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挫折和磨難時,這首詞或許會讓你豁然開朗,看破世間興衰榮辱

蘇軾《定風波》原文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正文: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翻譯

三月七日,我們一同在沙湖道上漫步,不巧,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都先行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十分狼狽,但是唯獨我卻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空便放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在意,也無須害怕那穿林打葉的雨落之聲,何妨敞開喉嚨高聲吟唱,從容坦然而行。拄著竹杖和穿著草鞋行走都輕捷得勝過騎馬而行,有什麼可怕的呢?我孤身一人,孑然而行,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完我的一生。

《定風波》賞析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它透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

詞的上闕,以“莫聽穿林打葉聲”開頭,交代了此時此刻,風雨交加,似乎能聽到雨點滴滴答答的落在樹葉上,風在林中穿梭咆哮的聲音。詩人卻說“莫聽”,風雨再大,終歸是外物,你不聽它,忽視它,他便無法打擾到你的內心。而在這番情景之下,詩人不僅不避雨,反而悠閒前行。“何妨吟嘯且徐行”,詩人一邊歌唱一邊慢慢前行,雨打在身上,他也不慌不忙。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對於詩人來說,這點風雨是不值得害怕的,雖然手握的是竹杖,腳踩的是草鞋,但對於他來說,卻比騎在馬上更加的輕鬆。短短兩字“誰怕?”將詩人的從容之態和敢於迎接人生風雨的豪邁之情都寫了出來。最後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更是將眼前的風雨推及到了整個人生之中,此風此雨,是大自然的風雨,但人類社會上,詩人自己的生命之中也會有無數的曲折坎坷,有如今日之風雨。但是詩人毫不畏懼,淡然處之,笑對人生:人生不易,前行路上困難重重又如何,我且做我自己,且歌且行,無所畏懼。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縱觀全詞,一種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