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馬橋的故事

在崇左江州鎮那佃村通往隆雅村方向的那條大路上,有一個名叫時頓馬的地方,那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路的兩邊都是山嶺,路面有些陡峭,是一個山旮旯兒的地方。那裡的路段有一座橋名叫頓馬橋,因現在的水泥路修得平坦,且橋的兩邊沒有欄杆,所以人們如果不小心幾乎不發現這裡有一座橋。就是這樣一座橋,卻隱藏著一段湮沒已久的、悽美的、樂善好施之往事。

話說清末光緒年間,有一個名叫李芳楊的小夥子從欽州那頓逃荒來到那佃,娶妻生子,開創基業。憑著小兩口勤儉持家,生活亦能自足。但有一事令他們小兩口苦惱,那就是自從生了小女兒後,好幾年了,再也沒有生下孩子。俗語云:古有三不孝,無後為大。他們想著如何才能再生孩子。據民間的說法,一個人如果行善事積陰德,老天會保佑他家業興旺、子孫繁盛。彼時他們看到那佃村通往隆雅村方向的那條大路上,在那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旮旯的名叫時頓馬的地方,每逢春夏間的下雨季節,從山嶺上流下的雨水衝向路面,造成隆雅村方向那些村屯來江州趕集經過這條路的人們行走艱難,苦不堪言。於是他們夫婦商議,去那地方築一條橋,行善事積陰德,也許上天會保佑自己生孩子。說幹就幹,他們全家出動,去那地方築橋。自己開採石材,自己動手築橋。就連當時只有十歲的小女兒李女畐溫也一起幫忙了。小女兒每天早早起來幫挑著一擔米去工地。他們每天煮很多飯,以便無償地供過往的行人吃。經過全家人的艱苦奮鬥,終於把橋修好了,並把橋命名為頓馬橋。為了紀念自己曾出力修橋,李芳楊請人來刻了一通石碑,碑文的題目是《建修頓馬橋碑記》,碑文記載了他們一家人修橋的緣由、經過,立在橋頭上。時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也。後來又對橋作了些修整,又請人來刻了一通石碑,把修整的經過刻在碑上,碑文的題目是《添補修整碑記》,立在橋的另一頭上。時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也。當年李芳楊一家人出資出力修橋的義舉在當時成為人們的美談,被人們廣為傳頌。當時人們曾唱山歌來讚揚李芳楊,山歌的意思大概是,有了李芳楊,才有今天這條橋來供人行走。皇天不負有心人,橋修好後沒多久,他們小兩口便先後生下了兩個男孩,大兒子李茂深,二兒子李茂林。為了紀念修橋得子這件事,小兩口就給大兒子的小名起了個名字叫橋保。

光陰荏苒,轉眼間到了新中國成立。不知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還是七十年代,政府派出民兵獨立營來修路,將道路擴建。他們移開兩通石碑,將兩通石碑交還給了李芳楊的後人李茂深、李茂林,因此現在他們這兩支後人的家裡都藏有一通當年修橋的石碑。後來道路又幾經修繕、擴建,從原來的泥沙路, 到石渣路,再到現在的水泥路。橋也跟著路的改變而改變。橋雖然改變了些,但主體的部位,李芳楊當年修橋所砌的兩幅石牆一直還在,後來的人們只是把兩幅石牆上面的部分擴大了些,以及把橋加長了些,除掉了原來橋兩邊的拱門。所以,李芳楊當年修橋所砌的兩幅石牆,直到現在還每天都承載著經過它上面的行人、車輛,還在發揮著利民的作用。

時移世易,從李芳楊修橋到現在,一百多年過去了,世間事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人們的出行再不是步行、挑擔、馬車,而是一出門主要是摩托車、小車。時頓馬那條路也不是當年狹窄的、凹凸不平的泥沙路,而是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時頓馬那地方也再不是一百年前旮旯的、路兩旁樹木叢生的地方,而是平坦開闊、每天過往的車輛川流不息。隨著知道李芳楊修橋故事的老一輩人的逝去,新生代的人們再也不知道當年李芳楊的修橋故事了,甚至不知道這裡有一座橋名叫頓馬橋。只有李芳楊的後人還記得,一百多年前,自己的先人為了行人出行方便,自己出資修建了頓馬橋。一百多年來,橋邊的山花每年都張開笑臉,開了一茬又一茬;每到雨季,橋下的溪水淙淙地響,從未停歇。它們像是在向過往的人們訴說著李芳楊當年那段湮沒已久的、悽美的、樂善好施的修橋往事。

頓馬橋的故事

看到的路面就是頓馬橋的所在位置

頓馬橋的故事

頓馬橋下的兩幅石牆

頓馬橋的故事

現在頓馬橋上面平坦的路面

2021年4月25日作 李安榮之妻口述 吳英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