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15句名言,蘊含心學至上智慧

《傳習錄》15句名言,蘊含心學至上智慧

《傳習錄》15句名言

傳習錄

《傳習錄》上卷是王陽明講學的語錄,由徐愛、陸澄、薛侃所輯並經王陽明本人審閱而成,主要闡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無物、意之所在即為物及格物是誠意的功夫等觀點。

《傳習錄》三卷,均為王陽明門人弟子所記錄的講學言論,以及與友人、弟子談論學術書信的彙編。與孔子的《論語》相似,語錄體裁,有問有答。此書包涵了王陽明全部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究修習陽明心學的基本著作,堪稱王門之聖書,心學之經典。

01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虛靈不昧”,大約是指本心不受外物障蔽,保持原始的本然狀態,心靈處於安寧、虛靜和專一的情狀。在此狀態下,才能靜下來體察世間萬事萬物之“理”。不昧的“心”如鏡子一般映出“理”,所以說,“心即理也”,心與理為一體,而反對朱熹將心與理分成兩部分。

02

心之本體原自不動。心之本體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動,理元不動。集義是復其心之本體。

王陽明讚許孟子的“不動心”:心中充滿道義,發現萬事萬物的道理,那麼任何事發生都能對其泰然處之,讓自己的心如泰山般穩固,不因外界譭譽而動心,不大喜大悲。

03

無善無惡

事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

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是陽明心學的精華。心,本來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善惡知之所以產生,是在面對外物,自己的思想意識活動而產生的。能辨清善惡就是“良知”,行善事、去除惡念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比如面對一把刀,想到行兇便是惡,想到用來切菜做飯便是善。善惡的想法及行為是本心受到外物而產生的,被事物引發的善惡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還在於自己的本心,心中能明善惡,存善去惡,就能保持心之本體。

04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

這幾句即王陽明的重要觀點“知行合一”。知行是一體的,要是真的對某事物有所認知,那一定是身體力行地去做了。產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時,“行”就已經開始了,只有切實展開行動,想法才能變為現實。親自實踐了,便是已知了。

王陽明認為,聖人所傳的學說只有一個,就是將認識與實踐合而為一,知與行是一事兩面。做到知行合一,知而能行,才能在實踐檢驗知識,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05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省察克治”必須時時去做,事事上也皆可做,能做到主動、自覺地省察、剋制自己對外界事物的不正當慾望,就是自我修養。省察與存養本是一物,只是在有事或無事時說法有別。

06

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廊清。

07

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事上磨鍊,就是透過具體事情來實現克治之功。省察克治應透過做具體的事來實現,而不是一味打坐冥想。若只想不做,一遇到具體的事,也招架不住,不能應對。

08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王陽明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心是根本,就如樹的根基好,抽出的枝條、結出的果子就是好的。修養好本心,那麼一定會有美好的德行。

09

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

冬天的時候想到父母的寒冷,要想辦法讓父母感到溫暖;夏天時想到父母的熱,要想辦法讓父母感到涼爽。這些行為是必要的,但只是枝葉,最根本的還是你那顆孝敬父母的心,這些行為都是從純孝之心這個根本而生髮出來的。

10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不忠、不孝、不慈、不信,這些行為本質上都是由倨傲不恭造成的。為人不可太過傲氣,對不同的人和事物,都要常懷尊重與敬畏感。

11

只要去

人慾、存天理,方是工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

去人慾,並非抹殺人的自然慾望,而是去除會產生危害的過了頭的慾望,而達到一種中和的狀態——“天理”。去人慾、存天理,不是隻有在靜靜地躺著、坐著時才能做,在行動中也可以做到,時時、事事皆可磨練。

12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王陽明認為立志是學問的根本,這個“志”不純是從一己之私利出發,而是去除過度私慾,合乎“天理”,理即心。存天理,恢復本心,便是“立志”。

13

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

仁、義、理,都是從本心上來,只是本心在不同的側重方面會有不同的名稱。

14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應該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上做適當的事,謀劃和行事都不要越過自己所處的地位。遵照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做事,才是君子,才算作是致良知。

15

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有向上向善的進取心就是學習。一直念著過去的事,考慮未來的事,並沒有什麼用處,只會使自己的向上之心有所懈怠和分散。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被引用得很廣的話,便是王陽明透過他的心法提煉出來的。他後期心學的影響甚至遍及東亞,生動活潑、善於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風格使得王陽明與他的心學散發出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