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一個人的所聽、所見、所想,未必是真實

莊子:一個人的所聽、所見、所想,未必是真實。

《莊子》:一個人的所聽、所見、所想,未必是真實

01:

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眼睛所見的和耳朵所聽的,也未必是真實。

人性之中存在著認知侷限,正是這種侷限決定了一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很多人總是用片面的表象去判斷事物的實質,用自己所見、所聽、所想,來得出事物的真相。

其實這就是最大的錯誤,即便是自認為清醒的思考和認知,也不過陷入了認知侷限的誤區之中。

一件事情呈現出來的表象,一定不是事物的本質,而一個人的智慧就是能夠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事物發生的時候,找到背後的根源,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能避免被事物的表象禁錮。

從前有一個愚蠢的人,經常因為看不到人間的真實而抱怨,於是,他去請教一個禪師。

他說:“禪師,請你告訴我,怎麼樣能看到人間的真實,我辛苦跋涉這麼多年,發現自己始終陷入表象的世界裡面。”

“比如說,當我被一個女子的甜言蜜語迷惑,想要娶她為妻時,一轉身就發現她用相同的語言和別人在一起了;”

《莊子》:一個人的所聽、所見、所想,未必是真實

“當我把我的積蓄給一個衣衫襤褸,面色憂鬱的路人時,卻發現他對我毫無所求;”

“有一次,我把一個對我笑的人當朋友,把罵我的人當做敵人,卻發現把我推下萬丈深淵的,正是那個對我笑的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些狀況呢?怎麼愛我的人說不愛我,人還在我身邊,心卻不在了,明明有求於我,為什麼還要把一箱珍寶送給我。”

“我實在弄不懂,其中的這一切,我應該怎麼去判斷?”

禪師告訴他說:“年輕人,我們眼前看到的未必是真相,耳朵所聽到的未必是事實,即使我們用心聽到的,也不過是擾亂心智的聲音。所以說,離你而去是真心愛你的,送你珍寶才是有求於你的。”

一個整天放聲大笑的人,未必是真正開心的;而一個不停流淚的人,也未必是真正的痛苦;一個

整天抱怨自己委屈的人,未必真的委屈;而一個整天燒香拜佛的人,未必是真的善良;當你站在一個事物的高點時,你不要相信當下的高點就是永恆,或許當下的幸福,也會成為明天痛苦的伏筆。

你所聽、所見、所想,也未必是真實。

《莊子》:一個人的所聽、所見、所想,未必是真實

02:

在三皇五帝時期,舜是一個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內心狡詐,後來娶了繼母,繼母奸詐而又愚蠢,生下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弟弟陰險而又驕縱。

他們時常盤算想要將舜殺掉,但是舜都設法逃避了。

而舜面對著陰險狡詐的家人,不但接受了他們的陰險狡詐,而且還以孝順和仁慈,以德服人,他們想傷害舜的時候,每一次都不成功,但是如果需要舜幫忙的時候,卻常常在身邊就找到了舜。

而舜正是為自己的孝順和仁德塑造了極好的名聲,得到了堯的賞識,從平民最終被奉為了帝王。

我們轉回頭再來看舜的境遇,舜曾經的確受到傷害,但是這些傷害正是使他成為帝王的機緣。

所以,即便是看似過不去的痛苦,也是成就你人生的高點,只是你看不清表象,被表象主導了情緒。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段話:

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

這句話是藉由“工錘用手畫圓”講述的道理,工錘用手畫圓比圓規畫的還要完美,他的手指動作隨著所造的器物變化,根本不用思考,因為他心身專一而通達。

《莊子》:一個人的所聽、所見、所想,未必是真實

而莊子所說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忘了腳,是因為鞋子舒服,忘了腰,是因為腰帶舒適,忘了是非,是因為心靈安適。心生如一,不追隨外物,遇事就可以順應,順守本性安適,而無所適從,就是忘了安適的安適。”

真正舒服的事情,不會讓你在意是否舒適;真正的心神如一就是不追逐外物,不執念於外物。

這就是人生真正的舒適,人生真正最好的境界,就是不隨外物,忘了本我。

忘了自身才能忘了外物,忘了你所執念的一切,痛未必是痛,悲未必是悲,喜也未必是喜。

就像《道德經》中說的那句話:“其出彌遠,其知彌鮮,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越向外奔逐的人,他所知道的越少,所以得道之人不需要遠行就可以預知,不用窺望就能命名,不去妄加施為就能成功。

《莊子》:一個人的所聽、所見、所想,未必是真實

真正的智慧不是向外求,而是用心去感受,透過表象去看到那些背後應該看到的東西。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