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為而不持”,方為賢人

《道德經》:“為而不持”,方為賢人

一、

《道德經》之中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大自然的法則就如同張弓射箭,高了壓低它,低了抬高它,這樣才能射中目標。有餘的就減少,不足的加以補充,這是天道保持事物平衡的法則,所以大自然的法則是減少有餘的而補充不足的,而人世間的法則不同,常常是剝奪不足的而供奉有餘的。

就好像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一樣,當我們身居高位的時候,本身就是盈滿的狀態,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方式是減少這種盈滿,以便保持適度,但是人在主觀意識的驅使下,卻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在這本就盈滿的狀態之中火上澆油,讓這盈滿的狀態快速走向了潰堤。

而“不足”時,也就是身處低谷,或者是自身德行方面不足的時候,應該加以補充,多多磨練自己的心性,錘鍊自己精湛的技藝,讓自己達到一種標準適度的狀態。

我們處在這種狀態時,通常因為不能客觀清醒地認識問題,而以負面情緒對待這樣一種狀態,越是負面,最後的結果越是糟糕。

這就是“人之道”存在的最大問題,而得道的聖賢之人卻與此相反。

《道德經》:“為而不持”,方為賢人

《道德經》便說這樣一句話: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所以聖人有所作為,但建立作為之後,沒有自恃功高,功成之後也沒有居功自傲,他不願意被人讚美,就是因為他不想讓自己處在過度盈滿的狀態,以此避免招致失衡的禍患。

所以對於人生來說,切記要做的一點就是戒驕戒躁,因為驕狂鄙陋是做人之大忌,當陷入這種狀態的時候,這個人很難再建立功業,最終將淪為一無是處者。

曾國藩曾說:“凡天下官宦之家,多隻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勤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天下官宦之家大多隻是一代就把家中積攢的家業享用殆盡,子孫剛開始的時候還有資格驕橫懶散,但是最後只能淪為漂泊浪蕩的地步,最後甚至困死於溝壑旁。能夠維持一兩代的都實屬罕見。

而做生意的鉅富人家,勤儉持家,還能夠享用三四代;而貧窮人家,謹慎儉樸的能延續五六代;只有那些懂得孝敬長輩,和睦友善之家,才能延續十代八代。

《道德經》:“為而不持”,方為賢人

二、

在曾國藩的思想之中,有一點關於修身持家之道的智慧,是非常正確的,值得我們慢慢揣摩感悟。

那就是他認為,

一個家族的敗落,必然和懶散、奢侈這兩者有關係。

在一個家族之中,只要能避開懶散和奢侈,保持謹慎儉樸的家風作派,這樣的家族必然能綿延更長久一些。

而有些官宦之家,即便老一輩家業積攢得十分豐厚,但是他的子孫如果驕橫懶散,處處居功自傲,最終導致的結果也必然是讓家族敗落,甚至讓自己老死於溝壑之旁,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不懂持守人生平衡,所帶來的結果。

如《圍爐夜話》中說:“觀周公之不驕不吝,有才何可自矜;管顏子之若無若虛,為學豈容自足。門戶之衰,總有於子孫之驕惰,風俗之壞,多起於富貴之奢淫。”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連周公這樣的賢才都不驕傲鄙吝,所以有些才能的平凡人又有什麼值得驕傲自大的呢。連孔子的弟子顏淵這樣的賢人都沒有張揚炫耀,平凡的人追求學問,又怎麼能自我滿足呢?

一個家族的敗落必然是因為驕傲、懶惰而起,一個社會風氣的敗壞也多源於富貴人家的奢侈淫靡。

能支撐一個人生活更好的根源,是因為他自身具備的實力以及足夠仁厚的德行,而不是在忽略自己內在能力的同時,只是依靠表面形式上的驕狂張揚企圖顯耀自己,這樣的人生不但得不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還會讓自己陷入無法回頭的境地之中,最後落入讓人不屑的地步。

孔子因為顏淵的謙虛謹慎,經常被孔子讚揚為德行高尚,而《道德經》之中老子也說:

“聖人能為而不持,功成而不處”

所以越是學問高深者,越會保持謙遜低調,這樣的人反而越能受人尊重,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種虛懷若谷的處世之道。

《道德經》:“為而不持”,方為賢人

在避免自己人生因盈滿而帶來禍患的同時,也可以完善自身德行,並且也能在受人尊敬的同時謀求更好的發展。

因為一個人的越是將精力放在向外追求之中,那麼他的內在越是空虛,這樣的人越是難以走得長遠。

一個人修正好自身的德行,不僅僅是自己一生的福報,也是整個家族最好的支撐,所以避免驕橫懶惰,避免狂妄自大,這樣的人生才值得追求。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