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地質勘查規範——硫鐵礦勘查階段劃分(勘探)

DZ-T 0210-2020礦產地質勘查規範 硫鐵礦(勘探)

3。2。1勘查階段劃分

勘查工作分為普查、詳查、勘探三個階段,一般應按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即使合併或者跨階段提交勘查成果,也要參照勘查階段要求分步實施。‍

礦產地質勘查規範——硫鐵礦勘查階段劃分(勘探)

4.4勘探階段要求

礦區地質

對沉積、沉積改造和沉積變質及煤系沉積硫鐵礦礦床,應詳細劃分地層層序,詳細查明含礦地層層位、巖性組合、巖相分帶、厚度、含礦性及富集規律;含礦層在剖面中的位置及對比標誌;與頂底板巖性、基底性質的關係;研究礦區變質作用、剝蝕作用和風化作用對礦體的影響;詳細研究礦區地質構造與礦體的空間分佈關係,闡明破壞和影響礦體的斷裂性質、先後次序和分佈特徵,對劃分礦段的斷層要用工程加以控制。

對火山岩、矽卡巖和熱液交代及多金屬鐵礦礦床,要研究控制巖體(帶)分佈的地質特徵,詳細查明含礦巖體的型別、巖性、時代、產狀、形態、規模及巖相組合;主要含礦相帶或礦體的產狀,含礦性變化及其與巖體形態、分異作用、變質作用及其他地質作用的關係;巖體中其他礦產與硫鐵礦的空間分佈及富集規律;研究成礦期後岩漿岩和斷裂對礦體的影響,詳細研究礦區(床)有關的岩漿岩的發育程度和分佈規律,對首採區破壞礦體的較大巖體,應研究和控制其產狀和分佈。

礦產地質勘查規範——硫鐵礦勘查階段劃分(勘探)

礦體特徵

詳細查明礦體的數量、層序、產狀、厚度、規模、形態、內部結構和空間位置,詳細研究和控制礦體的膨縮、分叉、相變、尖滅及其構造或因剝蝕出現的變異地段,及礦石品位在走向、傾斜和厚度上的變化情況。對於直接位於古侵蝕面上的礦體,要研究古侵蝕面特徵、礦體厚度變化規律和工業礦體的連續程度,對內部結構複雜的礦體要研究礦石型別、夾石性質和其他連線標誌,對形態複雜的礦體,要研究礦體產狀和形態變化特徵,對於富硫鐵礦礦石[w(S)≥35%],要研究產出地質特徵和分佈規律。

詳細研究和查明礦體褶皺和斷裂的性質、規模、形態、產狀、斷距,特別是位於礦床首採區和影響礦床開採總體設計的地質構造,要研究其空間展布、相互關係和發育程度,研究構造與礦體的關係。詳細研究小斷層或小褶皺的發育程度、分佈規律及其對礦床開採的影響。

揭露和研究確定礦體氧化帶發育程度、發育規律和氧化帶的界線及分佈範圍。

礦石質量

詳細查明硫鐵礦礦石的礦石礦物和脈石礦物組分、含量、粒度、結構構造、嵌布特徵。劃分礦石自然型別,研究其相互關係、比例和空間分佈規律,詳細查明礦石的化學成分和有用、有害組分的含量及賦存狀態。劃分礦石品級和礦石工業型別。研究工業型別與自然型別的關係。當礦石中有害組分超過允許含量時,要研究其分佈範圍和變化規律。硫鐵礦礦石工業型別分類參見附錄G。

礦產地質勘查規範——硫鐵礦勘查階段劃分(勘探)

詳細研究和查明礦體中夾層及頂底板圍巖的礦物成分和有用、有害組分的含量。

詳細研究礦床氧化帶、混合帶與原生帶礦石型別、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化學成分和氧化特徵。

礦石加工試驗

易加工礦石應進行可選性試驗或實驗室流程試驗,較易加工礦石一般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試驗;難加工礦石和新型別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或實驗室擴大連續試驗,必要時進行半工業性試驗。具體按DZ/T0340執行。

對有用和有害組分較高的精礦,必要時尚需做礦石焙燒試驗,為燒渣綜合利用提供依據。

礦床開採技術條件

水文地質條件

水文地質條件研究要求如下:

a)調查研究區域水文地質條件,詳細查明含(隔)水層的巖性、厚度、產狀、分佈,礦床頂底板隔水層的穩定性,主要充水、含水層的富水性、滲透性、水位、水質、水溫及地下水的水頭高度、水力坡度、徑流場特徵與動態變化。

b)詳細查明構造破碎帶、節理一裂隙等的導水性和富水性及其對礦床充水的影響。

c)對岩溶發育的礦床,著重研究岩溶的發育程度、分佈、形態、型別、充填程度及其與巖性、構造、地形地貌、水文等因素的關係,研究岩溶、地下暗河分佈及其對礦床破壞和充水的影響。

d)闡明地表水、採空區積水、地下水等的分佈與水文特徵,地表水與含水層的水力聯絡,及其對礦床充水的影響。

e)闡明勘查區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洩條件,進行單孔或多孔抽水試驗,確定水文地質邊界,礦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和途徑,結合礦床可能的開拓方案,預測計算第一開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預測下一水平湧水量的變化情況。

f)對礦床疏幹排水及礦坑水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做出評價,提出供水水源方向。

g)對賦存有地下熱水的礦區,要研究對礦床開採的影響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h)確定勘查區水文地質勘查型別,評價水文地質條件的複雜程度。

工程地質

工程地質條件研究要求如下:

研究礦體圍巖的工程地質特徵,詳細查明對礦床開採不利的工程地質巖組的性質、產狀與分佈。各類結構面(構造結構面、軟弱層等)的發育程度和組合特徵。

b)取樣測試礦石、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

c)評價礦體和頂底板圍巖的穩固性或露天採場邊坡穩定性。

d)預測可能發生的工程地質問題,提出防治措施。

e)確定勘查區工程地質勘查型別,評價工程地質條件的複雜程度。

環境地質

環境地質條件研究要求如下:

a) 收集地震活動史及新構造活動資料,對區域穩定性進行評價。

b)調查勘查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分佈、活動性及其對開採的影響,以及地溫異常對開採的影響,預測因開採和疏乾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縫、滑坡和崩塌等,研究可能形成的條件和分佈範圍,預測其發展趨勢,提出防治建議。

c) 評價巖礦石和地下水(含酸性水、熱水)中可能影響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有害元素、氣體及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當超過允許含量時,應測定其分佈範圍。煤系沉積型硫鐵礦礦床需評價瓦斯氣對礦床開採的影響,提出防治建議。

d)研究確定硫鐵礦礦石氧化速度和地溫狀況。

e) 評價礦床開採時對礦區地質環境的影響,對採礦廢石、尾礦的堆放及利用提出建議。

f) 確定勘查區地質環境質量類別。

綜合勘查、綜合評價

透過取樣分析,基本或詳細查明共生、伴生礦產的種類、賦存狀態、分佈規律、富集條件、與主礦產的相互關係,基本或詳細查明共生組分的含量及其變化情況。具體按GB/T25283執行。

煤系沉積型硫鐵礦礦床,應注意具有工業價值的煤礦、鋁土礦、黏土礦的綜合勘查、綜合評價。

硫鐵礦型、多金屬型硫鐵礦礦床,應注意共生、伴生Fe、Cu、Pb、Zn、Co、Au、Ag、Se、Te等的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硫鐵礦礦床伴生有用組分的綜合評價參考指標參見附錄F。‍

礦產地質勘查規範——硫鐵礦勘查階段劃分(勘探)

▲內容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刪除!如有錯誤,請告知我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