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佛教高僧

唐曉敏

中國佛教有許多傑出的僧侶,他們對中國傳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東晉名僧法顯(334年-420年),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法顯65歲時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前後歷時14年,由海路回國。翻譯《摩訶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僧祗比丘尼戒本》、 《大般泥洹經》、《雜藏經》等佛教經典,並撰寫歷遊天竺記傳《佛國記》,《佛國記》又稱《佛遊天竺記》、《歷遊天竺記傳》、《法顯傳》。書中對所經中亞、印度、南洋約30國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產、風俗、經濟等都有所記述,是中國古代關於中亞、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記。

僧肇(384-414)也是東晉時期的僧人。他少年家境貧寒,以給別人抄書為業,史書記載“家貧以傭書為業。遂因繕寫,乃歷觀經史,備盡墳籍。”這為他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僧肇有著作多種,以《肇論》最為著名。《肇論》主要由《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盤無名論》四篇論文組成。《物不遷論》這篇論文所要討論的是客觀世界有無變化、生滅、運動的問題。《不真空論》論述他對“ 空” 的看法。僧肇的《般若無知論》是他的認識論思想。僧肇是一個思想深刻獨到的僧人,他提出和論證“物不遷”的思想,認為“昔物不至今”,過去的東西不會來到現在,那麼“今物”也不會去到將來,那麼“今物”就是靜止的。這種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的,卻能夠激發人們的思考。

唐代高僧玄奘(602年-664年),更是人人皆知的歷史人物。他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父親陳惠,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玄奘於貞觀元年“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爛陀寺取真經。歷經十七年,回國時帶回大量經書,後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還口述由辯機執筆完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從19世紀開始,《大唐西域記》被譯為德、法、英、日等各國文字。

鑑真(688年-763年),也是唐朝著名的僧人,他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鑑真先後經歷5次渡海失敗、雙目失明的情況下,於公元753年乘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返回的船隻,終於到達日本。鑑真到達時,受到日本朝野熱烈歡迎。此後,他定居日本奈良。鑑真除講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中國的醫藥、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鑑真熟識醫方漢藥。據日本《本草醫談》記載,鑑真只需用鼻子聞,就可以辨別藥草種類和真假,鑑真在日本大力傳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知識,留有《鑑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藥之祖”。

憨山(1546-1623), 明代高僧,號憨山,又稱憨山大師。憨山12歲削髮入佛門,19歲受禪法,曾在南京報恩寺為僧,後雲遊各地。憨山多才多藝,曉通史書,熟諳佛經,工於書法,擅長詩詞。一生中佛學和其他著作頗豐,著有《法華經通義》、《圓覺經直解》、《大乘起信論直解》、《觀楞伽經記》、《金剛決疑》、《肇論略注》、《八十八祖真影傳贊》以及《莊子內篇注》、《老子道德經注》、《中庸直指》等。 憨山大師對莊子有深入的研究,見解深刻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