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統舞蹈】丹東上打傢什高蹺(省級)

【遼寧·傳統舞蹈】丹東上打傢什高蹺(省級)

丹東上打傢什高蹺是表演者雙足踩著木蹺作舞,由其中四名舞者用兩鼓兩鑼(或八人、四鼓四鑼)邊舞邊為全隊伴奏的一種民間廣場舞蹈藝術,俗稱“天津蹺”。早在清代後期,大批流民從天津、河北移居丹東地區,上打傢什高蹺也隨之傳入。1907年,清政府宣佈安東(今丹東)為貿易港,城市經濟發展,各種商會雲集,上打傢什高蹺藝人開始湧入市內,從而使這一民間舞蹈藝術在丹東市區生根。

丹東上打傢什高蹺由14個人分別扮成陀頭、賣豆、樵夫、老座婆、俊公子、傻媽媽、漁翁、傻柱子、青蛇、白蛇等角色。人物個性鮮明,舞姿粗獷健美,如陀頭的動作大方、粗獷有力,體現了其剛直的性格;樵夫的動作質樸、勞動氣息濃郁;老座婆的動作瀟灑,表演潑辣。

【遼寧·傳統舞蹈】丹東上打傢什高蹺(省級)

丹東上打傢什高蹺是高蹺秧歌中的鑼鼓高蹺,以挎鼓和小鑼為主要樂器,即鑼鼓四件。持鑼鼓的踩蹺者要敲出各種複雜的鼓點,又要隨之舞出各種舞姿,所以沒有鑼鼓四件,便沒有上打傢什高蹺。這種特色充分體現在表演之中,表演以“老三點”伴著“行進步”開啟場子,以“拉駱駝”的造型向觀眾致意,以“亂三點”伴著“逗群場”掀起小高潮,在賞心悅目的“雜耍點”伴著“下對子”之後,以快節奏的“亂鑼”伴著“二龍吐須”把表演推向高潮。最後,依次擺出“天、下、太、平”四個大字,穩住陣腳後“下會”(即收場)。整場表演既串成一個完整的程式,又突出表現了各段的特色。

丹東上打傢什高蹺作為一種民間廣場舞蹈,在保留其自身藝術特徵的前提下,融合了遼南高蹺、東北秧歌等民間舞蹈,成為傳統節日、慶典以及藝術賽事等文化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