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大多數人可以分為“愚、智、賢”這三種

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黃帝內經》:大多數人可以分為“愚、智、賢”這三種

一個人只有曾經經歷了很多事情,看過無數的曾經滄海之後達到的“定”,才算是真定。如果一個人連女朋友都沒有交過,卻說自己對女人沒興趣,那說明他有問題。一個健康的人除了自己活得舒服以外,還會讓跟他接觸的人同樣感到舒服。一個德全的人,或者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是內求的人。他不會藉助於外力,對別人的行為沒有仇恨的感覺,也不會期望別人給他什麼,因此他不會抱怨。家裡沒有內鬼,招不來外賊,只有內心有那種自我厭惡,自我仇恨的因子,別人才能傷到你。

《黃帝內經》:大多數人可以分為“愚、智、賢”這三種

接下來講“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這句話中的“愚、智、賢”。這句話應該這麼說,就是說“愚、智、賢”這三種人,“不肖、不懼於物”。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素質都不一樣,先說一下“愚”,有一個成語叫“向隅而泣”,所以這個“愚”是什麼呢?就是心思、心情或者想法陷在一個角落裡出不來,想不開而鑽牛角尖,也就是思維一根筋。“智”是比較聰明、通達的人,知道有形的物質的變化,他們比“愚”的人要開放通達一些,《黃帝內經》在後面的章節裡面講到,當人的腎精和元氣能夠通達到我們的七竅或者九竅的時候,這人就叫“智”。我們常常說一個人聰明,“聰”是指耳朵聽得很清楚,“明”是指眼鏡很明亮看的很清楚,耳聰目明,這也叫“智”。

《黃帝內經》:大多數人可以分為“愚、智、賢”這三種

在《愚公移山》裡,愚公的對立面智叟,來勸他別挖這個山了,但是愚公就是一個著名的一根筋,他堅持兩個觀點,一個是子子孫孫無窮匱,另一個是山不加高,所以他認為移這個山沒問題,但愚公沒考慮到這幾個問題:第一,一個人可能是斷子絕孫的,你怎麼就能保證自己子子孫孫無窮匱?張仲景這樣一位名醫,家族裡還也有很多人因為傷寒死掉呢。第二,我們知道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都是在印度板塊衝擊下不斷隆起的,你怎麼就能保證王屋山不加高呢?

《黃帝內經》:大多數人可以分為“愚、智、賢”這三種

愚公是古代阿甘,他這種人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還說因為我的頭還不夠硬,還要撞,這是“愚”的人。“智”的人就比較開通,不鑽牛角尖,知道還有其他路可以走。“賢”比這個“智”層次要更高一點,就是我們講的開了慧的人。有些人只能研究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叫“智”而非“慧”。就好像現在一些科學家討論中醫,總講究實證,沒有實證就認為中醫是假的,他們根本沒有高度抽象的思維能力,因而就只能稱為“智”者而非“慧”者。通常我們下棋,摸得著棋子,看得見棋盤,才能下。而那些開了慧的人怎麼下呢?下盲棋,沒有棋子沒有棋盤他們也能下,而且一步不差;更高級別的大師可以一個人對幾百個人,一步不亂,這就叫“賢”人。這裡講了愚人、智人、賢人,當然以後還會講另外三個,叫聖人、智人、真人,那就是更開慧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