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無才便是德"被批不尊重女性,看看上半句,才知理解出錯了

《詩經·瞻卯》篇載:“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

意思是說,有智慧的男人可以成就霸業,有智慧的女人則能摧毀城池。可嘆此婦太過猖獗,就如梟如鴟的兇猛惡名一般。早在春秋時期,社會的世俗觀念就已有些畸形,普遍認為女子不能有才智,否則就會禍亂一方。

發展到後世,有人用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來概括這種情況,認為女子只要無才無智就是最大的德能了。顯然這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是父權制文化下的“雙標”現象,因此被很多人所不齒。

這種剝奪女子受教育權利的行為,致使她們長期處於“女憧憧,婦空空”的愚昧狀態,在本質上其實是男權主義對女性的壓迫和控制。然而,老祖宗這句話的本義真是如此嗎?

這種畸形觀念其實早已深入封建文化的核心,但形成具體諺語的年代稍晚一些。清代文人張岱寫:“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眉公是指明代文人陳繼儒,他最早提出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而張岱則將其發揚光大。

上一句容易理解,古代價值觀對“德”非常看重,尤其是男人,需以德行為主,以才幹為輔,即便沒有才幹,但只要德行高尚,就可視為最大的德。可倘若只有才幹而德行低劣,那就屬於德不配位了,必然受到討伐。

下一句理解起來就難了:女子沒有才幹就是德,這是什麼道理?對於男子,德比才重要;而對於女子,無才甚至比德還要重要嗎?

歷史文學界對這句話的爭議從沒斷過。有人認為,在流傳過程中以訛傳訛,通假字“便”取代了原先的“辨”字,原版也就是:“丈夫有德辯是才,女子無才辯是德。”男子與人爭辯時能夠彰顯自身涵養,而女子不與人爭辯則是道德修養的體現。

還有觀點指出,“女子”並非特指女性,而是指夫人和子女,而“無…便是…”的句式的意思是“不是…就是…”。那麼這句話就可以理解為:對於老婆孩子,要麼有才華,要麼有德行。二者擇其一便可。

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是說,“無才”是本有而視其為無的意思。女子有沒有才無所謂,但她不能輕易顯露出來,尤其在丈夫面前,需事事尊丈夫之下,縱有再大的能耐也要給足丈夫面子。這也是一種德行,是為婦德,謙卑之德。

然而,小解卻更願意相信這句話是一個誤會。“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兩句話一個意思,說的是同一件事:男女都須以德為先,為了形成對偶句,便於流傳,因此陳繼儒才搞了一出有無之對比。

“無才便是德”是提醒女子與男人一樣都要以德行為主,而並非強調女子不該有才華。整句話的誤解點就在於“無”字,其實這正是“本有而無之”的用法,即便一個女人才華橫溢,但也要以德行為主,在德行面前,可以將“才”視為無。

換句話說,雖然古代以男尊女卑的世俗觀念為主體,但在德行面前卻是不分男女,二者都必須以德為先,其他的都是後話。

卓文君詩情洋溢,曾留下諸多名篇佳句,卻因被司馬相如的琴聲感動而與之私奔,古人認為此為失德之舉;蔡文姬才學豐益,感情卻是複雜多變,結果三易其夫,此亦是失德的表現。那麼有才與失德就一定是共存的嗎?

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論比才幹恐怕歷史上少有女子能與之匹敵,可她不僅被批評有失德的行為,還因為其巾幗風範而被極力稱讚。所以,才與德其實是可以兼備的。

古人認為大丈夫寧可捨棄才學也不可沒有德行,此為“男子有德便是才”,而對於女子而言,只要她們有德就夠了,而至於她們究竟有無才幹,古人並不關心。不知大家是如何理解這兩句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