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客來源的幾種說法

畲客他們自稱“山哈”,“哈”畲語意為“客”,“山哈”,或“客家”,即指居住在山裡的客戶。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客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棚民”的族稱。

畲客來源的幾種說法

畲客來源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武陵蠻”說

(一)畲客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說。此說認為畲客和大部分瑤族都家喻戶曉地流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瓠傳說,傳說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佈在長漢中下游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瓠傳說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蠻”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瑤族中自稱為“勉”的“盤瓠瑤”(或稱“盤瑤”、“板瑤”、“頂板瑤”、“過山瑤”)與自稱為“門”的“山子瑤,約佔瑤族總人價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盤瓠傳說。

史籍多稱畲客,瑤族和畲族本是“五溪蠻”盤瓠之後,畲、瑤兩族不僅有相同的反映原始圖騰崇拜的盤瓠傳說,而且有汗多相同的習俗,在史籍上往往是畲、瑤並稱,甚至說畲族就是瑤族。直到清代,畲、瑤還是混用,往往稱畲客為“瑤人”。畲客族譜記載亦有自稱為“瑤戶”、“徭人子孫”等。現在分佈在廣東海豐、惠陽、增城、博羅的畲客仍稱自己為“粵瑤”,在海豐、惠陽的漢人稱他們為“畲民’。在畲客人中稱《開山公據》,兩者內容大同小異,都同樣記載著具有原始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

第二,東夷說

(二)東夷說。潘光旦教授在畲、瑤同源於“武陵蠻”說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把畲客遠源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裡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畲客和大部分瑤族同源於“武陵蠻”,而“武陵蠻”是“東夷”遷居鄂、湘西部地區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

有人從高辛氏和“東夷”、畲族的文化遺產作了比較,如死人洞葬,拾骨重葬,喪葬以歌代哭,結婚時男女不對拜,女子結髻、蒙青巾、扎紅頭繩、插花鳥銀飾、穿戴鳳羽樣衣冠、梳妝用“銅鏡”,煮飯用“鬲”,生產用“鎬”,打獵用“弩”,腳穿木拖鞋、草籠鞋,喜唱山歌,對本族人說“山哈”話,自稱為“徐家人”,稱中土漢人為“阜佬”,稱土著漢人為“閩家人”“民家人”。

第三,“越人”後裔說

(三)“越人”後裔說。認為畲畲客乃古代越人的後裔,此說根據史籍中關於古越人和今天畲客在分佈地域上的對照、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的偶同或從族稱義、音的演變去推論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盤瓠傳說,共同的生產方式,生產水平和共同的風俗習慣等,認為畲客乃古越人的後裔。還有認為畲客是源於漢晉討伐的’‘山越”,特別是與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封地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的越人後裔南海王織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等等。

第四,“南蠻”說

(四)“南蠻”說。此說認為畲客乃“蠻”或“南蠻”的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此說認為盤瓠傳說不僅流傳於‘武陵蠻”中,也包括《搜神記》中所說的“今即梁漢、巴蜀、武凌、長沙、廬江郡夷是也”,相當於今天大半個南中國。說畲、瑤同漢晉時代長江的崇奉盤瓠傳說的“南蠻”有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

第五,“閩”族後裔說

(五)福建土著“閩”族後裔說。此說認為閩、越乃中國南方的兩個古老民族,閩族系福建土著,乃畲客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客非衍出於越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