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的“拾遺補闕”,可你未必能想到,武則天用它來幹“這個”

有句成語叫“拾遺補闕”,人們常常會用到。《成語大詞典》對“拾遺補闕”的註解是:補正別人的缺點過失,採錄遺逸的事蹟。這句成語最早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土。”可你知道嗎?“拾遺”、“補闕”還是古時兩個官職的名稱,而且這兩個官職的“發明權”就是武則天。今天,筆者就來說一說這兩個官職的來歷。

常說的“拾遺補闕”,可你未必能想到,武則天用它來幹“這個”

這兩個官職都是武則天在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設定的,是專門為皇帝服務的諫官,共設有左、右拾遺和左、右補闕各兩人。左拾遺、左補闕隸屬於門下省;右拾遺、右補闕隸屬於中書省。其中,拾遺的職責是如果皇帝遺忘了什麼,可以隨時提醒他;補缺的職責是如果發現皇帝有什麼過失,可以替他彌補之。

常說的“拾遺補闕”,可你未必能想到,武則天用它來幹“這個”

想當年,唐朝的大詩人杜甫、白居易、陳子昂都做過拾遺這樣的諫官。其中,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在公元808年、809年擔任過兩年的左拾遺。讓他擔任左拾遺,白居易認為這是喜好文學的唐憲宗對自己的賞識和提拔,故希望以盡諫官之職責來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所以,在擔任左拾遺的兩年裡,白居易忠於職守、盡心盡力,頻繁地上書言事,並寫了大量的反映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還曾當面指出過皇帝的錯誤。

一次,在皇宮的大殿裡,白居易與唐憲宗為一件事起了爭執。爭到激烈時,白居易大聲說道:“陛下,您錯了!”哪有大臣敢這麼跟皇上說話,憲宗氣得臉色都變了。事後,憲宗對大臣李絳說:“他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竟然敢對我這麼說話,改日我一定要當面訓斥他。”李絳說:“陛下,您開啟言路,大臣們才敢大膽地議論朝政。您要是處罰他,就是封他的口,不利於弘揚您納諫的美名。”憲宗覺得有理,也就在沒有批評白居易。

常說的“拾遺補闕”,可你未必能想到,武則天用它來幹“這個”

由此可見,這拾遺和補缺的官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此後,這兩個官職在北宋時期改為左、右正言。隨時設立又隨時作罷,全因皇帝的好惡。南宋時期一度沿設,後來也取消了。明朝初期又一度設立了左、右正言,不久即不了了之。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極少有皇帝有這個勇氣,願意在朝堂上設立諫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