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篇張履祥:訓子延師教子

家訓篇張履祥:訓子延師教子

張履祥:訓子“延師教子”

作者介紹:張履祥(1611-1674年)字考夫,號念芝,浙江嘉興府桐鄉縣人,明末清初的理學家、教育家,因世居清風鄉爐鎮楊園村,故學者稱楊園先生。

張履祥極重農學,主張耕讀不偏廢,“門人當務經濟之學”,“治生以稼稻為先”。順治四年(1647年)後,教學之餘,親自經營農業,歲耕田地各10餘畝。順治十五年作《補農書》,以補湖州《沈氏農書》之不足。因其有益於民生日用,刊行後流傳於東南各省,併為附近各府縣方誌所摘引。後人評為“總結明末清初農業經濟與農業技術的偉大作品之一,是我國農業史上最可寶貴的遺產之一”。

張履祥立身端直,律己極嚴,勤勞儉樸,終生布衣蔬食,從不奢侈放誕。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脾病發,仍抱病去東莊勸勉學生。不久即逝世。乾隆間,浙江學使立巨碑於墓前,題為“理學真儒楊園張先生之墓”。

著有《願學集》、《讀易筆記》、《言行見聞錄》等,後人輯為《楊園先生全集》

家訓篇張履祥:訓子延師教子

事無大小,必有成法。循之為力既易,終焉無敝;違之,為力雖勞,終必失之。是以不可不學也。然欲務學,必先求師。稼穡必於老農,《詩》、《書》必於宿儒,下至巫醫百工,各有所傳所受;況為人之道,而可無所受教乎?

古者易子而教,後世負笈從師,近代延師教子。世變雖殊,要無不教其子者。天子之特種師傅之選,為國家根本在是也。下自公卿大夫以逮士庶,顯晦貧富不同,其為身家根本,一而已。雖有美質,不教胡成?即使至愚,父母之心安可不盡?中等之人,的教則從而上,失教則流而下。子孫賢,子以及子,孫以及孫;子孫弗肖,傾覆立見,可畏已。近日師道不立,為子孫計者,孰知尊師崇傅之道?甚之生子不復延師。盍思為人父母,將以田宅金錢遺子之為愛其子乎?抑以道德遺子之為愛其子乎?不肖之子,遺此田宅,轉盻屬之他人,遺此多金,適資喪身之具,孰若遺以德義之可以永世不替?夫賢師世未嘗少,求則得之存乎誠敬而已。司馬溫公雖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然何若求賢師教之於昭昭之際乎?古稱民生於三,事之如一。世人但知不可生而無父,豈知尤不可生而無師乎?

子弟三十以前,心志血氣未有所定,雖貧且賤,不可輒離師傅。賢智者可使義理日進,愚不肖者可使非慝日遠,全身保世,無出於此。師必擇其剛毅正直、老成有德業者,事之終身。

——節選《楊園先生全集》

家訓篇張履祥:訓子延師教子

【譯文】

事物無論大小,一定有它自己的成規法則。遵循它,努力去做就容易,而且終身有益;違背它,拼命去做,雖然勞苦,結果必定失敗。因此不可不學啊!但是要致力做學間,必先求師。農業勞動務必向老農夫討教,《詩》、《書》務必向老成博學的讀書人求教,下到巫師、醫生、手工業者,各有各的學問可以傳授,何況做人的道理,難道可以無所教授嗎?

古人交換了兒子來教育,後人背上書箱求師,近代聘請老師教育孩子。世道變化雖不同,但都是為了教育孩子的。皇上之所以特別重視老師的選拔,就因為這是國家的根本所在。下自朝廷官員以及平民百姓,儘管富貴貧賤各有不同,都把老師當作家庭的根本。孩子雖有好的資質,不教育怎麼能成大器呢?即使極笨,父母之心又怎可不盡呢?智商中等的人,得到了教育就會提高到上等,失去了教育就會降為下等。子孫賢能,兒子傳授給兒子,孫子再傳授給孫子;子孫不肖,傾覆立即可見,太可怕了!近來師道不嚴,雖為子孫打算,可不知道尊崇師傅的道理,甚至養了孩子不再聘請老師。身為一個父母為何不想想:是把用田宅金錢遺留給孩子的視為愛他的孩子,還是用好品德遺留給孩子的視為愛他的孩子?不肖之子,留這麼多田宅,轉眼之間便從屬於別人了。所以留這麼多金錢,正好是幫助他喪命的一種工具,還是留傳仁義道德給後代為好,因為這樣可以永世不衰。賢師世上不曾少,求之就能得到,這取決是否至誠崇敬。司馬溫公雖然說積陰德於九泉之下,但是如何求賢師教子於昭昭人間呢?古稱民生於天地、君親、師,侍奉如一。世人只知道不能生而無父,難道可以忘記尤其不能生而無師嗎?

年輕後輩三十歲以前,心志血氣未定,雖然貧窮又卑賤,可不能擅自離開師售。這對於賢智的人來說,可以使仁義道理與日俱增,而對愚笨不肖的人來說,可以使罪惡邪念逐日遠去,保全一輩子不會出亂子。求師務必選擇剛毅正直、老成、有品德有學問的人,並一輩子拜他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