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的滅亡,源於趙人骨子裡的暴烈、任性與多疑

趙人敗類說的是誰

趙國立國以後,一直沒能出現有雄霸之心的君主,在七國中一直非常低調,直至趙武靈王趙雍出現,趙國才似乎看到了曙光。可惜的是,趙武靈王雖成就了趙國,讓它一躍成為軍事強國,僅用十年,便五伐中山,攻城拔寨,讓趙國的疆域逐步向北延伸,擴大了3倍之多;但趙武靈王也在繼承人問題上屢出昏招,自己還沒能實現攻打強秦的心願,便因內亂餓死於沙丘行宮。趙國從此失去了與秦國一徵高下的機會,在趙武靈王死後的70年,趙國便被秦國所滅。

縱觀趙國的發展歷程,多次內亂削弱了趙國的實力,而在關鍵時刻,趙國的君主又因不信任將領,導致戰爭失敗,最終,趙國也覆滅。

趙國的滅亡,源於趙人骨子裡的暴烈、任性與多疑

多次內亂的趙國

趙人任性作為,沒有規矩,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喜歡誰就立誰,導致了多次內亂的發生。趙國第一任君主趙襄子,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而是選擇了自己的侄子,致使兒子怨恨,終生內亂。而在趙襄子之前,趙氏歷任六代君主,至少有四次兵變殘殺,趙人似乎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內鬥的種子。

趙國的滅亡,源於趙人骨子裡的暴烈、任性與多疑

到趙武靈王時期,為了能放手征戰沙場,無後顧之憂,趙武靈王選擇了禪位,自己做主父,同時因寵信小兒子的母親娃嬴,便改立自己的小兒子為下一任國君。而原本的太子卻因趙武靈王的喜好而失去王位,怨恨之心在所難免。可日子一久,趙武靈王仍捨不得放棄自己的權力,為了收回權力,他甚至提出了將趙國一分為二,由兩個兒子分而治之,自己統領整個趙國的想法。

趙武靈王並非想分裂趙國,長久以來,代地與趙國本土之間就有著一些風俗人文的差異,趙國的上層貴族都不信任出身於代地的將領以及臣子,因此分而治之也許更有利於趙國的國情,但是,這個想法有些過於理想,趙武靈王低估了人性,已經成為了一國之君的小兒子趙何,如何能容忍有另一人與自己平起平坐,此舉更是遭到了一幫大臣的反對,因此難以實現。而趙武靈王也由於自己太過離經叛道的想法,致使大兒子趙章被殺,自己也被困沙丘,最終餓死。

如果趙國沒有多次內亂,而是齊心協力治國,那麼秦國終有一天會視趙國為強敵,只可惜,國內不穩,民心不定,最終難成大事。

趙國的滅亡,源於趙人骨子裡的暴烈、任性與多疑

臨陣換將的遺憾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傾其國力所進行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這一場戰爭的失敗將趙國推向了滅亡的邊緣。長平之戰的導火索是趙國接手了韓國的上黨,本來韓國是將上黨獻給秦國的,但上黨的郡守不願入秦,便降了趙。上黨之地,是趙國的都城邯鄲的天然屏障,如果上黨給了秦國,秦國也會以上黨為跳板攻打趙國,無論怎麼選擇,趙國都不能讓上黨落入秦國之手,這場戰爭在所難免。

但是,這次戰爭對於趙國而言是非常艱難的,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上黨位於韓、趙、魏三國交界,與趙國本土間有太行山橫亙其中,交通不便,韓國與魏國均自顧不暇,趙國軍糧的運輸和援軍的調配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其次,趙國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下,其騎兵戰鬥能力大幅度增強,但是騎兵在山坡谷底卻難以施展,並且趙國的綜合國力也低於秦國,故長平之戰對於趙國本就艱辛。

原本廉頗的圍困戰術是對趙軍最為有利的,但趙孝成王輕信了秦國的反間計,用了趙括替換廉頗。趙括缺乏實戰經驗,率軍盡出,最終導致了40萬大軍慘遭殺戮,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趙國的滅亡,源於趙人骨子裡的暴烈、任性與多疑

趙人多疑、內耗的基因似乎是根植在骨子裡的。無獨有偶,在趙國本就風雨飄搖之際,趙幽繆王再次中了秦國的反間計,聽信郭開的讒言,下令替換掉趙國最後的名將李牧,在李牧拒絕交出兵權後,郭開又斬首了李牧,最終,趙國再難找到能夠抵擋秦軍的將領,絕望的趙幽繆王只得向秦軍投降,趙國終滅亡。

趙國在兩次關鍵戰爭時期,都聽信讒言,選擇臨陣換將,接連的失誤最終導致了國家的傾覆。

結論

趙國國君在選擇繼承人一事上,無視法度,致使內亂頻發,而在廟堂上又妄誅亂殺,十二代趙王裡發生了十一次大規模的兵變和內亂;對待浴血奮戰的將軍,也不信任,想換就換,這樣的趙國很難不被滅國。值得一提的是,趙國滅亡後,趙人將滅國的責任都歸於郭開身上,但趙國的滅亡何嘗不是由趙人自己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