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史話:車子一下高速,就跌進張店鄉遼闊的綠野裡去了

地域史話:車子一下高速,就跌進張店鄉遼闊的綠野裡去了

印 象 張 店

-金萍-

車子一下高速公路,就跌進了張店鄉那遼闊的綠野裡去了。眼前是一團團濃得化不開的綠。若不是字正腔圓的導航連續不斷的提醒,果真就有了海底探險的驚怵和迷茫。沁入骨髓的清爽和陰涼無孔不入地擠進車廂。車窗外是川流不息的綠。濃綠、淺綠、淡綠、薄綠、墨綠、銀綠、灰綠、赫綠、鵝黃綠、孔雀綠、翡翠綠此起彼伏,波濤洶湧。古亳大地上果林樹木狀元之鄉,果真名不虛傳!鄉間公路猶如一條神奇無形的柳葉刀,蜿蜒地刺開大地上蓬勃生長的綠幔,那些蒼翠蔥蘢的綠植們猶如列陣而來計程車兵,生機盎然地接受幾個外鄉人的注目禮。泡桐、水杉、小葉楊、槐樹、柳樹、落葉松、楝樹、楓樹、合歡、香樟、紅葉李、紫薇、紅葉石楠、柏樹、數不清的品種讓人眼花繚亂,一棵棵健壯結實,彷彿積蓄力量,蓄勢待發;臘梅銀杏、夾竹桃碧桃、石榴海棠、杜鵑木槿、石竹桂花,雜花生樹、奇稥四溢,正是十里聞香來,處處品不同。更有那些栆樹、杏樹、柿子樹、 、櫻桃、果實垂掛,子孫滿枝丫。張店的樹,品種繁多,長勢賊旺,就像打了吊瓶似的瘋長。樹進人退,稀疏的村寨,就像一個個勢單力薄的鳥窩,深深地藏匿在那些葳蕤的樹叢裡,只有微風吹來的瞬間,才偶爾露出幾片紅瓦屋頂、或者屋頂上銀白的熱水器耀眼的閃光。

老宅老樹,桃李柿栆大核桃,不僅給鄉民帶來了口福,也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有喜雀布穀斑鳩在樹叢裡辛勤的忙碌,幾隻麻鴨悠然自得地跩著肥碩的屁股,從小河邊慢騰騰地走過來。初夏好陽光,風吹柳絲長。香樟和紫薇的花香夾雜著古博大地特有的藥香,濃烈如酒,在空氣中旖旎地瀰漫,如影隨形無處不在。這是田野的味道、平原的味道、更是張店的味道吧!

有樹的地方,就會有陰涼。村前村後林木旺,田間道旁林成行。森林就長成了氣候。那是張店人的發財樹、聚寶盆、取款機。那是園林,也是森林。賣出去是錢,長在那裡就是風景。有了這些森林,才有了張店鄉大大小小的幾十家木材加工廠,才有了廠主劉賽父子的扶貧驛站,才有了土地流轉專業戶的桃李芬芳,才有了張店人的脫貧致富、衣食無憂、日子過得活色生香!樹也是有思想的吧?它們用身軀向大地、向天空表達願望!讓我們致敬那些沉默的樹、以及那些勤懇種樹的人們。

採訪臨行之前,就有人給我們介紹了安徽的引江濟淮、引淮濟亳工程。大家的心中落下了一個概念:古亳大地就是皖北乾渴枯旱的大地,旱魔和汙染一直困擾著那裡的人們。這次張店之行,我們心心念之,在叢林中穿行,忍不住對流水多看了一眼。不看不知道,看了驚一跳!一個四萬多人口,六萬多畝土地的小鄉,竟有三條河流穿境而過。包河、武河、楊河,都是渦河的支流。以前曾經是發黑發臭的廢水。這幾年,經過市政府下大力氣清淤整治,水體環境得到基本改觀。如今是堤坡繁花點點,河水清流潺潺,魚翔淺底,鷗鳥鳴叫。老人在河邊散步觀景,孩子在綠地裡玩耍追趕。有人在閘垻上吹簫,有人在樹蔭下垂釣。夕陽晚照,落日熔金,淺淺的河邊水中,小小的魚蝦群在大團大團雞冠花般的雲朵倒影裡頂著水草嬉戲。此時的河邊正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張店鄉的王書記,另一個是張店鄉的王鄉長;書記是男的,鄉長是女的;兩個人都姓王。他們是這裡的河長、是張店鄉名副其實的“王”!男書記儒雅俊朗,沉穩莊重;女鄉長精瘦幹練,就像青紗帳裡走出來的游擊隊長。他們每週都要巡河,用雙腳丈量河流的深淺清濁和安瀾,就像大聖巡天一樣!他們用眼力、腳力、心力、智力在續寫著張店的今天和明天。是他們帶領著張店的鄉親,在三河兩岸種草種花種桃李,種智種愛種太陽!種下了藍天白雲,種下了清風明月,更重要的是種下了一顆顆沉甸甸的堅守和希望!岸邊平疇闊野有大片大片的桃林,滿樹繁花早已零落作泥,紅紅白白的大甜桃壓彎了細長的枝丫,桃園的主人羅大姐微笑著採摘成熟的鮮桃,那自信、自豪和歡欣的面龐深深地定格在我們的眼裡心中。樹是有表情的、河流是有生命的;群樹枯了、河流哭了,人也一定是悽苦的!樹與大地同綠,河流與人類共生。不管你看沒看到這一切,不管你來沒來過這裡,眼前的圖景,怎不叫人心生歡喜?

有水的地方,便有了生長。生長著自然界的萬千生物,也生長著智慧和力量。張店是古亳大地上名副其實的蔬菜狀元之鄉,是亳州市及皖北大地的菜園子。六月水旺,遍地菜香。專業戶的菜園子裡,冬瓜、南瓜、菜瓜、絲瓜、苦瓜、生瓜、瓠子、豆角、眉豆、扁豆、荷蘭豆、四季豆、秋葵、番茄、西葫蘆、韭菜、大白菜、球包菜、胡蘿蔔、長茄、圓茄、大白茄、蔥蒜香菜柿子椒、燈籠椒、彩椒、朝天椒,層出不窮,琳琅滿目!黃瓜瓠子一夜老,紫紅的莧菜味道好。紫玉盈盈多貴氣,珍珠圓茄產量高。大棚專業戶劉松年滔滔不絕的為我們介紹他的菜園、他的創業、他的甘苦、他的脫貧扶貧經歷。六月的日光,水銀般的灑在他那碩大無比的蔬菜大棚上,陽光為他健壯的面龐塗上了生動的彩釉。就是這個在大棚裡吃住、在大棚裡結婚生子的鄉下人,堅守不放棄,三十年如一日地打拼摸索,終於有了豐厚的回報。就是他致富不忘鄉親,帶動了幾個村子一起脫貧致富,徹底顛覆了我們過去對鄉下人的固有概念。張店木材加工專業戶劉賽、流轉千畝土地開桃園的主人羅大姐、還有這個蔬菜大戶劉松年,他們是遼闊田野裡啼血的杜鵑、是貧窮暗夜裡的溫暖、是建設新農村的中流砥柱,是鄉村振興真正的脊樑!他們是古亳大地上一棵棵挺立的樹。好樹就是人才啊,好樹就是張店的旗幟!就是這些專業大戶,把材板、大蒜、深加工的冬瓜食品送出了國門,賺回了外匯。張店人一次次創業創新,改變農業舊有的耕種模式,實行套種,小麥套種西瓜、辣椒、冬瓜、玉米,間隔套種大大提高了畝產效益,增加了收入。種植業養殖業多項並舉齊頭並進,結構調整,人人有專長有特色有活幹。出去的人少了,村莊有了生機,在家可以照樣賺錢,誰還願意背井離鄉?花前月下,柳浪聞鶯;青梅如豆,歲月青蔥;張店人正在用自己的雙手開啟張店最新的生活模式。

張店之行最愜意的是參觀張店鄉中心小學。這所鄉村小學,就是張店人的驕傲!高大氣派的報告廳可以落座三百三十多人;寬敞明亮的圖書室古今中外書籍排列有序;科技館教學樓、多功能活動室,窗明几淨;蒼松翠柏環繞,繁花點綴在亭臺樓閣之間,學校就是一座大花園。恰值週末,只有少數的孩子在活動室裡走動。與學校相匹配的還有兩座養老院,那是張店鄉老人的幸福家園。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們在花草綠樹叢中打牌、下棋、看書、聊天,一張張生動的面孔折射出老人們內心的寧靜和安詳。與學校和養老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鄉政府破舊坑窪不平的的大院,這樣的政府大院在淮北大地恐怕是不多見了!走在這樣的院子裡,也許沉睡的老子也該笑醒了呢?他一手創立的道家學派學說,經渦河之水盪滌了兩千多年之後,竟然歷久彌新,他故里的今人們,仍然皈依《道德經》,舉止行動,有道可循。騎青牛西行的老子若是夢遊回鄉,哪裡還能找到歸家的路?浪漫逍遙的莊周也會在羅大姐千畝蜂飛蝶舞的桃花園裡迷失彷徨不知魏晉漢唐!還有那個武則天呢,她會在為她留下的武河邊動情地跳一曲羽衣霓裳嗎?她輕舞長袖,看到的是茅簷低矮的泥屋早已消失殆盡,張店人凝心聚力,正在振興鄉村經濟的大潮中,揮動如椽大筆,抒寫大塊文章。

我們的採訪是在包河岸邊結束的。河水帶走了兩岸,也帶走了我們的萬千思緒。一泓碧水幾灣清泉,那是被幹旱和汙染襲擾多年的皖北人最值得珍愛的。只有綠水青山,才能帶來金山銀山!河流孕育了土地、土地滋養了河流,二者融為一體,才能共同哺育一方水土和一方人文自然。

張店,期待某一天再來看你,看你萬物鮮活、看你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