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9.23——9.24|後生可畏的道理

9.23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後生之可畏,在於後生年富力強,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於學習。若是後生不專心學習,也並非可畏。所以孔子講後生可畏,是強調後生若是早早學習君子之道,以後的出息也可能會大於當今時代的人。人在四十五十還未有聞道的話,這樣的就不用講敬畏還是不敬畏了。

孔子強調,朝聞道夕死可矣。實際上啥時候聞道都不晚。但一個人在四十五十聞道的話,就不能

後生那樣,再說此人將來可畏了。畢竟人的體力年齡在哪裡,很多事是不能做的,但有成就還是有的。立己趁早,才能達人。後生可畏的道理就在這裡。若是四十五十剛聞道,餘生再花十年的時間立己,則達人之功就很難了,即使立言,有時候也是力不從心的。

《論語》9.23——9.24|後生可畏的道理

斯言強調後生不可辜負大好年華,早立志,早修身,立己越早,達人之功時間越多,成就也越大也。

9.24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法語,正言告知。既然是正言,一定是嚴肅規整的。而且法語一般多用命令的口氣,比較莊重嚴肅。比如你應該如何,你不能如何,你必須這樣做等。結合後邊所言的要聽從的意思,這個法語的使用者一般多是長輩,教師,上級等,而非同輩之正告。就好像掌管刑法的宣判那樣的語言。

巽言,就是婉轉柔順讚許之語。巽八卦之一,含義為順,為柔。

繹,演繹,推理,抽絲剝繭。指人當審辯之。

《論語》9.23——9.24|後生可畏的道理

孔子說了,正言告知的話,豈能不聽從呢,聽後立刻改正是可貴的。婉轉或者讚許之辭,誰聽到都覺得受用,但要聽出背後的道理才是可貴的,聽著高興卻不尋思其中的道理,看著聽從法語卻不去改正,我不知道拿這樣的人該如何辦了。

人在聞道修道時,要有辨別之力,既要分得清啥是法語,啥是巽與之言,而且還要善於改正,善於尋思其中的道理,不能一聽了之。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這裡是講立己之道中的

戒慎恐懼修省

的道理。人要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意見,不僅僅是自己主動向別人學習,也要善於從別人的意見建議中學習,才能更好的成長。

師長之教,長輩之戒,同仁之勸,他人之贊,都是自己學習的渠道,反省的渠道

。好的就當是鼓勵,不好的要善於改正。才能苟日新日日新,才能進德修業。

《論語》9.23——9.24|後生可畏的道理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這一章和《論語》1。8章節有重複之處。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論語的上下章之間有聯絡的。

上一章是講

從法語之言,巽與之言改正的問題。

這一章從友人的角度講過錯改正的問題。

忠信,忠就是立己,信,一以貫之之謂。立己達人一以貫之。

《論語》9.23——9.24|後生可畏的道理

主忠信,就是以忠信為主。無論立己還是達人都是信。

忠和誠和信意義基本接近,所以常有忠誠,忠信,誠信詞語。古語分開看。

毋友

不如己者,不如己,可以理解為不和自己一樣的。也就是要交也主忠信的友人。

朋友之交淡如水。其實古時朋友就是同仁,同志,是基於對君子之道的共同追求而相互結識認識交往的。所以,

信是交友的一個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