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期:越滾越遠的上樑熱(生活記事)

文/王會連 (江蘇)

在我的老家農村,從我記事起,蓋房時興上樑,上樑也是蓋房的一件大事、喜事。那家要蓋一口新房子,的確是不容易的。因此,那家蓋房上樑時,都非常重視,放鞭炮,撒白麵饅或撒糖塊、蘋果來喜慶一番,村裡的老老少少也擁擠在一起去瘋搶……那時刻真是熱熱鬧鬧。

六十年代初,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我的父親是村裡有名的泥瓦匠能手,全村五十多戶住的一刷色的低矮的泥牆麥草房都是他帶人蓋的。在當時流傳著:麥草房陰涼涼,屋外下雨屋內淌,一年到頭淚汪汪。那家要蓋新房,真是;“扒房一把土,蓋房愁斷腸。”

我家的房屋可就不同了。我的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硬是靠著一雙勤勞的手,用平車從四里多遠的山上拉來了石頭,壘起半米高的牆基,人家房子是兩架樑五行棒,我家卻是兩架樑七行棒,泥牆上的房蓋用的是當地稀有的紅草(也叫茴草) 。上樑那天的中午,大人小孩來了黑黑壓壓的一片,圍著新房四周,因為父親早就放出風來:“俺可不能讓人瞧不起,得讓大夥熱鬧熱鬧不可。”

第1034期:越滾越遠的上樑熱(生活記事)

父親先讓我把事先用紅紙寫好幾副梁聯拿出來,梁聯寫著:“吉星高照。豎玉柱喜逢黃道日,上金梁正遇良辰吉。青龍纏玉柱,白虎架金梁”等內容。又吩咐人把“吉星高照”貼在堂屋中間的後面的第二根棒上,剩下的幾副分別貼在其它的樑架上,接著把一千頭的鞭炮系在梁頭中間中央。

父親又讓人把滿滿的一大饃框子麥面饅頭遞上來。一切準備就緒,父親才站在樑上,高喊:“放炮﹗”隨著聲聲的炮響,他一邊高喊著:“上樑上樑今日吉祥,上樑上樑兒女興旺,上樑日日生意好,上樑天天廣進財……”一邊從饃框裡抓起饅頭,東邊幾個,西邊幾個,南邊幾個,北邊幾個地撒著。﹙按當時習俗只興撒9個饅頭,父親卻撒了二十七個,在貧飢的年代能吃上白麵饅頭,確實是不易的。﹚20多個饅頭把大夥們攪成一鍋粥,他們像搶金元寶似的伸出雙手跳躍、掙搶著…… 新房子蓋成,那屋面一平如鏡,村裡老少爺們伸出拇指說:“你這房子在這方圓十幾裡也挑不出第二戶來,住上大半輩也不成問題的。”

可是還沒到八十年代,農村的姑娘找婆家就時興:“犛猴羊,蓋子豬,三轉一響,紅瓦屋。”父親為了讓我娶媳婦,不得起早貪黑地幹這做那,扒掉紅草屋改建半石半磚的寬大的紅瓦房。在當天中午的上樑時,還是那麼熱熱鬧鬧的,放了兩千頭的鞭炮,除了撒了少許的饅頭外,還增撒了大量的蘋果、糖塊,“只是沒有貼梁聯吧了。

第1034期:越滾越遠的上樑熱(生活記事)

後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富了老家農村,村裡人忙裡忙外,靠山吃山,外出打工、謀業,多了起來。家家戶戶也都富了起來。父親還是幹起老本行,組建了一把建築隊,扒掉家家戶戶的老房,蓋上兩層樓。父親又是第一家在村裡蓋上兩處三層樓,但是在上三層樓板時只是撒了最好的糖塊,搶糖塊的也只是放了學的孩子和閒雜在家左鄰右舎的婦女們,再也沒有以往那麼熱鬧了,那麼吸引人了。倒是,時興由原來的上樑變成了湊份子去賀梁了,新樓蓋好了當天晚上,父親在家辦十五、六桌。

如今 越滾越遠的上樑熱,變成了越來越鬧的酒宴熱。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