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丨文吉兒:醉裡挑燈看劍

詩詞賞析丨文吉兒:醉裡挑燈看劍

詩詞賞析丨文吉兒:醉裡挑燈看劍

驢眼/攝

醉裡挑燈看劍:古詩詞中的軍旅情懷

文/文吉兒

自古以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直是中國士人的崇高理想。回溯戰爭年代,每當面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文人投筆從戎的事情並不鮮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他們放棄苟安一隅,步入軍旅生涯,從此死生置之度外,選擇到疆場上去實現經世濟民的人格追求。由此一來,漫漫歷史長河,便誕生了無數英雄戰歌。

彎弓定天下,筆墨抒忠魂。如此軍人本色,輔以詩人情懷,才造就了我國古詩詞中軍旅題材佳作頻出。其氣象豪邁,其雄渾壯美,使得今人仍然能夠透過悠悠文墨,來感受那數千年前崢嶸歲月中的不朽軍魂。

他們鏗鏘激越,履險如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激昂的文字是內心情緒的強烈迸發,古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士人的使命和軍人的責任,深深激勵著詩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精神。在精忠報國的決心和建功立業的憧憬之下,所恃的是赤子一顆拳拳之心。所以意氣風發,希望橫掃寰宇,不過男兒血性,旨在一匡天下。將雄心獻祭戰火,將豪情付諸筆墨,只為報答黃金臺上的恩遇,哪怕奔赴沙場應戰而死。

他們浩氣凜然,鍥而不捨。“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自古英雄出少年,家仇國恨怎敢輕拋,面對滿目山河破碎,一生渴望就是收復失地,重回熱戀的故土。試問人生能有幾回秋?在血與火的淬鍊中,從青絲熬到白頭,將士始終矢志不渝。命運幾起幾落,即使身居偏隅,仍然心繫疆場,只等待軍號再次吹響,夢想有朝一日能夠一雪前恥,哪怕最後壯志難酬,也是男兒到死心如鐵。

他們壯烈豪情,堅毅灑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飽經戰爭的人更懂得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和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悲愴,但是面對這一切不可掌控的危險,還是會選擇迎難而上,以赴死之心,燃信仰之火。男兒沙場百戰死,壯士馬革裹屍還,保家衛國之戰,軍人視死如歸,只因個人價值和國家價值本為一體,又怎會臨陣退縮,無視國難?凌然風骨,決絕之志,碧血丹心,天地可鑑。

所謂借詩言志,歷經數千年歲月風霜洗禮,這些用血與淚寫就的詩詞篇章,其思想價值遠遠超越了文學本身的意義。不絕如縷的沙場戰歌,代表著長存天地的浩然正氣,滿腔熱忱的愛國之心,以及鏗鏘堅毅的不朽軍魂。它們在歷史的浪潮中翻湧澎湃,不斷滋養著國人的精神和意志,激發了一代又一代新青年的英雄情結,讓中華兒女在骨血中凝成了一種深刻的文化自覺,永遠湧動著不可割裂的家國情懷,並從中不斷汲取奮進力量,以砥礪前行之姿,踏上強軍征程,以守護和平之名,築起我們新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