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有很多“私房錢”?看大明人怎麼說(中)

大明人說明朝那些事兒系列①

吳履中的同鄉是史惇,表字子有,是崇禎年間末科狀元,官至九江知府。見老鄉招手,只得出來有所表示:傳聞闖賊在內庫搞了7000萬兩,運回西安,這個事情天下人多少都有所耳聞,也都很疑惑,不少人還真以為先帝貪財如命,有這麼多錢還到處“橫徵暴斂”,搞得大失民心,天下瓦解。說句不恭敬的話,就算聖上再怎麼昏聵愚蠢,也不至於淪落至此。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看破的人都知道,闖賊搶來的錢,大部分是太監的私人積蓄。

崇禎皇帝有很多“私房錢”?看大明人怎麼說(中)

“聽你們這麼一說,我倒有些想明白了點”一副老神在在的談遷開始插話了。我也聽說先帝勤儉,吃穿用度一減再減,平時很少有娛樂,過得連一般富人都不如呢。有人還跟我說,就連宮中銅錫器具都熔化用作軍餉了,更不說那些金銀用具了,京師城破之時,內帑連幾萬兩都沒有啊!唉,闖賊倒是個個劫財又劫色,賺得盆滿缽滿,竟然還恬不知恥的造謠說,是開了先帝的內庫,那些個知道實情的,有誰不恨死李賊!……

談遷正說得來勁,卻被一個身穿粗布衣服的青年人打斷。原來是那位寫了好幾年《平寇志》的彭孫貽,你這是抄我的吧,他瞟了一眼談遷,接著說,宮中哪裡還有什麼銀子,都是李賊嚴刑拷打、大肆劫掠弄來的,造這種謠,就是要讓不知情的百姓怨恨朝廷而已。

我得到的訊息是,李賊在京師除了嚴刑拷打索財外,還大肆劫掠金銀珠寶,有幾千個士兵推著數百輛車,分成幾路突入各大街市,一時間席捲全城。再來給你們算算,大約公侯勳戚30%,那些死太監30%,百官那裡20%,剩下20%來自富貴商人,總共7000萬兩。李賊還抓了幾千人,都是工匠,就關在大內,日夜不停地趕製銀餅。嘿,你還別說,聽說這銀餅中間有個洞,為的就是方便用大鐵棒子貫穿起來,造了幾萬個銀餅呢,都運去西安,光騾馬就上萬了。

這話說得好!王世德不知道什麼時候站了出來,這麼些年,你們多少也領了一些俸祿,難道沒看見銀子上都刻有“銀作局”三個字?大家怎麼還好意思,厚著臉皮眾口一詞指責聖上生性喜好聚積斂財,還他媽一毛不拔,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崇禎皇帝有很多“私房錢”?看大明人怎麼說(中)

“真是胡扯,按你們的意思,我們還貢獻了20%”趙士錦有些氣不過,我監管節慎庫的時候,三月十五那天,跟主事繆沅交接工作,當場盤點了一下,只剩下2300餘兩銀子,還有800枚銅錢,就這剩這些了,國家貧窮到這個地步,發個毛線工資啊,我們又有多久沒領到俸祿了,少說也有半年了吧,哪裡還有錢去孝敬李賊,沒被打死就阿彌陀佛了。

楊士聰在一旁連連點頭,就是,就是,李賊拷打那可真是下得去手啊,多少人被折磨死,京官沒有上千,少說也有數百死在牢裡,都是跟我一樣清廉的人啊。現在想到他們,我心裡就……唉,不說了,不說了。

你就扯犢子吧,一個蒼老略帶精神的聲音傳來,人群裡走出的竟然是原嘉定侯周奎。你小子比我還先放出來,我可是光現銀都出了五十幾萬兩,又捱了幾夾棍,回來走路都不利索了。你小子倒好,看你走在前面蹦躂得很啊,定是出了好幾萬兩,還裝什麼窮呢。還是你們好啊,做到內閣大員也只要交個十來萬兩,哪像我……嗚嗚……

“此言差矣”錢士馨實在看不下去,這都是些什麼啊,哪跟哪了。我當時就在京師,就清楚地知道御史曹溶,他本來要去江南赴任的,還沒走就被俘獲,接著重掠,住處寓中二百兩白銀全部被索。但是農民軍還是不滿足啊,直加嚴刑,腿折後抬出,又納了五十兩。這還沒完呢,又繼續發給李賊部下一個姓王的下級軍官再拷問。所以說啊,李賊雖然定了標準,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拿得出來啊,不過,這曹溶也真不是個東西,後來……

崇禎皇帝有很多“私房錢”?看大明人怎麼說(中)

這種事情就不要再提了!趙士錦冷哼了一聲,極為不屑,非常不滿,心中暗罵,都怪周奎這老不死的,他怎麼還不去死!守衛庫房的老軍跟我說,萬曆年時,老庫都堆滿了,又建了新庫,沒多久新庫也滿了,以至於辦公的庫廳和兩廊都擺滿了銀子。唉,沒想到城破前,只剩下不到四千兩,據戶部同僚說,那邊也只有不到40萬兩。內庫那邊庫房應不止一處,兩百年下來,不可能就這麼空了吧?

先帝向來厭惡他人動不動請發內帑,出來說話的是吳偉業,就是那個寫《圓圓曲》的明朝左庶子。當時聖上總是以沒錢為理由,斷然拒絕,不過呢,我從一些老太監那裡得知,歷代祖宗積攢下來,內帑很充裕,就算有魏閹(魏忠賢)等人盜竊,哪能都拿得完,很多都秘密藏起來了,只是沒有人告訴先帝而已。

這就是了,怪不得呢!談遷搶話進來,我也聽說戶部解送李賊不足40萬兩,連當時捐助的20萬兩也被搶去了。有些人還說大內舊藏黃金40餘窖,好多太監都知道的,因為害怕先帝,就沒人敢報告上去,原來真的是這樣啊。

“簡直一派胡言,內庫哪來許多庫房存銀子?”王世德跳了起來,皇城內是有甲字等十個庫,那是存放雜物用的,不是你們所謂的內庫,內庫只有內承運庫,的確存放“金花銀”,一年至多也就100萬兩銀子,宮中用度和京營餉銀都從這裡出,早就入不敷出了。大內裡面是還有東裕庫,就是你們說的裡庫,那是存放珍寶的,外東裕庫是放雜物的,沒有金銀,還黃金40多窖,真虧你們想得出來,咋不上……剛要吐出個“天”字,一想到自己倒黴的可憐老闆就在上面,只得硬吞了回去。

崇禎皇帝有很多“私房錢”?看大明人怎麼說(中)

兄弟,頂你!原崇禎朝工科給事中李清過來圍觀,忍不住叫聲好,點個贊。要我說啊,有些人就是太沒底線了,我所知道的是,朝廷發不出軍餉,先帝把萬曆年間儲存的遼參都拿去賣了。為此我還特意到那個市場去轉轉,果然發現有人在賣宮藏人參,特徵明顯,顏色經久不變,味道也是相當醇厚,跟其他人參迥然不同。後來聽說是賣了個幾萬兩,也多少勉強補了點國用。

內庫也並非一點銀子都沒有,擠一擠總還有的。吳偉業又說道,事變前一個月,先帝在中左門召見吳襄,打算調動吳三桂進京護衛。吳襄說要一百萬兩銀子的費用,先帝也認了,但又表示內庫只有七萬兩,蒐括一下金銀器具可以湊到二三十萬兩。這是先帝所知的,還有很多秘藏的,如果好好清查下大內,何至於下令捐助呢?

你這就是誅心之論了!簡直大逆不道!劉尚友當時在京師,他沒有擔任官職,是時任禮科給事中申芝芳的親戚,關係親密,經常往來走動,對於朝廷內情也是熟知的。對於吳偉業的胡亂掰扯,他自是看不下去了,內庫要是有銀子,先帝又何必要大家捐助,況且你所說的秘藏窖銀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二月份的時候,昌平發生兵變,就是因為拿不出錢來發軍餉導致的,後來還是從大內蒐括了一點,可是根本不夠,最後連絲綢都收集起來用上了,睏乏可想而知了。先帝也是沒有辦法了,只能封賞各鎮伯爵,靠空名感動天下了。唉,他長嘆了口氣,先帝是一面希望各地軍隊勤王,另一面卻又害怕他們到來,因為根本沒有錢發軍餉。(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明史》、趙士錦《甲申紀事》、吳偉業《綏寇紀略》、彭孫貽《平寇志》、楊士聰《甲申核真錄》、李清《三垣筆記》、錢士馨《甲申傳信錄》、史惇《慟餘雜記》、談遷《國榷》、王世德《崇禎遺錄》、劉尚友《定思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