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要能夠明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的智慧,那就太好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易經》中透露的一個奧秘。

《易經》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人活著要能夠明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的智慧,那就太好了

《易經》中的九代表陽爻,從初九到上九,都有解釋,而說到用九,《易經》說是“群龍無首,吉。”

乾卦到用九,是大吉大利。

用九就是不被九所用。

九,就是萬物、萬事,就是無限。

何謂“見群龍無首”,就是萬事萬物沒有來源,沒有結果。

這段話的大意就是說,我們面對著世間的萬事萬物,能夠使用、運用它們,而不被它們所利用、所牽掛、所負擔,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大吉大利,我們才會有可能達到人類最高智慧的境界。

人活著要能夠明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的智慧,那就太好了

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告訴我們:人生在世,最大的禍害就是不知道滿足,最大的過失就是貪得無厭,因為人的慾壑難填。所我們許多人常常為外物所累,疲於奔命,很難在身心上獲平靜,也就很難達到人生智慧的境界。

春秋時期,齊國的丞相晏子,是齊國的三朝元老。但家裡的日子過得很清貧,家無餘財。致使景公的親信頻頻告訴景公,丞相晏子過得太苦了,家裡都快吃不上飯了。

景公不信,親自驅車前往察看。發現晏子家徒四壁,景公當即致歉道:“是寡人錯了,都沒有體察到你過得如此清貧,寡人要好好的賞賜你。”

晏子離席拜謝說:“去殼的粟米能吃飽,是讀書人的第一種希望;燒烤三種飛鳥,是讀書人的第二種飲食希望;能有臘肉祭品吃,是讀書人的第三種希望。我沒有比別人更多的能力,而有三倍於讀書人的飲食,說明君主的賞賜是豐厚的。我晏嬰家不貧窮啊。”

晏子身為丞相,卻滿足於粗茶淡飯,不去追求山珍海味、綾羅綢緞,沒有被爵祿、地位所累,甘於平淡,恬靜淡然,這正是“用九,而不被九所用”真實寫照。

王陽明說:“若無有物慾牽弊,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慾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王陽明告訴我們,人如果被物慾所累,就會丟失良知,就會丟失了根本。良知就是本心,為人處世只有固守本心,隨順自然,方能不被外物所累,才能無憂無慮、悠然自得,才能到達人生智慧的境界,才有可能明道悟道。

人活著要能夠明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的智慧,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