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前言:

諸葛亮在夷陵之戰後受劉備託孤成為蜀漢的實際領導者,此時的諸葛亮年富力強,可以說躊躇滿志,然而公元223年南方的南中地區發生大規模叛亂,西蜀在與東吳重修舊好後於225年開始對南中發動大規模戰爭。這場戰爭中西蜀丞相諸葛亮與南蠻的主角孟獲七擒七縱的故事堪稱美德經典,然而事實上從這個故事上已經透露出蜀國將來的亡國之兆。

所謂的七擒七縱是時候給其正明是與非,不要再誤導一代一代的後人。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蠻王孟獲

三國時期的南中地區到底是在哪裡?

說到南中地區,首先要知道益州與南中的關係,益州是西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的一個州郡,管轄的範圍大體上包括四川全境,貴州雲南,而其中南中地區主要指貴州西部,雲南全境,甚至還包括緬甸西北一部分地區。兩漢對於雲貴的統治力度並不強,他們與帝國保持著若有若無的關係,名義是是帝國一部份但實際上卻有大量的土司控制著大量的權力。因此在三國中所說的益州主要是指四川,當劉備奪取益州後也隨帶著掌握了南中地區,而云南地區自元代開始才真正完全進入帝國的實質版圖

南中地區的叛亂

南中地區在劉備沒有入川前,一直在益州的控制之下,當時益州主為劉漳,224年劉備以偷樑換柱之法取代劉漳入主益州,但當時益州各地的官員並沒有完全的歸順,其中就包括南中四郡。劉備敗於夷陵之戰後,原本表面穩定的南中四郡中有三郡發生叛亂,而南中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孟獲更是這次叛亂的主要力量,南中牂柯郡太守朱褒在貴州西南和雲南西部,越嶲郡高定在四川西部,建寧郡雍闓在四川南部雲南東中部,這四個區域面積廣闊,再加上雲南地區的孟獲,《三國演義》中記載光孟獲的兵力就達十多萬,這次叛亂可謂聲勢浩大。《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是裡面很多事件都是經得起歷史考證的,關於南中的叛亂以及七擒七縱在陳壽的《三國志》與《資治通鑑》中均有記載。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南中地區

西蜀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的過程,七擒七縱孟獲

經過兩年多充分的軍事準備,諸葛亮於225年親率50萬大軍開始對南方諸郡的平叛戰爭。

這場戰爭於建興三年春開始,戰爭開始階段順利平定了三郡的變亂,後期主要是平定南中人多勢眾的土族武裝孟獲。在這期間,發生了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所謂的殺人誅心也許諸葛亮是這樣想的,在最初的平定三郡時,馬謖曾對諸葛亮獻策,南蠻地處偏遠,崇山峻嶺阻隔,大軍今天來了,南蠻被攻破,大軍明天走了,南蠻又會復叛,這種事情週而復始。一旦與曹魏的戰爭爆發,南中蠻族聽到風聲必然重新聚集起來叛亂。馬謖的意思希望此次戰爭的目的收服人心,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以武力鎮壓來解決,攻心為上,兵戰為下,這個觀點與諸葛亮的想法不謀而合。

從這場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出南方土司一方的作戰能力並不強大,這場戰爭從地域上看規模不小,從貴州的西部一直到雲南的西部,有可能蜀漢的軍隊一度曾經進入現在緬甸西北的原始森林。南中四郡東漢末年的人口數量超過五百萬,對於文中提到的50萬兵力,我們是根據《三國演義》中的資料得出的,這些數字只是反映一下當時戰爭的規模程度。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南方蠻族

從第一次擒獲孟獲然後再釋放,再擒獲再釋放,一直到第七次孟獲才真正的心悅誠服,我們不得佩服諸葛亮的辦事效率,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裡先後平定了建寧,牂柯,越嶲三郡的叛亂,更是大手筆的解決了南中孟獲的叛亂。在這場戰爭中貫徹了一開始就制定的戰略方針-攻心為上,最終任命孟獲仍然為南中各土司之首,225年12月底結束這場戰爭,實際上從這一最終結果是不是讓人感覺出某種荒誕?

七擒七縱是正確還是錯誤?

從戰爭的必要性來說,對於蜀漢是十分必要的,此次叛亂的影響面廣,且對蜀漢政權的威脅大,整個雲南,四川南部,以及貴州等許多地區都連鎖性的發生動亂,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戰爭的策略與手段很有問題。諸葛亮的這次用兵其實

反映出了其之後北伐必定不會成功,也為之後蜀國的滅亡打下了基礎,原因在下面。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南中戰爭

1、兵貴勝而不貴久,戰爭耗費巨大,實屬不明智之極

戰爭非常耗費財力,人力與物力,《三國演義》中描述是動員50萬大軍從成都起兵,從成都到昆明的距離大約是800公里,這個數字還是高速公里的近似直線的距離,而在1700年前從成都向南行軍,從貴州一直打到雲南昆明甚至深入緬甸西部,可想而知當時蜀國的戰爭付出是多大。

《孫子兵法》明確指出,戰爭是最耗費國力的,因此進行戰爭的原則之一就是力求速戰速勝,

一來是減少自己的兵力消耗,二來減少戰爭對社會的破壞力。然而諸葛亮原本在第一次抓獲孟獲後竟然將這個最大的對手釋放,讓其重整軍力再來作戰,而每一次雙方作戰都在消耗著蜀國大量的有生力量,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至少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諸葛亮其人並不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在最後一戰中,所謂攻心為上,少用兵戈的諸葛亮竟然一戰就燒死對方三萬藤甲兵,如果他真是愛惜生命,在第一次俘獲孟獲時就可以避免後面的破壞性悲劇。

因此諸葛亮勞師襲遠犯了兵家最大的忌諱,不以求勝為主要目的,而所謂的攻心為上,只是一個聽起來好聽的好主意,馬謖為什麼最終會失街亭,與他的想法和判斷力很有關係。諸葛亮這種耗費戰爭資源進行低效能作戰的方式,最終在北伐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諸葛亮的北伐不成功到也罷了,還把整個蜀國國力消耗殆盡,最終民不聊生,幾十年後滅亡的一點都不奇怪。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七擒七縱

2、諸葛亮過於自負主觀,不考慮南方水土不服的客觀實情,強行用兵必然遭受重大損失。

在戰爭之初,大臣王連曾勸謹慎對南部用兵,道理就是南方的氣候不比北方,蜀漢的戰士除了許多四川籍以外,還有大量的北方部曲,這些人都是跟隨劉備入川的北方人。劉備的核心戰將基本上都是北方人,而南方原始森林,氣候潮溼,再加上水土不服,無疑對參戰將士的生命構成巨大威脅。然而諸葛亮聽不進勸執意南征,在幾個月的苦戰中有大量的戰士死於水土不服,瘴疫,蜀漢的實力造成很大的損失。

七擒七縱的策略執行下去就是讓士兵多承受不必要的損失,多在雨林中一天,就會多一分無畏犧牲。當時的醫學不象現代這樣發達,許多疾病都是憑著中醫的感覺走,即便在1840年的近代,英國在鴉片戰爭中因為水土不服有近千人病死在舟山。諸葛亮這種過於自負的性格,在北伐中帶給了蜀漢更大的損失,蜀漢的悲劇性結局從南征就已經開始。他的這種自負性格,在治理國家及用人上最終帶給蜀國不可挽回的損失,他指揮的第一場戰爭就反映出了最終失敗的必然性,只是個時間問題。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七擒七縱孟獲

3、七擒七縱不可能根本解決南方土司問題

然而經過這一場雙方死傷慘重的戰爭,最後的結局依然是由孟獲擔任南中蠻王,永為土司。但是這種方式只是暫時的緩解,根本解決不了最終的矛盾,建興十一年,劉胄在南中造反,雖然被平息,但也說明南中地區並沒有想象的平靜,《三國志·李恢傳》中:南蠻平定後,大軍北歸,但南方很快就出現了叛亂,雖然整體上沒有之前的規模大,但也說明僅僅透過個人魅力的寬容來緩和矛盾,根本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幾十萬大軍的安危最終是讓諸葛亮頭頂上出現一個光環,自我感覺是很爽而已。

總結:

諸葛亮透過七擒七縱的方式處理南方民族問題,雖然憑藉著雙方的巨大犧牲,他的攻心為上得到了實施,孟獲做為帶頭大哥也心悅誠服的歸順了蜀漢,然而這種歸順與誠服只是表面暫時的,作為蜀國在這場戰爭中動員幾十萬大軍傷亡慘重卻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戰果,地盤仍由人家控制,打了半天只是在原地踏步。真正解決南中問題如果第一次就將孟獲及相關頭目質押於成都,同時在南中重新任命順服的土司,以夷制夷豈不更合理麼?從南征戰爭看出,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並不如書中所說的強大,相反他根本就是秀才點兵,用人上主觀臆斷,在之後對魏戰爭中,壓制魏延等將才,重用馬謖而失街亭,一切的根源都能從南征中找到線索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表面成功,實為蜀國滅亡之前奏

丞相祠前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