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山林,謀求入世的假隱士!

隱士,怎麼還會有真假之分。這只是一種習慣性說法,在一般人的認知裡,隱居不仕的才是真隱士。靠著隱居,謀求聲望的當然就成了假隱士。在歷史中,有很多這樣的假隱士,他們時刻做好入世的準備,時機成熟,他們就出現在世人的眼前。到底如何評價這些假隱士,很難下一個定論。還是講幾個和假隱士有關的小故事,讓大家自己思考吧。

身在山林,謀求入世的假隱士!

劉邦登基之後,打算重立太子。他特別喜歡戚夫人,並打算把戚夫人的兒子趙王立為太子。呂后知道了這件事十分驚恐,她私下裡找來張良尋求幫助。張良給呂后出了一個主要,讓呂后帶著重金請來“商山四皓”輔佐她自己的兒子。商山四皓是漢初著名的四位隱士,劉邦曾經派人請他們入朝為官,但沒有成功。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劉邦看見他們輔佐呂后的兒子,感覺十分驚喜。這四位隱士說了很多呂后兒子的好話,此後劉邦就沒有立趙王為太子。

身在山林,謀求入世的假隱士!

這個故事被寫到了《史記》中,應該是確有其事。好好的隱士,竟然被牽扯到朝廷立儲大事之中。按照商山四皓的名聲和智商,他們應該知道在做什麼。他們已經不僅僅參與到朝廷大事,而且已經參與到皇位繼承人的敏感事件中。至此,商山四皓已經變成了政客。他們的出現,決定了大漢王朝的走向。

身在山林,謀求入世的假隱士!

在南北朝時期,南朝有一個隱士叫陶弘景。他少年家貧,不受重視,沒有進入仕途的渠道。後來陶弘景成為貴族子弟的侍讀,由於出身的關係無法受到重用。陶弘景一氣之下,隱居到了句曲山中。陶弘景學習陰陽五行學說,研究煉丹導引方法,把自己美化成一個“老神仙”的形象。南朝梁武帝蕭衍聽說了他的名氣,遇到大事小情都請他占卜吉凶。就這樣,山林隱士、世外高人成了皇帝的座上客。當時有人給陶弘景起了一個外號,叫“山中宰相”。說明他的權力很大,已經成為皇帝以下的第一人。

身在山林,謀求入世的假隱士!

陶弘景的做法,被後人概括成“養望”。就是把聲望養起來,然後用聲望謀求接近權力的機會。到了唐代,有人把養望用到了極致。唐初有一個叫盧藏用的讀書人,他科舉之後不入朝為官,跑到終南山隱居起來。武則天登基後聽說了他的名望,將他請回長安。這個盧藏用投靠太平公主,一時之間成為朝堂上炙手可熱的新權貴。他自己都說,隱居就要找距離長安城近的地方,名聲很容易傳到長安。這樣一位假隱士很快就讓人識破了真面目,成為人人口中的笑柄。

身在山林,謀求入世的假隱士!

說完了歷史上的幾位假隱士,就能發現,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在隱士這個群體中,也有沽名釣譽之徒。

拓展閱讀

避世而居,不求聞達,古代特殊文人群體——隱士

一部知名度不高的古代詩歌總集,《玉臺新詠》

皇帝為什麼稱為“九五之尊”,原來這個稱號出自《易經》

朦朧含蓄,語言華美,清代詩壇主要流派——神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