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獻王墓之主為西漢河間王劉德,劉德在位二十六年,因其“聰明睿智”,諡號曰“獻”,稱之為“河間獻王”,這就是獻縣得名的由來,劉德是最早實施“實事求是”的,而獻縣則成為“實事求是”的發源地。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獻王墓座落於河北滄州獻縣西八屯村的西邊,封土南北242米,東西197米,佔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規模宏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明嘉靖十三年(1534)曾在墓上建有河間獻王祠,後經隆慶、乾隆、道光等多次重修,歷經風雨至1946年獻王祠被毀,因無人修繕,逐漸破敗,最終只剩一堆瓦礫,人跡罕至,很是荒涼,有關狐仙的傳說卻越來越多。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如今的獻王紀念園

我的太祖母孃家就是西八屯村,兒時的我們經常繞在太祖母的膝旁,坐著小板凳聽祖母講故事。時至今日很多故事已經模糊不清,但是一個關於接生婆給狐仙接生的故事卻依然記得。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有一年的冬天,已經是半夜了,格外的冷。接生婆王婆婆家的大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王婆婆在睡夢中驚醒,不像常人那樣會咒罵兩句,半夜被人叫起來是經常的事,早就習以為常。她連忙穿好衣服,出來開門。只見外面站著一個人,門口還停著一輛馬車。那人見王婆婆出來急忙鞠躬施禮,焦急地說:“我家夫人難產,主人派我請婆婆去給夫人接生,勞您快跟我走一趟。”王婆婆二話不說趕緊收拾東西,上了馬車。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王婆婆坐上馬車,車內裝飾講究,豪華氣派,王婆心想:“瞅這架勢,定是個大家主兒!”。不知走了多遠,馬車停了下來,家僕掀起車簾說:“婆婆下來吧,到了。”王婆婆下車一看,高大的門樓,門口兩隻青石獅子,門樓兩邊掛著明亮的燈籠,一座氣派的深宅大院。王婆婆好奇的四處張望,看樣子是在獻王陵附近,只是這邊不曾有人家,她心裡有些犯嘀咕。因為天黑,具體是哪裡也看不清楚,有人過來催促,王婆婆也沒多想,緊隨家僕往大門裡走。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院裡的房舍也是十分的講究,到了正房,家僕替王婆婆掀開棉門簾,王婆婆整理了一下衣服,鎮靜的走了進去,王婆婆畢竟給十里八鄉的鄉親接生多年,遇到難產不算什麼。室內,一個明眸皓齒,長相俊俏的夫人躺在床上,額頭滿是汗水,幾個丫鬟婆子守在一旁,不知所措。在王婆婆的幫助下孩子順利出生,孩子面板白皙,模樣可人,十分招人待見,讓王婆婆吃驚的是:“這個肉乎乎粉嘟嘟的嬰孩居然長著一條小尾巴。”緊接著夫人又誕下三個可愛的小嬰孩,每個孩子都長著一條尾巴。王婆婆一個婦道人家,哪見過這個,接生這麼多年也沒遇到長尾巴的孩子,還是四個。王婆又驚又怕,額頭冒汗,腿直髮抖。旁邊的傭人高興的不得了,俊俏的夫人也是笑逐顏開,對王婆婆說了聲:“謝謝!”王婆婆早就慌了神,也沒聽清她說的什麼,麻利地給大人孩子收抬好,趕緊告辭,朝外走。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剛出臥室,一位上了年紀的婆子攔住了王婆婆,王婆婆心頭一緊,汗毛都炸起來,不由的後退了幾步。上了年紀的婆子說:“請留步,還有事情。”王婆婆結結巴巴的問:“都生了,還有啥事?”對方說:“王婆婆,主人說來不及準備禮品,盆裡正長著豆芽,給你收點豆芽帶走。”說著婆子撩起王婆婆褂子大襟兒往裡裝豆芽。王婆婆這會兒,魂兒都嚇飛了,一心想走,哪還有心思要豆芽兒啊!王婆婆慌忙說:“不用了,不用了…”,邊說邊把大襟兒兜起來的豆芽兒倒回盆裡,一溜煙的跑出來。馬伕送王婆婆回了家。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走進家門天還不亮,王婆婆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想起那華麗的馬車,高大氣派的門樓,一排排的房舍,成群的家僕,年輕的夫人,帶尾巴的嬰孩,王婆婆百思不得其解,窩在炕上,只覺得渾身發冷。

那些年的民間奇異故事:給狐狸接生

終於捱到了公雞打鳴,天亮了,王婆婆拿起她的大褂,發現褂子大襟兒上掛著一縷狐狸毛,幾顆黃燦燦的金豆子散落在衣兜裡,王婆婆直呆呆的發愣!

作者:筆落蒼崖 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