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映潮教學實錄《臺階》

餘映潮教學實錄《臺階》

《臺階》餘映潮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一篇小說,一篇講父親的小說。大家先把作者簡介讀一讀。(屏顯):

李森祥,浙江人。當代作家,浙江省作協的專業作家。

(生齊讀)

師:再讀作品簡介。

(屏顯):《臺階》以“農民的兒子”作為故事的敘述者,敘述了“父親”為蓋新屋而拼命苦幹的一生,表現農民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態和他們為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雙重感情色彩。

(生齊讀)

師:請做三個字的筆記——“敘述者”,大家記在書上。讀小說,就要看它的敘述者是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學習作者構思的技巧。比如說,我們學過的《最後一課》的敘述者是一個小孩兒,他是從兒童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的。而這篇文章的敘述者,是“我”,從“我”的角度來觀察他的父親。好,這節課,我們欣賞兩個重點。

(屏顯):人物 細節

評:簡潔的匯入,直奔教學內容,為後面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同時,強調學生作筆記——“敘述者”,滲透了小說的文體知識。餘老師的課,從上課的第一分鐘就在學語文。

師:我們先開始第一個學習活動——品析人物。

(屏顯):用一句話概說“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句中要用上一個四字短語。

師:想挑戰難度的同學,也可用上兩個四字短語。給大家三分鐘時間,開始吧!

師:(提醒)用你們手中的筆,隨時把你的思考所得變成文字。

(學生讀書、思考)

師:好了,咱們開始說話。為什麼要用含有四字短語的句子說話呢?有兩個目的:第一訓練概括能力,第二讓大家學用語言。

生1:父親是一個執著追求、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人。

師:一口氣用了四個,核心關鍵詞是吃苦耐勞,為他的新屋準備了大半輩子。

生2:父親是一個老實厚道的人。

師:是啊,父親低眉順眼了一輩子。

生3:父親是一個不辭辛勞、不甘落後的人。

師:對,因為不甘落後,因為想自己家的臺階高一點,因為要自尊,所以不辭辛勞。

生4:父親是一個忠厚老實、熱愛勞動的人。

師:是啊,好像一輩子都沒休息過啊,文中有這樣的描寫,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那半個月的時間用來打草鞋。多辛苦的父親啊!

生5:父親過得非常困苦艱難,即使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父親仍是一個忠厚老實、任勞任怨的人。

師:對,終於用無聲的行動,為這個家蓋起了新屋。

生6:我覺得父親是一個有理想、有自尊,為生活勤奮刻苦的人。

師:是啊,像牛一樣地工作,直到老去。

生7:我認為父親是一個有恆心、有毅力的勤儉持家的人。

師:他撿鵝卵石撿了大半輩子,終於要把修新屋的鵝卵石堆得像山一樣的高了。

師:好,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眼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父親?

(屏顯):一位體壯如牛、吃苦耐勞、要自立於受人尊重行列的父親。

(學生齊讀)

師:這樣一位父親,想受到人家的尊重,他常說“我們家的臺階低啊”。升高臺階,是這位農民的理想。

(屏顯):一位老實厚道、低眉順眼、含辛茹苦一輩子的父親。

(學生齊讀)

師:請大家把“含辛茹苦”四個字批在文中的這個地方——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一輩子。“含”“茹”都是吃的意思,“含辛茹苦”就是吃苦。

(屏顯:)一位儉樸謙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萬苦的父親。

(學生齊讀)

師:注意,這篇小說沒有具體描寫父親的語言,所以是沉默寡言,作者專寫他的行動,這就是構思的技巧。

(屏顯:)一位在漫長的準備之中積銖累寸,終於如願以償的父親。

師:“積銖累寸”這四個字,旁批在“父親就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這裡。它形容什麼東西都要一點一點的收起來,積攢起來。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齊讀。

(屏顯:)

一位體壯如牛、吃苦耐勞、要自立於受人尊重行列的父親。

一位老實厚道、低眉順眼、含辛茹苦一輩子的父親。

一位儉樸謙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萬苦的父親。

一位在漫長的準備之中積銖累寸,終於如願以償的父親。

一位不甘低人一等、在堅忍不拔的奮鬥中老去的父親。

(學生齊讀)

師:小說就寫了這樣一位讓我們很尊敬、又很讓人心疼的父親。好,對父親的形象概括就到這裡。

評:這是本課的第一個教學板塊——品析人物。教師運用了主問題設計手法。這一精當的主問題代替了課堂上眾多的碎問碎答,既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也讓學生積累了描寫人物的四字片語,師生對話精緻,教師講析精彩,真是簡潔而高效的課堂活動設計。

師:我們下面還要認一認字,大家讀一下。

(屏顯 學生朗讀)

一顆顆硬幣大的小凹凼

我流著一大串涎水

溝裡嵌著沙子和泥土

煙槍的銅盞對著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

身上淌著一片大汗,顧不得揩一把

黏性很強的黃泥摻上一些石灰水

他就憋住了不磕

硌了一硌

師:硌了一硌(gè),硬的物品對人的身體造成的疼痛就叫做硌,比如牙齒被沙子硌了一下。這裡面有個字的筆畫很難,“他就憋住了不磕”中“憋”字怎樣寫?(老師和學生一起邊說筆畫邊寫)

評:這裡插入一筆,學習生字詞,既夯實了學生的基礎,也調整了課堂的節奏。在具體的句子裡識字,強調“硌”的意思和用法、“憋”的筆順。原來,枯燥的字詞教學也可以具有精細之美。

師:我們再進行第二個學習活動——賞析細節。

師:一起研讀課文第9段到第16段,賞析細節描寫的表現力,賞析小說表現人物的技巧和手法。這個部分寫父親為蓋新屋所進行的準備工作,大家看哪些細節寫得特別感人,在讀的過程中做好批註。比如:“一個冬天下來,父親的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大家覺得這一句的表現力在哪裡呢?這就是品析。請大家開始讀書。

(學生安靜的讀書、批註)

師:我們來交流看法吧。

生1:“於是,一年中他七個月種田,四個月去山裡砍柴,半個月在大溪灘上撿屋基卵石,剩下半個月用來過年、編草鞋。”這裡用了具體的數字,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一年十二個月都不得空,從側面寫出了父親的含辛茹苦和吃苦耐勞。

師:對,不僅是側面的,也是正面的。所謂側面描寫,就是沒有一個字寫他多麼的辛勞啊。這位同學說的是數字,也就是與時間有關的數字,用時間的力量來表現人物,大家看,七個月種田,四個月砍柴,半個月撿卵石,剩下的半個月編草鞋,寫出了父親的辛勞和堅持。

生2:“大熱天父親挑一擔穀子回來,身上淌著一片大汗,顧不得揩一把,就往門口的臺階上一坐。”“大熱天”、“躺”、“揩”、“坐”四個詞生動形象的寫出了父親不管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中也在為生活而奔忙,也在含辛茹苦地日夜操勞。

師:恩,很好。他太累了,顧不得把汗揩上一把就往臺階上一坐。我再給你加一個詞語“大汗淋漓”。同學們注意,這一段的表達很有技巧,先看前半段,寫的什麼啊?一年四季吧,接著就寫什麼季節?

生3:夏季

師:大熱天,大家再找一下,與大熱天相照應的,是哪一句話,用筆畫出來。

生4:冬天

師:對,文章的層次感就出來了,一年裡父親是怎樣辛勞的,大致地寫一下,再用“大熱天”和“冬天”這兩個最讓人勞累的季節來寫父親。

生5:第10段,“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他今天從地裡撿回一塊磚,明天可能又撿進一片瓦,再就是往一個黑瓦罐裡塞角票。雖然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認真。”這段話寫出了父親辛苦勞作的過程,又從正面體現出了父親有毅力。

師:是啊,每一句話都寫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今天從地裡撿回一塊磚,以後的每一天有沒有撿呢?肯定有。大家繼續看這一段,它的結構極其精緻。第一層,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寫漫長的有幾句話呢?“今天”,“明天”,把“漫長”具體化了。最妙的還是最後一句話:雖然這些事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認真;這叫議論、評議,有敘述有評議。這個段,先概寫一下,再細寫,還有評議,這是一個很美的段落。

生6:我找的是第15段。冬天,父親還穿著草鞋,寫出了父親吃苦耐勞的精神。

師:是啊,我們現在穿著什麼?棉鞋。生活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溫暖。請繼續往下看,砍柴這個細節寫得同樣含義深刻。

生7:第13自然段。“父親坐在綠陰裡,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裡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父親對高臺階的嚮往和羨慕。

師:是啊,他盯著人家的臺階,人家的臺階多高啊。這裡寫了專注的目光,還用煙霧來表現父親的沉思,寫得很好。

生8:課文中寫道,父親習慣在舊屋的臺階上敲菸灰,而在新屋的臺階上準備敲菸灰時卻猶豫了一下,可見他對新屋臺階特別小心翼翼的維護著。

師:是啊,新屋蓋好後怎麼捨得敲啊,這就叫照應,前後呼應起來,就能表現一個人物的思想情感。

生9:第15自然段。“那時我不知道山有多遠,只知道雞叫三遍時父親出發,黃昏貼近家門口時歸來,把柴靠在牆根上,很疲倦地坐在臺階上,把已經磨穿了底的草鞋脫下來,壘在門牆邊。”雞叫和黃昏從時間上體現了父親早出晚歸、含辛茹苦。

師:是啊,沒有直接說幾個小時,這就是生動的表述。雞叫三遍時父親就出發,黃昏貼近家門的時候才歸來,同樣用時間的力量來表現父親。多辛苦的父親啊!還有這裡的又一個“坐”字,父親非常勞累的時候才坐一下。

生10:“匆忙”一詞寫出了父親不願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擠出了時間去工作就是為了儘早蓋新房。高高的臺階是父親人生的動力,讓他捨不得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

師:分析得太好了,“匆忙”二字,彷彿讓我們看到了父親的背影,聽到了父親的腳步聲。

生11:第11自然段。這一段說明父親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沒有給自己留一點兒時間去閒聊、休息,他非常辛苦。

師:是啊,勞動生活安排得滿滿的,時間安排得緊緊的。

生12:第16段和前面第11段編草鞋是照應的,從側面體現出了父親對這件事很執著很專注。

師: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那麼高,這就側面寫出了父親的勞累辛苦。

生13:第15自然段與第10自然段照應,寫出了父親準備蓋新房的準備工作即將完成,一個含辛茹苦、吃苦耐勞的人,而且沒有任何抱怨。

師:是啊,大家把這兩個自然段中的“準備”二字圈下來。父親的準備工作是漫長的,準備了大半輩子。“他日夜盼著”,大家看第16自然段裡面與之照應的詞是——“終於覺得”(生齊答)。

師:你們還有一個地方沒有品到,我來告訴你們,就是寫父親砍柴的片段。砍的柴是一元一擔,父親每天砍一擔半,為什麼?大家想想“一擔半”有什麼含義?

生14:一擔半可換回一元五毛錢,可能是一元為了家用,剩下的五毛可能是為了存起來準備蓋新屋。

師:是啊,為了多五毛錢。這裡寫像牛一樣的父親,人家只能砍一擔,他非要砍一擔半,這個細節讓做兒女的感覺心裡很酸很酸,本來只需完成正常的勞動量,可他非要加重,就為了多賺五毛錢。

師:最後我來小結一下課文這個部分細節描寫的表現力:

(屏顯)

一線串珠

概寫細寫

巧用數字

以景襯人

側面烘托

妙用照應

情在文中

師:這個片段用一個詞串起了整個故事,哪個詞,大家一起說。

生:(齊)準備。

師:好,請做筆記。一詞串珠:圍繞“準備”這個詞來寫父親的勞累、寫父親的奮鬥。第10段也是這樣,“漫長”一詞,串起了很多細節。概寫細寫:剛才講到寫一年是概寫,寫大熱天和冬天就是細寫,重點寫兩個季節,把最能夠表現父親的典型材料集中到這裡來,沒有寫一年四季,沒有平均用力。巧用數字:“一年四季”是明用數字,“一元五角”也是明用,破草鞋壘得多高就是暗用數字。以景襯人:大家分析過的寫柳樹的一段便是,為什麼要寫柳樹呢,因為那是家,寫這一筆寫景,表現了農村的生活,增加了文章的美,同時也是人物活動的背景。以形寫神:這四個字很重要,寫這個人一個動作或者靜止的狀貌來寫人物的心情。“柳樹枝搖來搖去,搖不散父親專注的目光”這是形,還有“匆忙地下田去”也是形,表面上是寫動作,實際上是寫內心的心理活動。這個片段乃至全文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情在文中,哪怕是一個字眼,也能讓我們感受到敘述者內心的情感。

評:這是本節課的第二板塊——賞析細節。具體品味細節描寫的表現力,這是非常高雅的文學欣賞活動。餘老師就像一位放風箏的人,他手裡始終有一根長長的線,不斷透過點評來調整學生的發言。從師生對話來看,學生們的表述越來越精彩,越來越有深度。在眾說紛紜之後,餘老師再進行小結,大大方方地講語文知識,在關鍵之處顯山露水,綻放火花。)

師:最後,我們來讀一下。

(屏顯):

小說就這樣塑造了一位讓人覺得悽楚辛酸的又讓感到豪邁壯烈的父親。

(生齊讀)。

下課。

評點:

這是一節簡明、高效的文學欣賞課。在餘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們進行著有深度有情味的語言實踐活動。概說人物,從整體賞析的角度理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品味細節,從寫作手法的角度研讀課文,訓練學生的品詞論句的能力。

從餘老師的這節課,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啟示:

一、學生課堂活動充分

餘老師透過兩個“主話題”來組織課堂的兩次活動,這兩個主話題,讓學生深入文字,進行高雅的文學欣賞活動。因為摒棄了碎問碎答,從而保證了學生讀書、思考、批註的時間,課堂生成豐富、精彩。這兩個主話題的設計,體現了餘老師研讀教材的功力,只有深入的研讀教材,才能提煉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觸角深入到課文的每一處,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訓練學生語言、培養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主陣地。

二、學生課堂積累豐富

重視積累,是餘老師上課一貫的風格。本節課的匯入環節,學生積累作家作品知識,不走過場。第一板塊,要求學生用“四字片語”來歸納人物特點,訓練學生使用雅詞、積累雅詞。第二板塊,透過充分的師生對話和精妙的小結,讓學生積累到了“一線串珠”“概寫細寫”“巧用數字”“以景襯人”“側面烘托”“妙用照應”“情在文中”多種閱讀知識。此外,精細的字詞教學巧妙穿插其中,字詞積累紮實。這讓我們感嘆,如果學生的每一節語文課都有這樣豐富的積累,那麼學生的語言該有多麼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該有多麼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