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真是我們以為的那個意思嗎?

人們一直喜歡用一些誇張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像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是人們經常用到的一句古語。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的一些數字,都不能單純認為那是數字本身,它們大多都是一些代指,泛指數量多。比如說出自《論語》的那句:“三思而後行。”意思其實並不是說一定要思考3次,而是多次思考。

古人常說的

清代文獻《釋三九》則對這樣的泛指有了一個具體解釋:“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九,以見其極多。”那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也是泛指,並不是指3年嗎?

是也不是。這裡的“三秋”的確不是泛指,三在這裡是實數而非虛數;但也並不是人們通常以為的代指三年,一個秋天代表一年這樣,而是另有含義。這個另外的含義,我們還得從這句話的整篇文章中去追尋。

古人常說的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出自《詩經》,乃是“風、雅、頌”中,收納各地民謠的“風”部,詩歌名為《國風·王風·采葛》。因為是各地民謠,所以“風”部的詩歌整體長短不一,有像《氓》、《關雎》那樣較長的,也有像《桃夭》、《采葛》這樣比較短的。

《采葛》全詩就只有3句話:“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全詩一共3句話,出現了3個帶“三”字的時間,分別為三月、三秋以及三年,因此這裡的“三”字就肯定不是泛指多數,而是一種排比,形容感情層層推進。

古人常說的

三月肯定就是指三個月份,三年就是指三年,所以人們一般認為的三秋是指三年就衝突了。這裡的三秋只能簡單地理解為三個秋天那麼長加起來,那麼就是三個季度。只有這樣理解,這首詩的結構才算完整有規律。

關於這句話,或者說關於這首詩,除了剛才說的這個三秋容易理解為三年外,還有一點也容易弄錯,那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並非專門指愛情。可以是指,親情,友情,甚至可以指同性之間的戀愛,都可以,這就得扯到先秦時期的社會風氣了。

古人常說的

我們印象中的中國古代都很保守,但這種保守是相對的,主要是指封建社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後,才開始將情感掩藏起來,講究一個含蓄美;在先秦時期,社會風氣其實非常開放,比唐朝更開放,看詩經中的那些詩其實就能看出來。

比如說《氓》中的“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一句,說的是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接私奔了;而之後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又點名了既然你背信棄義,那我們就乾脆分開,可以說關於婚嫁之事非常開放。《桃夭》中也體現了這一點,幾乎通篇都是在寫姑娘嫁娶之事,這種詩詞如果放到宋、明時期,則肯定會被批判“不知廉恥”。

古人常說的

因此這《詩經》當中,很多看上去是講愛情的詩句,實際上並非那麼回事,因為先秦時代的人,形容啥感情都很奔放,像是《燕燕》這篇:“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看似是對戀人的不捨,實際上人家是不捨得自己的妹妹。

探究詩句的真意外,我們更需要探究論文的真諦。第2導師論文輔導,精選高校名師進行一對一授課,每一次的教學都是根據學生需求專門定製,讓你享受到在今後學習生活中都適用的超高寫作課程。學論文,就來第2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