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文/卞潤梓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渭陵是漢元帝劉奭與王政君皇后的陵寢,位於今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鎮新莊村,靠近咸陽原邊,包括傅昭儀墓、陵園內建築遺址、“二十八宿”與“七妃墓”陪葬墓園等,出土瞭如白色羽人乘馬玉雕、圓雕玉辟邪等文物。

一、亂我家者,太子也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漢元帝劉奭

劉奭生於公元前75年,是漢宣帝劉詢與許平君之子,在劉奭出生後不久漢宣帝即位,兩年後其母許平君遭霍家毒害,七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太子劉奭為人性格優柔寡斷,篤信儒家學說,他看不慣漢宣帝重用刑名之士,曾勸漢宣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則怒斥劉奭:“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許平君

漢宣帝在治國思想上繼承了漢武帝以來的“外儒內法”“霸王道雜之”思想對“俗儒”玩弄概念、辭藻以及誇誇其談的行為非常不齒,隨後他嘆道:“亂我家者,太子也!”從此漢宣帝開始疏遠劉奭,寵愛重視法治的淮陽王劉欽,漢宣帝還特別寵愛劉欽的母親張婕妤,有意另立淮陽王劉欽為太子,但念及民間時與許平君的結髮之情,最終還是沒有忍心廢掉劉奭。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公元前48年,漢宣帝在未央宮病逝,皇太子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漢元帝劉奭史載其“多材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分節度,窮極幼眇。……而上牽制文義,優遊不斷,孝宣之業衰焉。然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是一個性格軟弱,反覆無常,缺乏決斷力的皇帝,這也使得西漢王朝開始走向衰落。

二、優柔寡斷 宦官亂政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漢元帝身體虛弱,精力不濟,不到40歲便開始出現頭髮、牙齒脫落的現象,他因經常生病,無法親自處理政務,於是便開始將一系列政事交予在中書任職且精通政務的宦官弘恭、石顯二人。石顯因此權傾朝野,連宰相韋玄成、匡衡、御史大夫貢禹都畏懼依附他,石顯還借用漢元帝的信任加害他人,造成嚴重的亂政局面。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蕭望之對石顯專政的情況非常不滿,多次上書漢元帝無效,史、許兩家外戚以及弘恭、石顯等誣告蕭望之、周堪、劉向結黨營私,為臣不忠,請求皇帝將他們“召致廷尉”。漢元帝不明白“召致廷尉”就是逮捕下獄的意思,便同意上奏,之後想要召見幾人時才得知被下獄。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劉向

漢元帝責怪弘恭、石顯,命令釋放周堪、劉向並官復原職,史高認為皇帝剛剛即位,還沒有什麼政績,將師傅和九卿之臣逮捕下獄不久又突然釋放復職,無法向天下人交代,因此應當將這幾人免職。漢元帝竟不假思索聽從了這個建議,下令赦免蕭望之的“罪行”,但撤銷他的職務,並將周堪、劉向貶為庶民。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蕭望之

幾個月後,漢元帝念及師生恩情,將蕭望之封為關內侯,想任命他為丞相,蕭望之的兒子蕭伋上書為蕭望之下獄之事不平。弘恭、石顯趁機向漢元帝誣告蕭望之排斥許、史家外戚,現在卻還不服罪,要求將蕭望之再次下獄。漢元帝於是批准逮捕,弘恭、石顯派兵包圍蕭望之的家,蕭望之於是飲鴆自殺。漢元帝聽說後非常難過,拒絕進食,但也沒有處罰弘恭、石顯,從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漢元帝的昏庸與能力低下。

三、俗儒執政 威權旁落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漢元帝除任用宦官、外戚執政外,他還因自身對儒學的過度崇信,要求百官行政執法都要符合儒學經典的標準,任用了大量“俗儒”,許多迂腐的儒生也投其所好,提出了許多不符合實際的主意。公元前40年,漢元帝下詔要求廢止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時期強制關東豪強富民到關中陵邑遷徙居住的制度,這導致原本抑制地方勢力坐大、土地兼併、貧富差距加大的國策遭到廢除,一系列社會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在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後,漢朝儒生群體迅速壯大,少數家族逐漸壟斷了儒學的傳播,也藉此壟斷了漢朝的仕途發展,儒學已經成為其追求功名利祿的重要工具。漢元帝時期的關東儒生集團本身就是地方豪強富民,他們以《詩經》為由要求漢元帝廢除“徙陵”的政策無疑是在加強他們自身的權利。“徙陵”政策廢除後不久,全國便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豪強富民兼併土地的問題,流民數量越來越多。公元前43年,關東地區大災,流民數量激增,漢元帝卻仍滯於甘泉宮打獵,從事自己的音樂活動。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為了實行所謂的“仁政”,漢元帝奉行“輕刑”政策,減少了34種死罪,但因沒有想配套的嚴格的法治措施相配合,全國盜賊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在長安橫行,西漢末還出現茂陵、未央宮大火的現象,各地盜賊相互勾結,攻取武庫兵器與官吏,也無法得到有效的壓制,這是漢元帝時期實行所謂“仁政”帶來的嚴重惡果。

四、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漢元帝時期內政因皇帝自身昏庸無能等原因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但在邊疆民族關係方面卻借漢宣帝時期的餘威,促進了漢匈關係的穩定。漢宣帝時期呼韓邪單于臣服,其兄郅支單于仍舊對漢朝呈敵對態度,因害怕漢朝率眾西遷,壯大隊伍,擊破烏孫、丁零等國。公元前45年,郅支單于派遣使臣前往長安索要質子,谷吉等人出使送歸,卻被郅支單于所殺,郅支單于率眾西遷至康居國,佔據了康居的國土與人民,困辱漢朝使臣。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陳湯滅北匈奴之戰

公元前36年,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奉命前往西域,陳湯一路考察西域山川城邑,抵達治所後向甘延壽建議調發屯田士兵,與烏孫聯合進攻匈奴,甘延壽於是向朝廷上奏請求發兵,陳湯認為朝廷公卿大夫不會依計,於是趁甘延壽生病假借其名義徵發了四萬大軍。陳湯率漢軍在單于城外紮營進攻,郅支單于親自指揮戰鬥,漢軍勢如破竹,援救的康居騎兵倉皇逃竄,郅支單于在格鬥中被殺,此戰斬首1500多級,生俘145人,投降1000多人。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甘延壽、陳湯上書漢元帝:“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此次遠征是中國古代軍隊到達的最西端,一舉消滅了匈奴的統治階層核心,第一次斬獲單于,是漢朝戰爭史上的一次輝煌戰績。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王昭君

郅支單于被殺後,呼韓邪單于且喜且懼,害怕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被誅殺的物件,於是上書表達了自己願意經常前往長安謁見皇帝的想法。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請求成為漢朝的女婿,漢元帝於是將宮女王嬙賜予呼韓邪單于,即昭君出塞,這是在漢朝主導下對臣服的匈奴單于的賞賜形成的和親,成就了一段佳話。

五、漢元帝渭陵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公元前33年,在位16年的漢元帝劉奭去世,終年43歲。漢元帝死後葬於渭陵,渭陵位於今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鎮新莊村,靠近咸陽原邊,其東北為漢哀帝義陵,西北為漢平帝康陵。渭陵陵園由垣牆、帝陵陵園、王皇后陵園、傅昭儀墓、陵園內建築遺址、陪葬墓園等組成,帝陵陵園、王皇后陵園、傅昭儀墓位於陵園中南部。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漢元帝陵封土呈覆鬥形,位於帝陵陵園中部,底邊邊長約160米,頂邊邊長約42米,高30米,在距頂部3米處分為兩層臺,二層臺坡度平緩。王皇后即王政君,她在新莽建國五年(公元13年)去世後與漢元帝合葬渭陵。王皇后陵位於帝陵西北約350米,覆鬥形封土,清代畢沅將其錯認為周康王陵,立碑至今仍存。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王皇后陵前的“周康王陵”碑

傅昭儀墓在漢元帝陵東北360米處,現存殘冢東西170米,南北150米,高2米,是漢哀帝時期下令以皇后禮儀將其葬於渭陵,因傅昭儀墓位於漢元帝陵東,故又名“渭陵東園”,王莽執政時期又以“民禮”改葬傅昭儀。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渭陵陪葬墓“二十八宿”

漢元帝陵封土東北500米處存有“二十八宿”,即渭陵陪葬墓園,墓園內整齊地排列著28座墓葬,其中12座封土至今仍存。渭陵東部存有所謂“七妃墓”,其中五座封土仍存,均為圓丘形。另在渭陵南部及東南部原下也零星分佈著一些墓葬,封土多為覆鬥形。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白色羽人乘馬玉雕

在渭陵陵園內,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曾出土過大量文物。如白色羽人乘馬玉雕、圓雕蹲姿玉辟邪、玉熊、圓雕玉鷹、戴冠玉俑頭、玉辟邪、“長樂未央”瓦當、帶蓋鎏金銅鼎、鎏金銅編鐘等,這使得渭陵成為西漢帝陵中出土玉器最多的陵園之一。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玉俑頭

漢元帝在位16年,如今在渭陵安眠,他在位期間雖然有遠征郅支單于的輝煌戰績與昭君出塞的漢匈和親,但其自身的“多行寬政”放棄了漢朝長期以來“霸王道雜之”的道路,官僚、貴族、地方豪強等勢力逐漸抬頭,整個社會普遍開始對漢朝失去了信心,西漢不可避免地在這一時期開始走上衰亡之路。

「古城探微」漢元帝渭陵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參考文獻】

①閻崇東。西漢帝陵[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②侯楊方。盛世。西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③徐衛民主編;陝西省地方辦公室編。陝西帝王陵墓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

④王東,馬永嬴,趙旭陽,楊武站,曹龍。漢元帝渭陵考古調查、勘探簡報[J]。考古,2013,(11):22-3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