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海桑田”裡 開闢一條致富路

“蠶海桑田”裡 開闢一條致富路

□顧朝輝 特約通訊員 肖開豐

時值冬季,在距中江縣城約80公里的太安鎮太安村,仍是青山連綿、滿眼翠綠。

“這些都是我們流轉土地種的桑樹,經過1年多的發展,桑園面積達1300餘畝。”四川太絲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萬登輝是太安村10組村民,回憶起當初回村創辦公司的初衷,他說,公司於2018年8月在太安村成立,主要經營蠶繭飼養、繅絲加工、鮮繭收購等專案。“我們這兒的父老鄉親很多都養過蠶,以前養蠶技術含量不高,區域規模小,農民和企業交易成本高,利潤較低。”萬登輝說,“現在不一樣了,中江縣目前圍繞優質糧油和現代畜牧兩大農業優勢產業、道地中藥材和優質蠶桑兩大農業特色產業,構建‘2+2’農業產業體系,推進產業規模化、經營集約化,我們想抓住這個機遇,振興中江蠶桑產業。”

“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一直想修新房子,今年終於搬進了新房。”太安村1組的村民樸素華正在桑園採摘桑葉,她說,作為貧困戶的她享受了國家的扶貧政策,家裡新房也蓋了,加上去年開始在產業園打零工掙的錢,手頭寬裕了。“一天採摘兩百斤桑葉就是80塊錢,多勞多得。我們這麼大年紀一年下來還能掙好幾千,這多虧了萬老闆和村裡一起把蠶養起來了。”

“我們全村共有耕地面積1660畝,11個組,居民719戶,貧困戶54戶127人,透過產業幫扶脫貧的35戶95人。”太安村村主任沈德軍介紹道,“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在家的大多數是婦女和老年人,養蠶採桑不需要大力氣,掙錢也能補貼家用。”

“這是小蠶共育室,目前已建成12間。”萬登輝一邊走一邊向筆者介紹說,“我們的飼養車間規模有8500平方米,已養蠶三批600張,用工人數100餘人,其中建檔貧困戶60人,實現利潤30餘萬元,現在正在餵養今年最後一批蠶。這邊是從江西引進的全自動養蠶裝置,正在安裝,再過一週多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今年5月,太絲蠶業在成都與廣西龍頭企業平果縣惠民蠶業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共同投資,共同發展。

“自動化養蠶更加省時省力,效率也會顯著提升。”這是萬登輝帶領技術人員到多地學習後,聽到的一致評價。“目前試養階段飼育小蠶,需要多人來完成,到明年公司正式投產後,自動化養蠶生產線的投用會讓我們節省時間、提升效率,同時產品品質更高。”在養蠶基地現場,萬登輝向筆者介紹這套系統的優點。

此外,為節省勞力、節約土地資源,太絲蠶業還自主研發了半自動省力化蠶臺,與地面養殖工藝相比節約用工70%、節約用地80%,與簡易蠶臺相比節約用工50%、節約用地60%,可以幫助解決眾多養殖戶的用地難題。

“思考著、探索著,太絲蠶業將一步步開闢出一條‘蠶海桑田’裡的致富路。”萬登輝自豪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