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宋真宗趙恆曾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不只被古代文人奉為經典,更鼓勵了不少現代學子奮發圖強。無論是在那個很少有人文主義氣息的古代封建社會,還是在這個主張科教文化興邦強國的現今時代,讀書勸學,永遠都是不會過時的主題。

編輯

我蝸居過大學的自習圖書室,也泡過很多城市的公共圖書館,甚至還參觀過坐落於南潯古鎮,規模和藏書量均宏大到堪稱當時中國三大私家藏書樓之一的嘉業堂,然而都不如我踏入寧波天一閣時來的震撼。我們知道有著7000年“建港”歷史的古老寧波,一直有“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之說。這裡的“書”,其實指的就是天一閣。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天一閣位於浙江寧波海曙區天一街10號,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月湖歷史文化景區內,它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總佔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是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為藏書所建,距今已有450餘年的歷史。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著名作家餘秋雨先生的一篇文化散文《風雨天一閣》,曾讓這一著名的藏書樓名聞遐邇。它不僅是寧波藏書文化的象徵,是四明文獻之邦的縮影,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所以很多遊客來寧波,都把去天一閣當成自己的第一“要務”,甚至流傳有“來寧波不去天一閣,等於沒有來寧波”一說。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天一閣通高8。5米,為兩層磚木結構的硬山頂重樓式建築。之所以叫“天一閣”,是建造人取《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以此來希望免於火災之患,就連閣前的水池都取名為“天一池”。閣樓連同周圍園林呈現出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小橋流水、翹角飛簷,環境清幽、氛圍雅緻。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據說當時的範欽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做過官,後做到兵部右侍郎,這也為他的藏書提供了非常充裕的財力基礎和蒐羅空間。他將平生所集的近7萬餘捲圖書典籍悉數藏於天一閣內,而當時的宮廷藏書也不過10萬餘卷。其後更是在乾隆皇帝修編《四庫全書》時,貢獻了600多本書籍,乾隆也因此誇讚說,“浙江寧波府範懋柱家所進之書最多。”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今天的天一閣藏書樓,已形成了以寶書樓為核心的,集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閒區、陳列展覽區於一身的天一閣博物館。該館佔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教育、觀光等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包括極其珍貴的明代地方誌和明代科舉錄等。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有450多年曆史 因餘秋雨的散文而聞名

另外天一閣的建築也是頗具看點,不僅具有寧波城區內許多優秀建築的特徵,還兼具江南園林的特色,建築的裝飾,更是綜合了歷代寧波地方傳統工藝的特色和風格,對研究寧波歷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這也是後來其他藏書樓所紛紛效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