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墨子的政治智慧

原創 甫仁易經研習營 易經研習營 2019-05-08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微信識別上圖右下角程式碼,可以收看全部課程噢!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

“把普遍的愛作為義務的墨子學說,對現代世界來說,更是恰當的主張,因為現代世界在技術上已經統一,但在感情方面還沒有統一起來。只有普遍的愛,才是人類拯救自己的希望。”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同學們好,這一講我們講

墨子的政治智慧。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一個公認的草根思想家。《韓非子・顯學》中說:“世之顯學,儒墨也。”也就是說,在當時墨家學派是非常有名氣的。墨子所在的時代,各國混戰更加嚴重,大國吞併小國,臣子弒殺國君,社會動亂,民不聊生。

墨子深刻的思考當時社會動亂的原因,認為有兩點:一是“皆起不相愛”。因為人的自私,各個階層都不相愛了。君不愛臣,臣也不愛君;父不愛子,子也不愛父;兄不愛弟,弟也不愛兄;盜賊各愛其室、大夫各愛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二是“生於無政長”,也就是缺乏好的領導。所以墨子提出“兼愛”、“非攻”的思想,試圖為社會和國家建立政治正當性和政治合法性;提出“尚同”、“尚賢”的思想,希望為兼愛的政治秩序構建提供製度化的方法,從而確保國家政權真正保護老百姓的利益。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那麼,墨子提出讓大家兼相愛,大家就相愛了嗎,能夠做到嗎?墨子認為可以做到,關鍵要政治家勇於帶頭,主動擔當!墨子很賣力的進行了論證。他說啊,兼愛自古有就聖王實行過,你看大禹治水,利及天下,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就是兼愛的典範啊。墨子還舉例說,楚靈王好細腰,他的臣子為了瘦身,每天就吃一頓飯,餓的扶著牆才能站起來;晉文公重耳喜歡簡樸,他的臣子就穿著粗布衣服,披著母羊皮,穿著破草鞋墊子來上班;越王勾踐喜歡勇士,重賞之下,刀山火海都有人跳。這樣的事,只要領導人帶頭,下面的人都做得到,何況是兼相愛這樣的好事呢?問題的關鍵是領導人要帶頭,這其實是墨子對易經《屯卦》“自建為侯”思想的應用,臺灣學者陳立夫先生就認為,墨家思想來自《連山易》。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墨子認為不“兼愛”會帶來嚴重後果。

“民有三患,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

(《墨子·非樂上》)。

墨子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節用”、“節葬”、“非樂”、“非命”的利民思想,這些思想的核心是“節用”。

從《莊子·天下篇》、《荀子·天論》、《呂氏春秋·不二篇》、《韓非子·顯學篇》、《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藝文志》等著作中,無論正面,還是反面,都指出了墨子的核心政治思想之一是“節用”。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墨子“節用”思想,有學者認為是受了《周易·節卦》的影響。我們看《節卦》卦象是下兌上坎。兌為澤,代表湖泊,坎代表水。水入澤中,澤滿則溢,因此必須有所節制。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說:

“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以義,制事以節,其道乃亨,故曰節亨。” “節”在《易經》中,是指一種社會制度和規範,體現了宇宙天地變化的原理和法則。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節卦》認為只有倡導節,才能使整個社會亨通,因此《節卦·彖傳》讚美“節”說:“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就是說,

天地因為有了節制的規律,才使得四季井然有序,生生不已。聖人效法天地之道而倡導節,建立制度以規範人們的言行,如此則不傷財,不害民。節是一種制度、美德、規範,全社會都要去弘揚和遵守節道。所以《節卦·卦辭》說:“苦節,不可。貞。”意思是如果全社會都以節為苦,就不好了。所以墨家主張的“節用”、“節葬”、“節財”、“利民”等思想,就是對《節卦》思想的貫徹,我們可以從《節卦》的卦辭和爻辭中來驗證。

《節卦》初九爻,象徵著基層群眾。這一爻是告誡人們在做事情時,一開始就應當謹言慎行,要有節制思想,必須量入為出。

《節卦》九二爻象徵著基層幹部。這一爻提示基層幹部要響應九五爻君主的號召來履行節,也就是說擔任基層幹部以後,

就不能只是在自己家庭裡搞節約,而是要鼓勵帶動身邊的人來履行節道。

《節卦》六三爻象徵著廳級等中高層幹部。這一爻告訴幹部們,必須要遵守節道,如果失了節道,要立即悔改,才能沒有錯誤。

《節卦》六四爻象徵著省部級幹部。這一爻強調高階幹部們,必須要安心於節儉之道。處在這個崗位,如果想揮霍財富,是有便利性的,因此必須從內心安於節道,不能是約束嚴格的時候裝裝樣子。

《節卦》九五爻象徵著君主和國級幹部。這一爻提示君主和國級幹部們,要以節為甘,為美,要形成節儉的制度風尚。君主要節己節人,使中正之節暢行天下,達到不傷財,不害民的制度化,只有統治者能以節道為美,帶頭履行,天下老百姓才自然悅而從之。

《節卦》上六爻象徵著整個社會。這一爻昭示凡事要有一

個度,如果過於節儉,導致大眾的苦,也導致個人的苦,就是節儉過頭了。也就是說,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墨子一定程度上就是執行節道過了頭,所以《莊子·天下篇》說墨子: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不可以為聖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於王也遠矣。

”也就是說,墨子提倡的節道讓所有人都太苦了,他自己可以忍受,但是整個社會忍受不了。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但是墨子能夠力行節道,他的弟子也跟隨他力行,所以當時墨子的思想很有市場。

為了能夠持續推行“兼愛”,墨子設計了一個制度化的讓人們“兼愛”、“非公”、“節用”的方法,就是“尚同”、“尚賢”。墨子認為,要做到“兼愛”,必須要有一個外力制約,這就是政權。墨子認為,必須設立一個天下共同遵守的政權,成為所有人行動的標準,來消除個人的自私,去維護全體人民的公共利益。也就是說,在具體決策時,一切權力都統一於上級,最終統一到天那裡,叫作“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一切以上級說的為準,村民聽里長的,里長聽鄉長的,鄉長聽大夫的,大夫聽諸侯的,諸侯聽天子的,天子聽天的,這就是“尚同”。

易中天教授說,

這實際上是一種專制,說嚴重點就是專政,墨子原本是要保護民權的,走到這裡其實已經形成了“君權至上”,因為天是虛幻的,這就產生一個問題,誰來保障君主是最聖明的,君主不聖明,誰來制約君主?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所以

為了平衡君權和民權的關係,墨子提出了“尚賢”。

墨子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關鍵是“選擇天下賢良、聖知、辯慧之人,立為天子”《墨子·尚同中》。可是墨子沒有說明白,這個天子到底是怎麼選出來的,由誰來選,而且選出來的天子又怎麼保障他世代子孫都是聖明的呢?所以墨子又提出,上級決策要聽取下級的意見,下級和群眾必須向上級彙報反映情況。“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墨子·尚同下》)。墨子甚至規定,下級不去規勸上級的過失,群眾有好事不向上報告,都要懲罰。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但是上級聽下級的情況反映和規勸,如果意見不一致怎麼辦呢?還是要絕對服從上級,最終決定於天子,那還是走向了獨裁,墨子是想到了這一點的。所以墨子為了制約君主,提出了“天志”和“明鬼”,蕭公權先生認為這是墨子所設計的一種宗教制裁,而鮑鵬山先生認為這是墨子的“憲法修正案”。

墨子提倡“天志”,是想透過論證天的至高無上,來證明天選擇“天子”的正確性,從而保障天子的聖明。墨子認為“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墨子認為,總是人求於天,天從來不求人,人得罪了天,就無處可逃,這證明天是貴且智慧的,為什麼呢?因為“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

”(《墨子·天志中》)。墨子還舉例說,過去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王、武王都是兼愛天下,所以天將他們都立為天子,而三代暴王,桀、紂、幽、厲,暴虐天下,天鬼就懲罰他們,讓他們身死國滅,後代滅絕,這都是天貴而且智慧的證明。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墨子承認鬼神的存在,認為鬼神可以“賞賢而罰暴

”(《墨子·明鬼下》)。

墨子主要想透過“頭頂三尺有神明”來警戒當時的統治者,要兼愛,要做好事,不然鬼神就會懲罰他們,比如讓他生病,讓他倒黴等等。

易中天教授認為,這近似嚇唬了,但是這個嚇唬靠不住,連墨子自己都差點鬧了笑話。《墨子·公孟》篇記載,有一天墨子生病了,有個叫跌鼻的學生有點想不通,就問老師:您不是聖人嗎,聖人怎麼會生病呢?這到底是您的話不對呢,還是鬼神搞錯了呢?墨子說:我生病了,不能說明是我說的不對,也不能證明是鬼神搞錯了,人生病是有多種原因的,比如太勞累了,生病就像一間房子有很多門,而你只關閉了一個門,盜賊還是可以從別的門進入啊。墨子的這個回答看似可以自圓其說,其實有很大的邏輯漏洞,既然人的不幸有很多種原因,鬼神的懲罰只是一種原因,那麼鬼神的約束力就沒有那麼可怕了。從這一點上說,墨子思想的式微也是情理之中的了。這一講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

墨子的政治智慧:易經的政治智慧第三十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