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導言

李鴻章曾說:“享清福不再做官,只須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就是山間宰相。”

“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中國有二千年封建社會發展歷史,就是二千年皇權與相權之爭。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廢止丞相制,建立了大明錦衣衛等情報機構,才宣告了皇權的獲勝,相權的慘敗。

但搞笑的是,明成祖之後推行內閣制,大明朝卻出了許多比丞相權勢還大的內閣首輔,例如楊廷和、張居正這些。

張居正甚至於說:

“我非相,乃攝政也。”

不難看出,朱元璋僅僅廢了丞相之名,卻廢不了宰相之實。

秦漢時期有相國、相邦等名字,但這些跟丞相一職確實有不一樣,據考古發現秦朝東陵器皿上刻著的金文字型: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這證實相國與丞相當是兩個不一樣的官職,並且是互相共存的,據史學家們的認真細緻研究,他們大膽推斷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國相當於相邦,也可以通稱“相”,影響力高過丞相。

“宰相”和“丞相”究竟有什麼差別,一字之差,相去萬里。

“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丞相和宰相稱呼的由來

《史記·陳丞相世家》載: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陽陰,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據瞭解早在秦惠文王當政期內,丞相規章制度就早已完成“基本建立”。只不過那時的丞相有另外一個稱呼“相邦”。

之後秦武王又在原來相邦的基本上加上了左、右丞相,以確保我國事務管理可以更為高效率地進行。

“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之後伴隨著時間的變化,相邦慢慢消退在朝廷官銜構架中,從那時起左、右丞相便變成了曹娥之首。

只不過是這“丞相”儘管分左右,但是卻也有明確規定右丞相的影響力高過左丞相。

直到大明朝的情況下,朱元璋借胡惟庸一案廢止了丞相制度,此後“丞相”便撤出了歷史的舞臺。

宰相最開始的情況下始於秦漢時期,只不過是這一環節有關“宰相”的稱呼並不統一,比如說在商朝的情況下,宰相被稱作“相”,而在周朝的情況下,宰相又被稱作“太宰”。

“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丞相和宰相的不同之處

直至春秋戰國時代,宰相的官職才在每個諸侯王建立起來。

秦朝建立以後,宰相宣佈稱為“丞相”,但是這時也存在把一些管理國家關鍵事務的高官稱之為“宰相”的狀況。

從而大家也可以看出,宰相與其說是一個官職,不如說是一些官員的代指稱呼。就比如說在南北朝時期階段,尚書檯的尚書令就被大家稱之為“宰相”。

丞相是官職的名稱,宰相僅僅通稱。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叫丞相。秦代有丞相的官稱,南宋時期的上下丞相,也是宰相。

可是例如宋朝元豐改革後的尚書左右僕射也是宰相,可是他們不叫丞相。“丞相”是替代皇上統率清朝官員、輔佐皇上總理國政的最高官職。

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實際的官職名字。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221年),開始採用丞相之名。樗裡疾為左丞相、甘茂為右丞相。

“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宰相”是中國古時候最高特首的通稱。

從字面上實際意義上看,宰,主宰者;相,它的本意是輔佐。

因此宰相便是輔助君王執掌國家大事的最高高官的通稱。

必須留意的是“通稱”,無論一切時期,只須是輔助君王執掌國家大事的最高高官都能夠稱之為宰相。

宰相是通稱,也是一種規章制度。

整體而言,宰相是最高官職的通稱,也是一種規章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職的一個叫法,是個實質的官稱,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時期,有不一樣的官職相匹配。

宰相制度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完成於明朝,明朝廢止宰相制度之後產生了“內閣”(文淵閣處於皇宮內,故稱內閣)規章制度,清承明制,無名義上的宰相制度。

“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總結

宰相,宰為治政,相為輔佐。綜合性來看中國的宰相制度,在政治方面,宰相具有輔佐君主,統領百官的作用。

在管理方面,皇權與相權,一位是嚴父,一位是慈母,具有恩威並施的作用。

在權勢層面,宰相具有了限制皇權的作用,避免出現皇權過度強勁,遏制減輕了一人獨斷專權的局勢。由於一人之下,位極人臣。朝中神經中樞,曹娥之首,即是宰相。

這是政治規律,誰也廢不了的。

“宰相”一詞向來都是個通稱,並不是指實際的官職,只是一種權勢的代表。如同現在的“國家公務員”一詞,並不是官銜名字,僅僅是一種身份代表。

參考文獻:《史記·陳丞相世家》

(宣告: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