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黃鱔吃了我的鴨子,我就吃了黃鱔

常遇春祖籍安徽,青少年時期生活在江蘇邗江公道谷營村,以放養鴨群為生。

一日,常遇春坐在塘岸上望著鴨群心裡悶悶不樂,是因為連續幾天都有三五隻鴨子不是缺腿就是斷頭。到底被何物所害,他不得而知,心裡發狠:“要是逮住這個東西,非把它剁了吃下肚不可!”豈知,正在發狠之時,忽見對岸邊有一隻鴨子撲騰慘叫,常遇春躍身下河,衝向對岸,那隻鴨子腿也沒有了,鮮血染紅了一塘水,卻依然不見傷害鴨子的東西。他在附近仔細觀察,看見岸邊水面之下一點點深的地方有一個大洞,洞口正伸出一個頭。什麼頭?黃鱔頭。

常遇春:黃鱔吃了我的鴨子,我就吃了黃鱔

“怪不得有多少鴨子莫名其妙非死即傷,原來就是這個東西在作怪!”

常遇春曉得,黃鱔藏身的地方,有前門就必有後洞。前門是為了出擊尋食,後洞是為了遇難逃生,一旦前門遭到襲擊敵他不過,它就會縮身從後門悄悄逃竄。常遇春沒有驚動黃鱔的前門,而是拿著一把小鐵鍬仔細查詢後洞的所在。先將後門堵死,然後來到前門照準黃鱔頭,冷不防砸了一鍬。黃鱔一抽身縮排洞裡企圖從後洞逃竄。豈知,後洞被堵得水洩不通。說時遲那時快,常遇春全力揮鍬挖洞,一直挖到這條黃鱔無處藏身,然後奮力一鍬鏟向黃鱔的“七寸”要害,終於將這條黃鱔擒拿歸案。

常遇春:黃鱔吃了我的鴨子,我就吃了黃鱔

這條黃鱔有兩米長,有碗口一樣粗。常遇春將它抱回家上秤一稱,不零不缺九斤重。他二話不說,立馬拿來一把快刀,開膛剖腹,斬剁成塊。一條黃鱔整整放滿一鍋,直到把它燒熟之後,他左一碗右一碗,直到把這條黃鱔吃光,甚至連湯都喝盡。人都不相信常遇春一頓飯把九斤重的黃鱔吃得精光。

常遇春:黃鱔吃了我的鴨子,我就吃了黃鱔

其道理有三,一是帶著報復的心理,“你吃了我的鴨子,今天我就吃了你”;二是常遇春身高個大,平時的食量就超出常人兩三倍,天生就是個大肚漢;三是那時的人們都很貧窮,隨粥便飯都難混上口,能吃上這種又肥又鮮又解饞的大黃鱔實在是千載難逢,所以九斤重的黃鱔到了常遇春的手裡不費事就被他辦下肚了。

卻說常遇春把黃鱔吃下肚之後拍拍肚皮,扛起小鐵鍬一路哼哼唱唱又回到牛頭澗的鴨群之中,他心裡好開心,一是為鴨群除了一大要害,二是飽餐了一頓世人沒有吃到過的這麼大的黃鱔肉,三是從今往後放鴨時直接可以安心睡大覺了。過去一般放鴨群的人到了晚上不睡在家裡,而是隨鴨群宿營在外。

常遇春:黃鱔吃了我的鴨子,我就吃了黃鱔

多少年來,牛頭澗這塊地方就是常遇春放鴨的宿營地。既是宿營地,起碼有一間簡易的房子和一張床鋪,可是,他只有鴨漂子一隻。什麼叫鴨漂子,其實就是小船,不過這種小船比起一般的船要小得多,只能供一人駕遊,形狀也有所不同,它是兩頭尖,船頭越尖就越不容易護水,這樣在追趕鴨群時遊得特別快,還便於進退或穿溝拐彎。常遇春白天放鴨,到了晚上這隻鴨漂子的中倉就是他的宿營地。無奈的是常遇春個頭太大,這鴨漂的中倉長度沒他的身體長。每每睡下的時候只好將就著屈身而眠。

常遇春來到鴨群之中天色已晚,他飽餐黃鱔,屈身小船,埋頭呼呼大睡。睡著睡著,他感到渾身上下熱血沸騰,似乎五臟六腑透過每根汗毛在向外噴火,這種感覺既舒服又難受。

常遇春:黃鱔吃了我的鴨子,我就吃了黃鱔

他在睡得朦朧的時候下意識的翻了一個身,同時伸了個懶腰想鬆弛鬆弛,哪曉得就在伸懶腰的時候,肚子一挺,頭一頂,腳一蹬,居然把小船(鴨漂子)蹬成兩截分離,人“撲通”掉進水中。他連忙爬上岸,望著自己蹬斷的小船,驚訝不已,心想:“不得了,我哪來的這麼大的勁道?無意之中闖下了斷船大禍。”

後來分析,就因為吃了九斤重的黃鱔,體內產生了無比的力量。霎時間,常遇春伸腰斷船的事傳遍當地。

“大力士”的稱號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