,党項領袖拓跋思恭因為與黃巢交戰有功被賜姓。另一邊的沙陀老大朱邪赤心,作為沙陀三部部落軍使,鎮壓龐勳起義有功,拜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徐州觀察使,賜名李國昌,歸入唐代鄭王譜系。

這種賜姓加強了少數民族獎勵對於中央的歸屬感,朱邪赤心(李國昌)的後人也以李唐宗親自居,在唐亡以後沿用舊有年號,與篡唐的朱溫對峙,直到李國昌的孫子李存勖襲滅後梁前後,仍是以唐軍自稱,建立的政權也是以唐為國號。

除了賞賜國姓以外,賞賜其他姓氏和賞賜惡姓也同時存在。賞賜其他姓氏多見於明初對於蒙古族將領的賜姓,明初把都帖木兒被賜名吳允誠、倫都兒灰被賜名柴秉誠……

武則天執政時,對於政敵賜惡姓的現象也有發生,最著名的莫過於起兵反抗其統治的越王李貞和其子琅琊王李衝,李貞父子在兵敗身死後被武則天為表厭惡,將其改姓為虺。

總之,在中國古代社會,一個姓氏的傳承並不只是單單的血脈傳承,也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不斷分化和統一,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百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