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只能是自己赴死

求仁得仁,只能是自己赴死

求仁得仁,語出《論語·述而》。

這話是冉有的提問引起的。

冉有問:

伯夷和叔齊,是什麼人?

孔子答:

古代的賢人。

冉有又問:

他們怨恨後悔嗎?

孔子又答: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可惜,兩個人都沒說伯夷和叔齊對什麼事情無怨無悔,是讓出孤竹國君的繼承權,還是餓死在首陽山。

求仁得仁,只能是自己赴死

〇 胡永凱繪

因此,這個成語可以這樣解釋:

只要實現了自己的追求,無論結果如何都無怨無悔。

顯然,求仁得仁,並不一定要赴死,也可以是承擔其他後果。

但,不論後果怎樣嚴重,承擔者都是自己。

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

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走完。

這是值得肯定的精神,

只不過,如果牽涉到死亡,死的就不能是別人。

因為“仁”的本質是愛——

仁者愛人。

愛人,就不能讓別人去死。

實在非死不可,那就自己來。

比如:

不成功,則成仁。

成仁的,是自己吧?

其實孔子說得很清楚: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身,就是自己。

比如,劉備投奔袁紹,袁紹“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陳壽《三國志·先主傳》),就是袁紹親自去迎接。

對“求仁得仁”的理解,不該有爭議和分歧啊!

我寫這文章,沒打算批評誰或者袒護誰。只不過好歹也是用漢語寫作的,覺得匹夫有責而已。

求仁得仁,只能是自己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