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祖籍江蘇句容朱家巷

朱元璋的老家在哪裡

郭莊有個朱巷,位於赤山之南,原屬郭莊鎮朱圩行政村,朱圩併入莊裡後,今屬莊裡行政村。

朱巷又名朱家巷。以朱姓得名,近期調查認定,此村即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祖籍地。

朱元璋祖籍地在句容,史料確鑿,歷來被史學界所公認,如《明史》就有記載:“太祖,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孝陵四方城,朱棣為父親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中有一段“皇考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句容大族也”。歷史學家吳晗在《朱元璋傳》中作過考證,認定朱元璋祖籍句容。朱元璋親撰《朱氏世德碑記》記略:“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鄉”。五世祖朱仲八;四世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親朱五四(世珍)。“元初籍淘金戶,金非土產,市於他方以充。先祖初一公,困於役,遂棄田廬,攜二子遷泗州盱眙縣。先伯考五一公十有二歲,先考才八歲。先祖營家泗上,置田治產。”“龍鳳三年,帥師渡江,駐兵太平,為念先考君嘗言世為朱巷人,宗族俱存,平日每有鄉土之念,即訪求故鄉宗族之所,遂調兵取句容。明年,克金陵,而朱巷距城四十里,舉族父兄昆弟四十餘人至,始得與之敘長幼之禮,行親睦之道。但朱氏世次自仲八公之上,不復可考,今自仲八公高曾而下,皆起家江左,歷世墓在朱巷,惟先祖葬泗州,先考葬鍾離,此我朱氏之源流也。”

1363年,朱元璋遵從舊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謁先壟,焚香告祭”,並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

《明史》與《朱氏世德之碑》記載了朱元璋祖上遷徙途經。朱氏起源徐州沛縣,遷句容通德鄉朱家巷,朱元璋祖父朱初一攜二子又徙泗州盱眙。

朱元璋祖籍在句容通德鄉朱家巷,已成定論。但是,“通德鄉朱家巷”到底是今天句容的什麼地方?

《弘治句容縣誌》記載:“通德鄉。乾道雲,舊名同德,在縣西二十里一都二都。內有十三里二十村。”其中就有朱巷。

《乾隆句容縣誌》載:“通德鄉,《乾道志》雲舊名同德鄉,在縣西20裡,即明高祖祖鄉也,內有十三里、二十村。今朱家巷故地。相傳有龍爪樹一株尚存。旁有井,西去有臥龍崗朱家冢,百姓不敢樵牧,皆呼為皇陵。”“至正十六年(1356年),吳公至朱家莊與同族序長幼之節。”

但因時過境遷,現在早已沒有“通德鄉”了。有人從原石獅鄉古屬通德鄉與“在縣西二十里”的記載推測,朱元璋祖籍“通德鄉”應該在原石獅鄉一帶。

文獻記載:最早提出尋找加封句容朱皇帝祖籍地的是明代御史王喡。王喡,句容人,官至戶部尚書。《光緒續纂句容縣誌》記載,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喡奏請加封朱皇帝祖陵,明世宗朱厚熜遂命南京禮部侍郎崔銑,巡撫都御史夏幫謨、巡按御史劉良等至句容縣西門勘察,因一片荒坡,無實跡可考,加封句容祖陵之事作罷。

清代文獻每曰通德鄉朱家巷皆指此處,此後句容的文史研究人員,也依此為據,認為通德鄉朱家巷在今石獅範圍。但原石獅鄉境內並沒有“朱巷”的村名,也找不到任何遺蹟,因而朱元璋祖籍句容“通德鄉朱巷”,一直懸而未決。

據《朱氏世德碑記》描述,當時的朱家巷是個“兄昆弟四十餘人”大村子,明初至嘉靖朝並無戰亂與災害發生,常理上朱氏家族會更加壯大,怎麼村子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實在令人不解。

其實,今郭莊鎮莊裡行政村的朱巷,古時也曾經屬通德鄉。

據村人說,過去朱巷車水的水車上,曾有漆書“通德鄉”幾字。朱巷的老人說,聽上輩講,朱元璋來過朱巷,村前原有個回龍廟,是朱氏為紀念真龍天子朱元璋回鄉而建,故名回龍廟。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時,村裡去了幾十個人吃喜酒,朱氏家譜曾記載有這事,可惜家譜20世紀60年代被燒。

令人欣喜的是,早年由朱巷遷到蘇北睢寧縣朱氏族人儲存了一套家譜。譜名:敦本堂《朱氏家乘》,為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總十八卷。譜序顯示:一修時間為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孫良(百七)作撰;其後一直到嘉慶朝共續修了九次,有明代邑人(郭莊)進士戴仁作序;清順治年間進士,句容著名文人張芳(字菊人)撰序;《朱氏家乘》傳承有緒,真實可靠。譜記載了徐州沛縣朱氏在南宋初遷句容繁衍分佈的內容。為研究朱元璋家族史增添了新的史料。

透過對《朱氏家乘》與《明史》《朱氏世德之碑》進行比對,明代的王喡極可能找錯了地方,元代通德鄉的朱家巷,可能在明初劃分到了臨泉鄉。

雖然《朱氏家乘》沒有提到本宗與朱元璋的關係,但所記姓氏、時代、遷徙途經、輩分、封賜等,這些環節已形成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鏈。

《朱氏家乘》(大德元年丁酉春原敘)記,遷句容一世名朱期昌,排行五,家族排行第十九,宣和七年(1125年)生,“始祖一九公原徐州沛縣因罹賊兵犯順中雲擾,公隨宋高宗南渡建康,始居句容之上容鄉,繼遷赤山西百丈圩居焉,此即我朱巷之由來也。始祖之來,其地曾有七姓,曰王,曰張。曰樊,曰李,曰戚,曰笪,曰方,今唯有方氏尚留一線,餘皆滅亡矣。”朱期昌“公殳母早喪,葬故土徐州沛縣城南祖塋王家園,上有四兄,長曰期安,次曰期寧,三曰期泰,四曰期隆,因罹兵亂失散無考。公年二十四同妻王氏南渡至建康府次畿上容鄉,繼遷臨泉鄉,即今江寧府句容縣百丈圩通德鄉九圖朱巷村”。另載:“我朱氏發源徐州之沛邑,徙居句曲之絳巖。”

朱氏從徐州沛縣遷句容,已一目瞭然,當時的“通德鄉九圖朱巷村”在“赤山西百丈圩”,即今郭莊鎮莊裡行政村朱巷村。

《朱氏世德之碑》所記,朱元璋五世祖名朱仲八;四世祖朱伯六。《朱氏家乘》記,遷句容第一世名朱期昌,年二十四,生有三子,隨宋高宗南渡,與妻王氏故後葬於陽明墩;其中二子朱南安生有五子,長子繼先的孫子朱良(百七),為《朱氏家乘》第一主修。第三子名朱繼業,生五子,名:操、筠、仲三(失考)、仲五(失考)。“仲”字輩出現在南宋淳祐年間,“仲”字以下有百五、八六、朱良(百七)。

朱譜顯示:朱期昌第四世孫有“仲”字輩,第五世孫有“百”字輩。這與朱元璋祖仲八、伯六輩分與生活時代完全吻合,由於當時人名與文字記載並不規範,朱伯六也作朱百六。按朱譜輩分排列,朱元璋為朱期昌第九世孫。

《朱氏世德之碑》:“先祖初一公,困於役,遂棄田廬,攜二子遷泗州盱眙縣。”《朱氏家乘》記有洪武年間朱巷一支朱董家族在泗州的資訊,朱董也為朱譜二修者,為朱巷十三世,按輩分,泗州朱董的七世祖與朱初一為同輩人。在當時,朱氏極可能先後去了泗州幾批人,朱初一前去實為投親。譜另記,明正德二年(1507年),三修族譜時曾於泗州抄得序頭,說明朱巷分支已紮根於此。

《朱氏家乘》為元朝大德元年朱良(百七)始修。譜記:洪武初年,朱良(百七)第四代孫“志仁、志賢”,旁支“志敬、志信”四位八九十歲年的老人,被“欽賜鄉士,奉詔歲賜”給予很高的待遇,根據“仲、百”輩分推算,四位老人為朱元璋父輩。史料記載: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來朱家巷尋親。家譜記載至正十六年朱良(百七)五世孫朱邦理出生,洪武年間朱邦理被封武德將軍。其子朱英洪武七年(1374年)生,討賊有功,被封明威將軍。朱邦理兄朱邦樂封儀賓府正千戶。按譜的輩分,朱邦樂、朱邦理比朱元璋晚一輩。

朱良(百七)支下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封賜,說明朱良(百七)屬朱元璋最近的一支,極可能是朱伯(百)六兄弟或堂兄弟家。

《朱氏家乘》還記有遷泗州的朱氏回葬朱巷回龍地的內容。

蒙元統治階級把南方漢人列為第四等人,平民沒有正規名字,也沒有正式的輩分,多用數字表示,平民家族後來修譜多有附會與誤傳,朱伯六也作百六,朱元璋父親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原名重八,後又取朱興宗,朱元璋。

據儲存《朱氏家乘》的朱先生介紹,他們就是朱元璋族人,祖上居赤山朱巷村,祖輩相傳,朱元璋做吳王來村尋親後,朱氏族長怕日後變故,被株連九族,此後定下家規,不得相認。滿清改朝換代,重續家譜時,朱家“仲”公,多用“失考”隱去。

朱巷村世代流傳有一首民謠:“句容城西三十里,朱家巷,九龍塘,大墳背,十籮筐……”

家譜記載有朱家崗地名,大墳背是朱氏養魚的作業點,譜收錄有養魚公約。

對照《朱氏家乘》與文史資料以及朱巷村人歷代相傳,可以確定,這個朱巷就是朱元璋祖籍地朱家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