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始祖考論

一. 張氏始祖揮公與黃帝的關係

中國人是父系文化傳承人,血脈親疏關係有著嚴格的框架。母親、姥姥、奶奶都是自己的血脈至親,但她們孃家的親屬都是我的“表親”,而同姓族人不論遠近都是自己的“宗親”,可以直接追溯到得姓始祖。這種人際關係法則,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正是這種特色的傳承,才使得中華文明五千年連續不斷。

中國人的宗祖文化,也屬於人神共尊的宗教文化,祖先就是我們的信仰。族訓、族規、格言與譜系共進,代代相傳。信仰的是得姓始祖,是文明,最終追溯到頂端“人文始祖”,大家都是炎黃子孫,這種以血脈為引子的文化基因,根深蒂固,堅不可摧。

中國人的宗祖關係,始於上古王系文化。《禮記·祭法》:“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從祭法看宗祖法則,都是天子之規,這是文明體政治文化的準繩,所有人都得遵循,形成傳統。讀一下《甘誓》也會明白,遠古的宗法制度、等級觀念是何等嚴格。“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賞於祖與降為奴隸被懲罰,這就是那個時代強權下的社會現象。禘祖宗王皆被至高無上的“天神”賦予天子所定,百姓家譜亦是效法聯宗續譜,聯宗者絕對沒有敢冒犯“天神”的,都是把得姓始祖記為遠古帝王子孫後世輩,不越雷池半步。

鑑於上古時期的姓、氏不怎麼規範,不同時期的賜姓、隨母姓、隨主姓的融入,都成了這個姓氏的“本家”。聯宗續譜傳統歷代不斷,近現代更是普遍。沒有根源可溯的,基本都是依附於本地同姓大族、名人本家,透過商議,找個契合點聯宗入譜,成為一族。

我們張氏都尊揮公為始祖,這是可喜的統一。但是,始祖揮公有“黃帝臣、黃帝子、黃帝孫、曾孫”等多種記載,哪種說法靠譜呢?

我們始祖囫圇的“張揮”二字出現很晚,甲骨文沒有張、揮二字,有資料顯示古“長”為張。文字有演變,傳說有許多版本,也是研究追溯困難的原因。最早有“揮公”記錄是《世本·作》:“揮作弓,夷牟作矢。”三國時期學者宋衷又注:“揮,夷牟,黃帝臣”。這個資訊或為本真,後世是以臣子聯宗為裔子,或許這就是有的族譜記錄為“黃帝子”的原因。不管怎麼聯,我們揮公始祖“始是弓矢”的傳說記憶沒有變,不管哪個版本都有“始是弓矢”的主題。《世本》清張澍輯補本:“張氏,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都是有主題“始制弓矢,為弓正”。

這樣,我們研究揮公,就從最早的“始是弓矢”入手。

二. “少昊生般,始是弓矢”這就是張姓始祖的簡歷

《山海經》是中國較早的古籍,雖有神話但不乏真實。書中記載:“少昊生般,始是弓矢”。弓矢,也作弓正,雖然沒有說“張揮”,但“般”的簡歷、文化主題就是揮公的。張本義弓上弦,自然就是張氏的尊祖揮公。從“子孫賜姓張”來分析,張揮並不姓張,是後代冠祖先以張氏,揮也是諡號或者“翬”的演化而已(學者張大春、張靜、張臣灶、張敏和等也都持此觀點),“般”當為本名。

既然得知揮公本名

了,也知道了其父少昊,而少昊的父親就是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百家姓諸多姓氏的共祖。這也或許是有的家譜聯宗記載始祖揮公是“少昊子黃帝孫”的緣故。

還有一個疑問,這就是《孔子家語》的記述:“黃帝是少昊之子”。有學者論證,少昊有自己的部族,黃帝、少昊部族之間姻親密切。少昊世系好幾代,黃帝世系也好幾代,並且聯姻有互為姓現象,最後一代軒轅黃帝“一統天下”,後世聯宗續譜將最後一代少昊記為黃帝之子。就這樣,有的譜系也就變得“清晰”起來了,“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之說,也就駐入到許多張氏各大族譜裡了。

唐代《元和姓纂》編輯時,張氏因為有了“張揮”為始祖的記錄,編者就將“般”這個本屬於張祖的符號劃給了尹氏為祖,“般始是弓矢”又成了尹氏始祖,這是聯宗記史舉措的一個失誤,給後人帶來很大困惑。尹氏也是少昊之子,揮公般與尹氏祖是兄弟。也不排除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立部落,與少昊的關係或為嫡系或為聯宗。尹氏因尹城而氏,最早尹是尹卯壘,在東平縣西濟水河畔。明代移民時期,尹氏又不少返回祖籍聚居的,現在族群龐大,有三個尹村。

尹又是官職,始是“尹卯”,尹氏點卯,管理朝臣之職。漢代繼延為“京兆尹”,即管理首都的高官。民國時期還設定過“道尹”,屬於副省級之職。

周代尹城。尹氏國記載於周武王時期比較清晰,尹軼獲得公爵爵位。後被楚國所滅,周宣王時期,尹吉甫復國,封地在尹城(今山西隰縣東北)。西周滅亡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洛,尹伯跟隨周平王東遷獲得了封邑,稱“尹邑”(今河南新安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尹氏還繼續是在天子腳下。

根據《山海經》記載的少昊生般,漢代置般縣,治在今山東樂陵市西南,屬平原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596)復置,移治今山東臨邑縣北。唐貞觀十七年(643)省入平昌縣。

般通磐,字義堅硬峻拔,磐石意為意志堅定。清末在吉林府設磐石縣,亦是般文化的再次播遷與延續。

揮字軍魂,古代統軍打仗指揮者。古地名軍屯、鄆等都與揮文化有關聯。“始是弓矢為弓正”,當年張祖揮公般就是這個職務,張國臂掖,保家護邦。

尹卯尹氏祖與弓正張始祖皆傳譜為少昊“之子”,也都是“朝廷”之臣,佐黃帝、佐少昊、佐顓頊皆在傳說之中。

瞭解了揮公本名般,始是弓矢,那麼揮公般的城邑在哪裡?下節剖析青丘國與“弓矢”的關係。

三. 青丘國,九尾狐的故事與觀弧矢,始作弓

《山海經·海外東經》:“青丘位於朝陽穀之北,黑齒國之南。”陽穀即暘谷,今還有陽穀山,陽穀山與曹植墓魚山隔河相望。青丘也叫清邑,現在屬於聊城市東阿縣,於縣南部黃河北側,也就是古濟水岸邊。《東阿鄉土志》稱之為“清水城”,早已湮沒。

《歸藏·啟筮》雲:“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窮)桑,黃帝殺之於青丘。”窮桑,就是以古阿邑為中心方圓百里餘的區域,黃帝於窮桑登帝位,邑於涿鹿之“阿”。黃帝、少昊、顓頊三朝都是於窮桑稱帝,古阿邑是黃帝都邑,暘谷是阿邑春分日出地,今還有陽穀山,青丘國(清邑)在其北偏東。

《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九尾狐的故事傳頌了幾千年,可謂深入人心。剖析還原得知,青丘國是一個較早有天文觀測歷史的部落,後世所神話的九尾狐,就是青丘國獨創的弧矢星的星相圖。弧矢星,又名天弓,在天狼星東南,共九星,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故名。本人推理此說,也是為揮公般生於青丘、又於青丘“觀弧矢,始制弓矢”人物文化主題的還原和定位。

青丘國在古阿邑的“東海之外”四十多里處,是為少昊之國。青丘與暘谷近在咫尺,有古詩云:“陽穀升朝景,青丘發早春”。二十四節氣日出方位,阿邑為中心觀測,春分日出(陽穀)位置之後是清明(青丘)位置,這個佈局是古人的智慧。所以,青丘之青是春發,又因在“水清莫若濟”的濟水之陽,故而也是少昊因封邑而名青陽的緣故。《路史》載:“少昊青陽氏,黃帝第五子,封國於清。”堂邑縣誌也傳載了這一資訊,那是漢代設定“清縣”後的遷移文化,遷移距離大約四十公里。

青丘並且還有“黃帝生於青丘”之說,這裡不在多贅。看來,這個地名非同一般,是承載著黃帝、少昊、揮公般三代歷史文化資訊的城邑。

四. 張弘國、沃辛國、壽張、泓水、張秋。

張弘國見於《山海經·大荒南經》。說:“有人名曰張弘,在海上捕魚。海中有張弘之國,食魚,使四鳥。”

按照大荒東經講述的暘谷、青丘、妻等,我都在古阿邑東部四五十里處找到了對應地,最早的“東海”,就是阿邑東郊的湖澤而非現在的大海概念。那麼,張弘國是不是也像暘谷、青丘一樣就在古阿邑附近呢?在阿邑東南部七十里左右的地方,秦代設定過張縣,張縣也是後來的壽張之張源。張縣之前是不是張弘國?

解讀壽張古八景之一“泓水秋澄”,隨即打開了塵封久遠的這個秘密。“泓水秋澄”指的是東平湖及周邊的水域,而泓正是弘之引申字,張、弘二字同時在此地出現,自然得出必然結果:張弘國即張縣前身無疑。看來,阿邑的南海古曾為“泓水”,因張弘國而名。傳說“使四鳥,食魚”,至今東平湖漁民仍有馴化魚鷹捕魚的傳統,魚鷹應該是“使四鳥”之一鳥。

在張弘國之西北,因“泓水秋澄”,聚落地乃名“張秋”。至此,合理推翻了《張秋鎮治》明清時期詮釋的“漲湫”說。

姚江歷山張氏宗譜,有

“唐虞時有張弘者,弘之後有佬”等譜系傳載。弘字亦從弓,字義宏大、雄壯。字如其人,張弘也應該是高大雄壯之人,這與傳頌的揮公及族裔形象也是契合的,應該是相同基因形體遺傳。

再者,按照《淮南子·天文訓》二十八宿分野:“東南陽天:張宿、翼宿、軫宿”。張縣在古阿邑(黃帝城)以及棘城(顓頊城)東南方位,是不是依照張宿方位設定的張弘國?還是按照地名方位起的宿名?值得今後研究。

這個地方古時候還有個陽(揚)州,是分野“東南陽天”的特設之位?如果推斷準確,古阿邑或者棘城的中心地位就更加明亮了。

張弘國,是唯一一個史料見到的,接近揮公時代的張姓傳承國。張弘國的剖析定位,也將秦代張縣、壽張張文化源前提了兩千多年,而且,還將張秋地名還原歸入到張弘國的文化範疇。但是,張字出現較晚,張宏國的張字上古寫作啥不得而知,也是研究的課題。

這是一位族親提供的資料,顯示成湯少子沃辛啟封於“張”,認為是壽張,但是,此時“張”字還不見經傳。

這裡屬於古窮桑地域,壽張遷徙多變也可以稱之為“泛壽張”地區。張弘國是史料記載最早的“張”地、張國,

張地南部就是汶上闞城,也就是蚩尤的大本營,張弘國最初也或是窮桑的“張國臂掖”概念地,是抵禦蚩尤侵略的邊防邑。

張弘兩個弓都是代表的邊界以及弓弩;長是“長官”,弘右部是雄,是守疆護國的壯漢,故說是“張國臂掖”之意的聚落,如漢代的西域

張掖

。戰國才出現“張”字,張很大程度是“張國”之意,後統一張姓,古長、矤等皆歸張。張弘國之張或為古“矤”字,後統一到“張”。

代張縣繼承了古張地名文化;漢代留侯張良封地於此;東漢張邈故里;張遷工作的地方,是為“谷城長”;又唐代百忍堂張家於此;並且附屬張秋地名也一起並行,張文化層層疊壓,連綿不絕。明代山西洪洞移民山東,張氏定居“壽張地區”的也頗多,壽張地名格外深入人心。

五. 張姓第一次統譜

東漢張綱《張氏譜序》:“五帝無紀族之志,三代無傳姓之書,故其譜從略。自李斯作篆,一改蟲書鳥跡之舊,而譜圖之說斯詳。漢相張蒼,家藏五車,學富百代。去周秦未遠,圖譜所記張氏之姓,傳為

青陽公

後。收聚天下張氏,得老耆名宿五十人,互相徵考,作歷代遷徙圖說,由成周丙戌元年起算,註名於下,如執左卷。漢元興三年閏五月蒲節日序。”

至此看,張氏族譜統一是由漢相張蒼完成的,記於成周時期,上溯至少昊青陽氏。

最早將張姓與“揮公”聯絡在一起的,並認為揮公是黃帝之孫的還有記載,如北齊天寶三年(552)張攀墓碑記載:“張攀,清河東武人,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

六. 西漢張侯國、張縣,屬於“張國臂掖”文化源流

西漢高祖十二年,毛釋之因佐高祖平秦楚有功,被封爵位,邑曰張侯國。故城在今河北任縣西南13。5公里,後置張縣。張侯的張是“張國臂掖”之意。古代凡是領軍打仗有卓著功績的將領,朝廷所封即為“張侯”。東晉王羲之,是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被封為山陰張侯。“張侯”不一定姓張,但邑民應該是有以邑為氏的,最後聯宗張氏人文始祖揮公,也自在情理之中。如周代宋國,國民就是以國為氏,即為宋姓,尊國君微子為始祖。

張姓多源,文化的得姓始祖只有一個,這就是“始是弓矢”的揮公般。

凡是賜姓張的情況,大多都有“張國臂掖”的文化含義。諸葛亮收復南蠻沒有姓氏的族群賜姓張,這就是開疆擴土的一個體現,而“張”正是有“擴疆張國”之意。賜姓張不少,張姓越來越多,疆域也就越來越闊,這是文化的強大。

七. 清河情結

青丘國、清邑,因濟水“水清莫若濟”而得名,並且是黃帝、少昊的城邑,也是張氏祖先揮公般的出生地。青丘國之清邑早已因河徙而湮沒,後世苗裔遷播八方。

春秋以後的清河。漢代置清河郡,東漢改為清河國,也是因為有清河而得名。《嘉靖廣平府志》載: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明朝永樂癸未年《清河家乘》記載:“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名策魴),仕秦為相,張儀墳塋之地,立廟清河,遂以清河為郡”,這就是張氏清河堂的發源。唐代清河堂張氏一門出了三位宰相,被列為十“國柱”之首,是當時全國最顯赫的姓族之一。清河郡地名、清河堂張世旺族的影響力,以及層層“清河”文化內涵,使得所有張氏宗親對“清河”都情有獨鍾,成了揮之不去的情結,後人皆以清河作為懷念故國的地標參照。清河縣也正是接納了泛清河情結於己身,歸納出了一語雙關的“天下張氏出清河”口號,亦打造成了中華張氏覲拜始祖揮公的一個文化聖地。

濮陽以揮公墓為基礎弘揚張氏文化,省市縣各級政府鼎力支援,同時也以泛清河宣之,完善打造出了一個恢弘壯觀的張氏文化殿堂。

清河情結可是廣泛,百忍堂歷史上應該不屬於清河郡,但百忍堂支譜也有記載“清河郡百忍堂”的,是何原因不得而知。

山東的青丘國、張弘國,與河北清河縣、河南濮陽,都屬於黃河中下游文明中心區,也同屬泛清河區域。所有清河,都是青丘國、清邑、濟水的文化延續,且不斷遷播。各地的清河、清河郡、清河縣、清水、清陽、青州、清縣等等水名、地名,相對於黃河之濁而言,源頭是青丘國之清邑。

清河情結天下皆有,張氏最濃。

八. “世張”、河北清河、河南濮陽、山東聊城

當代,世界張氏總會、清河、濮陽都為張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弘揚張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山東也開啟了“張氏祖源地”論壇,推動張氏文化研究並進行了積極工作。我支援山東搞姓氏祖源論壇,因為我的主題《人文天下第一山》系列研究,範圍就在魯西以古阿邑為中心的“窮桑”地區。遠古伏羲、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等先祖的活動區域,也涵蓋我論證的“揮公般故里”青丘國(清邑)。“窮桑”區域是諸多姓氏文化的源頭,就是今天的山東、河北、河南大三角邊區。

山東“祖源地”推出,不影響其他地區的文化發展,因為古代人文遷播很普遍,許多古地名、人物、歷史故事都是流動的。往往遷播的文化記錄更詳實,本源地倒是因為河患導致人文遷出而斷片。

也正是各地、各宗支都在認真對待古文化,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繁盛景象。感謝“世張”,感謝清河,感謝濮陽,感謝“中華祖源地論壇”組委會,是您們的努力,才使得張氏文化紅遍世界。

文稿: 張長城

二零二零年七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