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張廷秀逃生救父

民間故事:張廷秀逃生救父

明朝萬曆年間,江西南昌府進賢縣,有一人姓張名權,學得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藝,為人誠實,經常有人光顧,娶了陳氏為妻。

因在江西生意不太好,張權就與妻子商量,搬到蘇州做生意,到了蘇州,生意還算不錯,生了二個兒子,大兒子叫廷秀、小兒子叫文秀,到了他們七八歲的年紀,張權送他們到私塾讀書。

兒子們到十二、三歲的年紀,長得眉清目秀、氣宇軒昂,張權雖然是手藝人,但兒子們勤奮讀書,均能寫得一手好文章。

張權因遭逢荒年,兩個兒子只能輟學,回家跟著父親學習木匠手藝,兒子們天資聰穎,沒有幾天功夫就學會了,而且做得比父親還要精細,張權更是心中歡喜。

這天,張權正因為生意發愁,有一五十歲左右、穿著非常考究的男子找到張權說:“我看你製作的傢俱做工精細,我家員外要做一副嫁妝,你要是願意,可以帶上你的副手,到員外家來做。”

這位員外姓王名憲,是當地的有名的富豪,雖然很有錢,但王員外也是個樂善好施、謙虛忠厚之人,只是年近五十,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長女瑞姐,兩年前招女婿趙昂在家;次女玉姐,年方十四,尚未許配。王員外夫婦更喜歡小女兒。

趙昂本就是奸詐險惡之徒,再加上瑞姐見父母喜歡妹妹,生怕父母再招個女婿分了家產。

這時張權正愁家裡快要揭不開鍋,現在攬了這樁生意,心中好不歡喜,他帶上兩個兒子,拿上了斧、鑿、鋸子等工具來到王員外家。

王員外看著他們父子三人恩恩愛愛,製作的傢俱非常精細,他對著自己的妻子徐氏說:“你看張木匠生得兩個好兒子,而我雖有萬貫家財,卻沒有一個兒子。”

徐氏連忙安慰到:“這也不難,你可以與張木匠商量,讓他過繼一個給你。”第二天,王員外找到張木匠與他商量:“我想過繼你家長子給我做兒子,你我做親家,你可願意。”

張木匠回去與妻子商量之後,夫妻倆是歡天喜地,他們把張廷秀送到王員外家,廷秀認了王員外為父母,改名為王廷秀。廷秀在王員外家用功讀書,先生也誇讚廷秀將來必成大器。王員外就有意招廷秀為婿。

趙昂夫婦一看,王員外要招廷秀為婿,不由心生嫉妒。

趙昂就想著如何陷害張權,他突然想起自己年幼時的同窗楊洪,現在衙門內當捕頭。趙昂問瑞姐拿了五十兩銀子,這就去請楊洪喝酒。楊洪見了銀子,眼睛都直了,當下就收下了五十兩銀子。

楊洪又去買通了一群強盜,楊洪帶著眾捕快就去捉拿這群強盜,這夥強盜在堂上招供說:“他們所搶得的大部分贓銀都在張權家。”

楊洪領著捕快就把張權捉拿到大堂上,張權是無故蒙冤,無奈經不住嚴刑拷打,不得已招認自己有罪。張權家裡的銀子被當作贓銀充公,房屋也被強行變賣,變賣銀兩也入了官庫。按照張權所招認的罪狀,依律處斬。

陳氏聽說丈夫要處斬,哭死在地,她叫家中夥計去找來廷秀、文秀。廷秀打聽到父親已被押解衙門,廷秀趕忙前去,看見父親帶著手銬、腳鐐,身上被打得血肉模糊,他剛想與父親說話,就被楊洪推開。

廷秀、文秀看到父親無故蒙受不白之冤,他們與母親商量決定要替父親伸冤,廷秀打聽到按院已到鎮江,請人寫了狀書,兄弟二人就出發去鎮江為父親伸冤。

他們二人剛來到渡口,就聽到背後有人詢問:“二位小官人,這是去往哪裡”,他們答到:“鎮江”,那人就說:“這條船正好去往鎮江。”

廷秀、文秀就上了船,到了焦山,船公將兄弟二人緊緊捆綁好,直接扔進江中。原來楊洪得知兄弟二人要到鎮江告狀,買通了船公將兄弟二人投江,讓他們溺水身亡。

楊洪將兄弟二人溺水之事告訴了趙昂,趙昂非常開心,又給了楊洪三十兩銀子。

文秀在江中被衝上岸後,被一位河南的好善之人褚衛本救上岸,因褚衛本沒有兒子,他就收文秀為兒子,文秀雖然心中牽掛父母,但也無可奈何,改名褚嗣茂,跟著褚衛本去了河南。

再說廷秀被紹興孫尚書府中的戲子潘忠救上岸,他見廷秀相貌英俊,就讓廷秀跟著他學戲。

這一天廷秀到了南京,在禮部主事邵承恩家中唱戲,邵爺吩咐廷秀跟著自己到了後堂,邵爺問道:“張廷秀,我看你也相貌堂堂,你怎麼唱上戲了?”廷秀就把自己父親如何蒙冤,自己和弟弟如何被沉江的事和邵爺說了,邵爺一聽說道:“原來你是抱冤而來,你現在唱戲,哪有出頭之日,你既然會讀書,就寫一首詩來。”

廷秀就寫了一首壽詞《千秋歲》,邵爺看了這首詞,連聲讚歎,與夫人商量之後就收了廷秀為兒子,改名邵翼明。

弟兄二人心中惦記蒙冤的父親和家中的老母,他們發奮讀書,到了發榜之時,邵翼明、褚嗣茂都在前百名之內,到了殿試,弟兄都在二甲。翼明入選南直隸常州府,嗣茂入在翰林。

弟兄二人離了京師,回到南京,廷秀拜見邵爺,老夫婦是非常高興,廷秀告訴邵爺,自己的弟弟文秀沒有死,這次一起同榜進士,他和弟弟在京師相見了,弟弟也來到了南京,我們將一起回蘇州見母親。

弟兄二人心中惦記母親,他們拜別了邵爺,往蘇州去見母親陳氏。見了母親,弟兄二人將這些年的經過和母親說了一番,母親說道:“你們既然都當了官,一定要想辦法救你們的父親。”

廷秀說道:“一定要救父親出獄,我也一定要查出那個害我們父子的仇人。”

弟兄二人開始去查謀害他們父子的仇人,經過一番查證,查得是楊洪、趙昂所為,收錄了證詞,將他們押解入獄,不到一日,聖旨到,將楊洪、趙昂處斬。

廷秀娶了玉姐、文秀被邵爺招為女婿,擇了良辰吉日,兄弟二人一起成親,王員外更是大擺筵席,好不熱鬧。

弟兄二人為報邵爺與褚長者之恩,待他們二人身故三年之後,方才恢復張姓。

廷秀生了三位兒子,他將次子繼王員外、三子繼邵爺;文秀也有二位兒子,他將次子繼褚長者,以延續他們三家的香火。

弟兄二人後來官居八座之位,子孫科甲不斷。

後人有詩云:萬事由天莫強求,何須苦苦用機謀。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本故事改編自“三言二拍”之《醒世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