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書法的歷史演變

秦始皇死後不久,各地叛亂四起,以代表舊貴族勢力的項羽和代表新勢力的劉邦為勁敵。經過幾年的楚漢戰爭,劉邦終打敗項羽而稱帝,國號為漢。

秦漢之際,處於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時期,秦代通行的字型是小篆,漢代通行的字型是隸書。我們現在看到的漢碑碣刻石,除少量西漢的作品外,大量的是東漢的作品。如《華山碑》、《禮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乙瑛碑》等,這些碑刻的書法已是相當成熟的隸書。在這之前,隸書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

(西漢的隸書)

隸書是作為篆書的簡省字型而自然地產生的。在秦始皇之前就有隸書化的字型萌芽,但秦朝時還沒有完全從篆書裡分化出來,到西漢,它發展成了通用的字型。隸書早期的稱為“古隸”,中期的稱之為“八分”書。建國後發現的秦簡、西漢時期大量的竹木簡書,清晰地表明瞭隸書變化發展的軌跡。所以說,秦漢簡的發現在我國文字史上和書法史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漢朝書法的歷史演變

孫臏兵法(部分)

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竹木簡冊和山東臨沂出土的《孫臏兵法》竹簡,是西漢前期的作品。這時的隸書,在筆法上仍然保留著篆書圓轉的痕跡,用筆隨意輕快,方圓兼有,沒有隸書明顯的波磔,結字不是嚴格的方形,與1975年在湖北出土的湖北雲夢山睡虎地的秦簡隸書一脈相承。

《居延漢簡》是在內蒙古出土的,屬西漢武帝、昭帝、宣帝時期的作品,已是成熟的隸書。方折筆勢很明顯,波磔分明,已與東漢碑刻隸書相近,是漢簡中的精品。

甘肅《武威漢簡》,屬西漢晚期的作品,筆法圓潤,結體方整,字形趨扁,波磔明顯,字距和造型已趨於規整,風格秀勁。從中可以看出西漢與東漢在隸書發展和藝術風格上的繼承關係。

《居延漢簡》和《武威漢簡》中有一部分隸書寫得隨意草率,結體和用筆簡便,有章草的意味。

漢朝書法的歷史演變

居延漢簡(部分)、武威禮儀簡(部分)

隸書將篆書的曲線改變成直線,在筆法上由圓為方,方便快捷,更便於書寫,這是隸書這種新字型逐漸代替篆書成為通行字型的必然結果。

西漢時期,因為不流行刻碑,故流傳下來的作品除《菜子侯刻石》、《魯孝王刻石》等外,大多為竹木簡書,因為多是供日常使用的,所以比刻石更自由輕快而隨意,更能體現筆法和書寫性。

《魯孝王刻石》,亦稱《五鳳刻石》。五鳳二年(前56)刻。隸書。三行,三十三字。石在山東曲阜孔廟。書法帶有篆書的筆意,沒有波磔,是篆書向隸書過渡時期的文字。但當時隸書已是通用文字,所以說這應該是專為刻石而用的一種字型。

(東漢的隸書)

東漢刻碑開始興盛,留存下來大量的碑刻文字。東漢時期著名的隸書碑刻有秀逸遒美的《曹全碑》,古樸峻整的《張遷碑》,莊重典雅的《史晨碑》,典雅華美的《華山碑》,端莊瀟灑的《乙瑛碑》,細勁奇逸的《禮器碑》,嚴謹工整的《張景碑》、《朝候小子殘石)、《熹平石經》,粗獷豪邁的《石門頌》,寬博厚重的《西狹頌》等等。東漢時期的隸書已發展成熱,具有結體扁平,點筆波磔分明,蠶頭燕尾,縱成列橫成行,秀麗整齊的特點。隸書發展成熟代表著漢代書法的主要成就。

(漢碑書法風格多樣,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優美整齊,秀逸端莊,是漢隸中的典範作品。

《乙瑛碑》,全稱《奏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桓帝時,根據魯國國相乙瑛的請求而於孔廟設百石卒史以守廟,此碑就是記述這件事的。碑在山東曲阜孔廟內。碑文十八行,每行十四字。波磔有カ,端莊瀟灑,優美秀逸,有厚重之感。

《禮器碑》,全稱《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

刻於永壽二年(156),碑在山東曲阜。東漢桓帝永壽二年,魯相韓敕修理孔廟,製造器物,為紀念他的功績而立此碑。碑的碑陽、碑陰、碑側幾部分都刻有文字。共十六行,每行三十六字。字型結構勻整,用筆精妙,線條細且遒勁有力,奇逸穩健,端莊秀逸,為漢隸的代表作品。與其他漢碑相比,此碑破損較少,字數多,是學習漢隸的重要範本之一。

《曹全碑》,全稱《郃陽令曹全碑》,中平二年(185)立。

陝西郃陽縣出土,儲存完整。是為表彰郃陽縣令曹全平亂治民的功德而立的。碑陽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陰五列。字型娟秀清麗,飄逸遒美。用筆生動,結體扁平勻稱,波勢舒展,風致翩翩,有飛動之姿,而不失端莊,為漢隸的代表作品。

《熹平石經》

是靈帝時堂谿典等奏請校定的六經文字,熹平四年(175)刻,立於洛陽大學外。相傳為蔡邕所書。共四十六石。損毀嚴重,宋代以後,殘石屢次出土,至今達一百多塊。歷代翻刻極多。結構嚴謹工整,端莊典雅。

除此之外,典雅華美的還有《泰山都尉孔宙碑》:簡稱《孔宙碑》、《西嶽華山廟碑》:簡稱《華山碑》)、《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簡稱《史晨碑》、《張景碑》、《朝候小子殘石》、《聞熹長韓仁銘》:簡稱《韓仁銘》等。

漢朝書法的歷史演變

曹全碑(部分)

第二類:古樸勁健,方整雄渾,用筆方正,有生拙之趣。著名的有《張遷碑》、《衡方碑》、《郙閣頌》、《封龍山頌》、《鮮于璜》等。

《張遷碑》,全稱《漢故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也稱《張遷表頌》,有碑陰題名。東漢中平三年(186)立。是張遷故居韋蔭等人為追念張遷的政績而刻立的。碑原在山東東平縣,現在山東泰山岱廟。碑陽十五行,每行四十二字;碑陰三列,上ニ列十九字,下列三行。碑額篆書十二字:“漢故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書法雄渾樸茂,極盡古拙之氣。用筆方正,稜角分明;筆畫方整勁挺;結構謹嚴峻整,有篆書的遺蹟;章法也見靈動之氣。是漢隸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漢朝書法的歷史演變

張遷碑(部分)

《鮮于璜》,全稱《漢雁門太守鮮于璜碑》。東漢延熹八年(165)立。1972年天津武清縣出土。碑陽十六行,每行三十五字,有界格;碑陰十五行,每行十五字,有界格,但不明顯。內容是記錄雁門太守鮮于璜的生平事蹟。

《鮮于璜》是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最完整,字數又最多的漢碑。結體方正拙樸,用筆方整,起筆收筆多呈方形,風格與《張遷碑》相似,而豐茂過之,但稍顯板滯。有人認為《鮮于璜》開六朝楷書的先聲,是漢隸中方筆的代表作之一。

第三類:古樸自然瀟灑,意趣盎然而浪漫多姿。此類多為摩崖刻石。著名的有《石門頌》、《西狹頌》、《楊淮表記》等。

《石門頌》,全稱《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又稱《楊孟文頌》。隸書。位於陝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上。東漢建和二年(148)刻。二十二行,每行三十、三十一個字不等。王升撰文。額隸書“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九字。內容是記載漢中太守王升嘉賞司隸校尉楊孟文開鑿石門通道之事。字型大小不一,縱橫勁拔,雄渾奔放,粗獷豪邁,灑落自然,於靈秀中透著寬博,章法結構自由而少碑版的嚴整,有自然之趣。

漢朝書法的歷史演變

石門頌(部分)

《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領》,也稱《李翕頌》,漢建寧四年(171)刻。隸書。位於甘肅成縣天井山。內容主要是頌揚武都太守李翕修通西狹古道為民造福的德政,文末刻有書寫者仇靖,是迄今見到的最早而署有書寫者姓名的碑刻石。書法寬博厚重,方整雄偉又蕭散俊逸。梁啟超《碑帖跋》評曰:“雄邁而靜穆,漢隸正則也。

書法發展到漢代,從已出土的文物資料表明,在東漢時期,篆、隸、真、行草書五體都已齊備,並在民間流行。

漢朝書法的歷史演變

熹平石經殘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