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輔楊廷和為何輸給了張璁?易中天:還不是因為虛設閒職

近期看易中天中華史的《嚴嵩與張居正》一書,書中首先從嘉靖繼統的歷史敘述,其中開篇部分提到了嘉靖繼位後的“大禮儀之爭”,而在這場鬥爭中,以楊廷和為首的楊黨一派敗得一塌糊塗,輸給了幹著閒職小官的張璁,讓人感到無比的唏噓。

明朝歷代皇帝中,在玩弄權術上,嘉靖是最會運籌帷幄的一位皇帝,作為武宗的堂弟,由於其父親興獻王已經逝世,而武宗朱厚照並沒有兒子,嘉靖便幸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此時的嘉靖雖然只有十五歲,然而他對官場的運作和應對早已瞭如指掌。根據歷史介紹,當時的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商議以武宗遺詔名義來迎接嘉靖嘉靖繼承皇位,因此嘉靖收拾好行李後,本應由東安門進入宮殿,可嘉靖並不這麼認為:在正常的程式中,皇帝應該走大明門,嘉靖覺得自己走東安門並不合理。於是嘉靖故意推辭,直到文武百官妥協,嘉靖便順理成章地即位。

但這位皇帝彷彿並不滿足於此,他覺得自己繼承皇位了,應該“母憑子貴”。首先,他派人接自己的母親進宮;其次,嘉靖還想把把父親的名號興獻王改為興獻皇帝。此時,以楊廷和為首的百官馬上拒絕這一決議,他們心裡明白這一要求不但不合禮法,甚至還涉嫌篡改歷史。

明朝首輔楊廷和為何輸給了張璁?易中天:還不是因為虛設閒職

楊廷和見皇帝年紀甚小,心想著先帝託付他要好好輔助新皇,於是開始進行了漫長的勸阻,甚至建議嘉靖應該繼明孝宗為父親,但這位歷經四朝的首輔明顯不明白皇帝的心意,嘉靖想做的並不是繼承孝宗的血緣,而是繼承大明的血統。

雖然楊廷和不瞭解這位看似年紀輕輕的皇帝的心之所想,但嘉靖卻畢竟是在皇宮長大的,在如何應對大臣方面他早已瞭如指掌。由於剛即位不久,面對文武百官,嘉靖並沒有立即反對群臣意見,他先採取迂迴之術:“從容賜茶慰諭”,以退為進,讓對方順從自己。

15歲就能深知權術之道,而且把朝中重臣牢牢制衡在手中,可見嘉靖雖然年紀甚小,但並不想當一個任人擺佈的皇帝。 但群臣們還是不能接受,這時嘉靖表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父親改為皇帝,那自己就避位歸藩了,這一招以退為進,直接讓群臣見識了他的手段。

明朝首輔楊廷和為何輸給了張璁?易中天:還不是因為虛設閒職

已經嚐到第一次甜頭的嘉靖顯然並不滿足於此,雖然自己的父母親身份已經改為興獻帝和興獻後,但是還沒有加“皇”字,而且嘉靖並不接受“更改”親生父母的意願。

嘉靖不接受,楊廷和自然也不願妥協,否則他這個歷經四朝的首輔威嚴何在?但嘉靖也不是好欺負的,他最討厭臣下勸阻,而且一點都不願當一個任人擺佈的皇帝,況且他認為自己以親身父母為重是出於孝道,是循天理,這些大臣非但不同意,而且還讓他認孝宗為父親,嘉靖自然是一萬個不情願。

繼統而非繼嗣,況且天下哪有讓兒子自絕父母之理,這樣的一番話瞬間讓嘉靖得以站穩腳跟。雖然嘉靖聰明絕頂,但大臣們很清楚,一個十幾歲的小孩絕對想不出這麼深遠的道理。

明朝首輔楊廷和為何輸給了張璁?易中天:還不是因為虛設閒職

到底是誰在“推波助瀾”呢?

唐代白居易《贈吳丹》詩:“終當乞閒官,退與夫子遊。”反應出唐朝開始就已經出現閒職,而閒職一般都不是什麼正當工作,同時閒職人員特別喜歡在文字功夫上下精力,經常舞文弄墨,提高自己在朝政中的存在感,生怕自己當不成網紅。

嘉靖初期的這位閒職出身的“網紅”,影響力可不一般,雖然他大器晚成,但他牢牢把握住了嘉靖的心思,堅決地捍衛嘉靖的想法,同時還撰寫《大禮或問》一書,幫助嘉靖在大臣前面辯論。按照張璁的意思,他認為自己“為忠孝天命上書,何懼之有。”嘉靖讀後,更是喜出望外:“此論一出,吾父子必終可完也。”

楊廷和知道以後有苦難說,只能把他打發到南京去。那麼這名頭號網紅是誰呢?他就是在後期當了明朝首輔的張璁。去了南京以後,張璁結識了刑部主事桂萼,但恰恰不巧的是桂萼的副業也是研究研究禮學,張璁更加相恨見晚,兩人志同道合,又覺得當今聖上被一群內閣的人欺負有辱皇室風範,於是乎兩人在南京深究兩年後,一同把禮學論文上奏朝廷。

明朝首輔楊廷和為何輸給了張璁?易中天:還不是因為虛設閒職

嘉靖看到有人如此維持自己,心裡暗暗歡喜,但楊廷和這次沒有這麼幸運,張璁和桂萼聯手事小,當時陸王心學盛行,而且王陽明是著名的大儒士,他培育了一大批學生,方獻夫、黃宗明、霍韜等人聯名支援皇帝重新議禮,朝中出現一股想要扳倒楊廷和的氣勢,同時在起草聖旨期間,這位首輔又與嘉靖發生了矛盾,楊廷和便主動辭職,讓出首輔一職。

雖然楊廷和辭職了,但他的兒子楊慎、還有眾多黨羽依然實力不凡,為了可以儘快落實嘉靖父親的名分,楊黨同意嘉靖在興獻帝加個“皇”字,但是出於對先王的尊重,他們還提出要加“本生”二字。但張璁桂萼並沒有因此就罷,在他們看來,既然是親生父親,就沒必要,加註說明。

嘉靖聽後深以為然,便要求把“本生”二字去除,然而對於楊黨來說,他們已經一讓再讓,如果把“本生”二字去掉,那便預告著這場大禮儀之爭中楊黨的全面失敗。他們想出一個辦法,集體請去皇宮前下跪,以示嘉靖不能去掉“本生”二字。三年了,嘉靖已到及冠之年,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帶著稚氣的皇帝,楊廷和辭職他都不挽留,難道還怕楊黨的施壓嗎?

於是嘉靖下令把現場的人全部廷杖,而楊廷和的兒子楊慎也因此被流放。這場持續了三年半有餘的大禮學之爭,最終以嘉靖、張璁、桂萼一派的全面勝利為終。

明朝首輔楊廷和為何輸給了張璁?易中天:還不是因為虛設閒職

著名學者易中天對此評價:設定閒職是極其愚蠢的事情,無事可助就會無事生非。假若張璁沒有被貶南京,他與桂萼也沒有機會聯手除去楊黨一族。而反觀楊黨,他們的做法實在是太迂腐,新帝上位,作為臣子應該在朝政上好好輔助新帝,在皇室尊名排位方面,只要不違背綱領,那麼都可以合理安排。

嘉靖皇帝的皇位得來似乎是從天而降,由於先皇沒有子嗣,幸運便落到了他的頭上。但是這位年少的皇帝聰明過人,機智巧妙地和大臣們作鬥爭,一步步地走向令下面的大臣不敢胡來,最終也確立了自己的威信。

明朝首輔楊廷和為何輸給了張璁?易中天:還不是因為虛設閒職

易中天老師的《中華史》已經出版第五部,《嚴嵩與張居正》是中華史的第22本。這本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易老師是在高度還原歷史的基礎上以幽默生動的話語敘述歷史,讓人看得暢汗淋漓,而且裡面有些觀點相對新奇,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特別適合當作孩子的課外讀物。

俗話有言:讀史可以明智,這裡也推薦大家閱讀一下易中天老師《中華史》系列書籍,瞭解那跌宕起伏的明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