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七月的安塞,枝繁葉茂,陽光和煦。從延安到安塞,三十多公里,阻擋不住求是學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追尋的腳步。8月16日,懷著對腰鼓文化的憧憬與嚮往,貴州師範大學求是學院“紅色築夢”知行服務團為探尋延安非物質遺產,坐上了從延安市區出發的大巴,前往安塞——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首先,實踐隊前往安塞區魏塔村走訪調研,魏塔村素有“東方畢加索”之稱,村落四周環山,呈圓形,像個聚寶盆,毗鄰天然薪炭林,環境優美。實踐隊員與村中老人交流了解到該村剪紙文化歷史悠久,在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得以傳承,每年到此寫生的人多不勝數,這也讓更多的人領略到魏塔村的獨特魅力。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隨後,實踐隊來到被譽為“千人腰鼓”的安塞區馮家營村,這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安塞腰鼓文化村。據村裡的居民說,村裡人超過一半的人都會。因此在這裡流傳著一句話——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可見腰鼓在這裡的普及程度之廣。安塞的腰鼓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村眾多。腰鼓,就是安塞的文化名片。

馮家營村文物館中的展品,體現出腰鼓這一代表性民俗文化在安塞的重要地位。下午時分,馮家營文化村的腰鼓表演演出開始,鼓點節奏明快,旋律多變,現場吶喊歡呼聲不斷,把此次交流活動推向高潮。實踐隊員在鼓手的帶領下,親自體驗腰鼓敲打方法,感受到安塞地區的豐富文化底蘊。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隊員們在這裡有幸在遇見了侯雪昭老奶奶。她為實踐隊員講解了安塞腰鼓及剪紙的發展歷史。臨別之際,侯雪昭老奶奶對實踐隊員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新時代大學生繼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保護非遺產文化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賞腰鼓剪紙,贊安塞底蘊深厚

陝北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安塞自古就是陝北文化重鎮。馮家營文化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安塞文化的厚度,反映了安塞的文化底蘊。該村同一條流淌不息的歷史長河,源源不斷地為我們輸送著過去的故事,傳遞著先民的智慧,實現增強我們文化自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