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論雲南走近COP15|觀標本、賞畫作、感自然

【編者的話】

盛會改變城市,帶動區域發展。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於雲南昆明召開之際,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與微博泛知識達成共識,邀請“博物雜誌”“杜長軍”等知名微博大V參與“微博公開課,讓知識流行起來——走進COP15,體驗多樣雲南”活動。

10月14日起,推出“‘博’論雲南”系列報道,跟著微博大V一起玩轉多樣雲南。

10月16日上午,微博大V來到了位於西南林業大學的古茶樹研究中心、標本館。雲南省古茶樹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以“古茶樹”和“古茶生態系統”為研究物件,積極推動古茶樹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在這裡,各位大V見到了很多茶樹標本和珍貴的動植物標本,瞭解到了很多有關古茶樹的知識。

標本館內的蜂猴標本。 李潤菁 攝

雲南省古茶樹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的一角。 李潤菁 攝

“不得不感慨雲南的植物多樣性!特別是山茶屬資源的豐富和寶貴!希望這些古茶樹群落可以在我們的保護之下,一直保持著最初的那份生命力,成為我們人類同呼吸共命運的朋友。”在參觀完展館後,大V“不乖書生”有感而發。

隨後,大V們來到了曾孝濂美術館。這個美術館是以呈現曾孝濂先生的博物畫藝術創作為核心,梳理自然生態人文科學與藝術創作關係為己任,致力於藝術與科學的普及為目的的專業藝術機構。曾孝濂先生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級畫師、工程師、植物科學畫家。

曾孝濂美術館。 李潤菁 攝

很驚喜的是,曾孝濂先生也來到了美術館,和各位大V分享了自己的繪畫過程和繪畫經驗。

曾孝濂先生正在介紹博物畫。 李潤菁 攝

“這是一種博物畫,一般採取寫實主義的繪畫手法來表現物種的特徵,展現了生命的力量。”曾孝濂先生介紹。

曾孝濂先生的畫作。 李潤菁 攝

曾孝濂先生的畫作。 李潤菁 攝

在參觀結束之後,各位大V都激動地和曾孝濂先生合影留念,請教繪製博物畫的經驗。“曾孝濂老師是我們共同的偶像。老先生一輩子做了很多非常非常厲害的工作,而且為人非常低調謙和。這很值得我們學習。”《博物》雜誌編輯王繼濤激動地說。

“我覺得美術館和標本館一方面有展示動植物資源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對觀眾起到了啟迪心靈的作用。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正是因為小時候看到了前輩科學家的一些工作,並透過他們的工作感受到了美麗而神秘的大自然之魅力,最後我才從事了現在這份科普工作。對於青少年來說,那些美術館和標本館可以讓他們對動植物和大自然感興趣,這會對他們的一生帶來積極影響。”王繼濤深有感觸。

雲南網記者 李潤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