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汽車車窗貼膜是新車裝修的主要專案之一,貼膜的理由被總結為三點。

防爆

保護隱私

溫度控制

不能否認車窗膜有一定作用,但是與宣傳的程度總會有巨大的差異,且對於用車安全有潛在的巨大影響。比如防爆功能就很雞肋,汽車車窗按照客車生產技術標準的要求,其前擋車窗必須是雙層夾角鋼化玻璃,指兩層鋼化玻璃中間夾上一層高韌性的膜;也就是說前檔本就有一層膜,而鋼化玻璃破損後又是網狀碎裂狀態,在雙層保護的作用下並不用考慮防爆。

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側面車窗與後檔使用的多為區域鋼化玻璃,這種材質並不是字面上理解的某一位置進行特殊鋼化處理,破碎後會有大塊脫落或飛濺。其本質是隻破碎後中間區域以較大塊的網狀破損,四周為細密的破損;這種設計是為了保證車窗破碎後仍可正常觀察車外路況,對於安全保護等級並沒有降級。其很多中高階汽車的側面與後擋玻璃也會是雙層夾層玻璃,作用是提高車輛的靜音效果與安全等級。

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隱私保護與溫度控制

汽車貼膜對於透光率有嚴格的規定,前檔不得低於70%的透光率,四周車窗雖然沒有數值的要求但是不能使用鏡面反光膜,這就決定了貼膜對於隱私保護沒有任何價值。不用強光探照燈,在日間的陽光照射下不論側面車窗的顏色有多黑,由外至內均可以清晰地看到車內的所有場景;在夜間黑色車膜理論上有隱私保護效果,但只需要用強光從車窗外往車內照射,車內場景仍然一覽無餘,所以車膜的隱私保護連噱頭都不算。

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關於車膜的溫度控制不否認有一定效果,普通車窗玻璃可以完全過濾掉紫外線,但是紅外線只能過濾掉一部分;而紅外線是產生熱的基礎,所以加強紅外線的過濾則能降低車內溫度。然而在夏季駕車時即使透過車膜可實現降溫2~3℃,車內似乎依舊有60℃左右的高溫;面對這種高溫仍需要使用冷空調,汽車空調製冷是依靠發動機帶動壓縮機運轉,製冷速度非常快且降溫效率很高,對於2~3℃的溫差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說明:絕大多數車輛的車窗玻璃都會有些淺淺的色彩,這種設計是已經為車窗玻璃增加了紅外線過濾功能,沒有必要再畫蛇添足了。

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汽車貼膜的作用實際微乎其微,且在春秋冬三季還會影響車內的採光,在陽光明媚的天氣中總會讓車內感覺很壓抑。從這一角度分析也許沒有貼膜的意義了,如果加上對空氣質量破壞的因素分析,貼膜可能會讓太多人望而卻步。量產車膜從最低端的麵包車膜(4S膜)到某些所謂的進口車膜,這些成品均有HCHO(甲醛)的數倍是十數倍的超標,而HCHO對健康的影響幾乎是人所共知的。

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裝修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詞彙,在住房裝修領域即使HCHO超過標準指一點點也會令人不安,而面度十幾倍超標的汽車卻被選擇性忽視。殊不知汽車車窗即使在冬季暖陽的紅外線加溫狀態下,HCHO也能達到理想的揮發速度,在密封的車內基本是被這一物質無死角的覆蓋。所以是否應該貼膜還需要從健康方面考量,如一定要貼膜則建議要求保證HCHO不超標,並且在施工後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鑑定,否則在用車過程中出現各種疾病則不要把責任歸咎到汽車製造商。

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總結:在陽光下駕車難道不好嗎?大部分家用汽車使用者一天也開不了幾小時的車,而在大部分人已經成為宅男宅女的時代,似乎只有開車和散步時才能享受一下陽光;所以沒有必要把自己約束在陰霾的空間內,很難理解現代人為什麼怕被看到,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呢?

相信大部分汽車使用者的車輛都會選擇車窗貼膜,然而毫無意義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