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石嶺——廣西古代採礦冶銅遺址

編者按:

從貴港羅泊灣漢墓和合浦望牛嶺漢墓出土的翔鷺紋銅鼓,銅鳳燈、魁、盤和鎏金圓牌等大量製作精美的銅器來看,一方面說明了廣西與中原文化有著廣泛的聯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南越國冶銅、鑄銅的精湛技術。據考證,嶺南地區在秦以前已有發達的青銅冶鑄業。

那麼,這些眾多的銅器又是在哪裡鑄造的呢?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一書說到,南越王趙佗曾在銅山“鑄銅”。一個“鑄”字提醒我們,古人在銅石嶺不僅採掘銅礦,就地冶煉,而且還就地鑄造銅器。

銅石嶺——廣西古代採礦冶銅遺址

層巒疊翠銅石嶺

1965年12月至1966年1月,我們文物考古隊開始對玉林地區進行文物普查。據當地群眾傳說,在南宋時期有個叫段紅玉的人在銅石嶺上煉過銅,現今嶺上還有銅渣。又說,1958年大鍊鋼鐵的時候,當地領導組織群眾上山找過銅。

我們到達銅石嶺之前,434地質隊民安施工組已在那裡鑽探銅礦,知我們做考古調查,主動向我們提供了銅石嶺冶銅的科學資料,並協助我們踏勘,使我們能深入到舊礦井中去觀察。我們除在銅石嶺西側發現三處銅爐渣堆地點外,還在狗統嶺和爬爪嶺各發現一處銅爐渣集中地,並對其中的一處進行了試掘。

銅石嶺又叫銅石山,“民國”《北流縣誌》說:“銅石山,縣東二十里,層巒聳秀,石皆紫色,南面整齊無邊,亭亭如傘,又名朗傘石。大小二山,遠望一大者,高數百丈。山頂寬平,上有靈池,四季不涸,有稻田十餘畝,別饒風景。初唐建銅州,是從此山名之,洵縣城下游之砥柱也。”

站在十字鋪的公路上遙望銅石嶺,很像一座大屏風,聳立在圭江東岸,看上去很陡峭,在蒼鬱的林木間,一座座花崗岩滾石挺立天外,奇形怪狀,咄咄逼人。

採礦冶煉一條龍

銅石嶺地表大部分是黃土層,近頂部是砂岩石環山,石壁間異常陡峭,只有嶺腳部分比較平緩。地表散佈著小量孔雀石。據地質隊化驗得知,廢銅渣中所含金屬成分:銅2%、鋅19%、鉛10%。廢銅渣中所含的銅量相當可觀,比一般的工業要求高出三四倍,一般工業要求0。5%就夠了。遺址內凡礦渣較多的地方,草木均稀少而且萎黃。證明地下有不同成因型別和產生不同層位、礦化不一致的原生和次生淋濾銅礦。

當時發現古礦井五個,都已被泥土填塞。434地質隊開啟一井,在井內深2米至23米都發現有梨木支架,支架木長80~90釐米,直徑10~15釐米,架距約80釐米。

在狗統嶺南面山脊開了一條260×50釐米的探溝,發現殘煉爐兩個。證明銅石嶺是一處古代冶銅遺址。

1977年底,我們對遺址進行了複查,1978年1月和3月進行了兩次發掘。在杉木山和麻風寮二地布方,開了6條探溝,揭露250平方米,發現古代煉爐14座,排水溝兩條,灰坑九個,採集到銅礦石、煉渣、銅錠、木炭和陶風管、陶瓷碎片等。

銅石嶺——廣西古代採礦冶銅遺址

煉爐爐底深入生土層,密佈于山坡上。爐群靠山頂的一方修有排水溝。煉爐為圓筒形,爐壁由黏土摻和石英砂和稻稈等耐火材料築成,向山下的一方開有流口,流口外有化銅池。每兩座煉爐成一組,流口斜向相對,共用一個化銅池。銅礦石(孔雀石)含銅2。85%,鉛1。159%,鋅1。92%,鐵3。72%,矽77。88%,這種礦石,只要同木炭一起加熱,就可還原出銅。銅錠含銅96。64%,鉛0。142%,砷0。3%,銻0。685%,而煉渣中含銅0。65%,鉛1。58%。說明其冶煉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風管多為圓管形,用黏土、石英砂摻稻草製成。燃料用木炭,沒有發現煤。冶煉時加石灰石作溶劑。從風箱的鼓風量推測,每個煉爐的一次產量約為0。9公斤,每天按工作20小時計,能生產銅18公斤;年工作日假定為180天,產量當為3。2噸。

1992年4月,我們到塘夾村南的一條沖溝內,還採集到支撐礦坑的橫樑木和捶打木樁用的木槌。1997年2月,我們陪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的吉開將人去考察時,在一沖溝邊還發現了一座殘存的煉爐。同年3月,我們陪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鄒興華館長上銅石嶺,在銅石嶺北側的狗統嶺頂也採集到煉渣和殘風管,同時還發現兩個直徑36釐米,深36釐米的圓形石臼,可能同搗碎鍊銅原料有關。

鑄造銅鼓何處去

我們每次到北流,都要參觀博物館。北流博物館以收藏古代銅鼓和宋代陶瓷窯址遺物為特色。

北流是歷來出土古代銅鼓最多的縣。從歷史文獻來看,北流縣境內很早就有銅鼓出土。據清光緒四年(1878年)《北流縣誌》載: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就有漁人在銅鼓潭中獲銅鼓,送給本縣醮樓;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又獲得一面銅鼓,獻給廣西巡撫;嘉慶二年(1797年)六月石一里龐陂上裡許溪邊水潦衝激,出一銅鼓,鄉人移入泗洲庵,以為更鼓。當時平陵裡新圩玉虛宮、祿厚村三教堂、沙埒村護龍寺三教堂、水湧村寶兔庵均有銅鼓。道光六年(1826年)四月初二日卞一里鄉民掘地種竹獲一銅鼓送龍山寺;波一里龍虎掘出一銅鼓送將軍廟;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初十日大雨,扶來裡大倫村山崩出一銅鼓送城隍古廟。

以上僅見於卷十一“古蹟”條記載的銅鼓就有十面之多。“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北流縣誌》,除了重錄上述一些銅鼓,又記錄了清光緒四年(1878年)以後新發現的銅鼓六面。

據不完全統計,歷代見於記載的在北流縣境出土的銅鼓達十四面,新中國成立後,陸續出土並加以收藏的銅鼓有30多面,兩項合計50多面,表明北流縣是廣西古代銅鼓分佈最密集的縣之一。這裡的銅鼓都是大型和特大型的,面徑165釐米的“銅鼓之王”就出在北流石窩鄉的平田村。

這樣眾多的大銅鼓是在哪裡鑄造的呢?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銅石嶺。我們在銅石嶺進行調查時,興上村人說;有一位94歲的老人在世時曾對人說過,這一帶曾挖出過銅鼓。在我們採集到的殘銅片中有一片也像是銅鼓鼓面的殘片。

銅石嶺——廣西古代採礦冶銅遺址

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一書說到,南越王趙佗曾在銅山“鑄銅”。一個“鑄”字提醒我們,古人在銅石嶺不僅採掘銅礦,就地冶煉,而且還就地鑄造銅器。

為了探索北流銅鼓的來源,1985年,廣西博物館和廣西民族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些物理學、化學、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等方面的專家組成銅鼓鑄造地點和礦料來源課題組,對北流型銅鼓抽樣進行常規分析,在此基礎上採集樣品中的鉛,對其鉛同位素比值進行測定,還到北流、容縣進行實地考察,證實銅石嶺不僅是採礦冶銅遺址,而且很可能也是銅鼓的鑄造遺址。

我們很想找到銅鼓鑄造遺蹟。古人鑄造大型銅鼓是要挖一個大的土坑掩埋鼓模的,我們在銅石嶺煉爐遺址旁發現許多深而大的喇叭形的土坑,是不是澆鑄銅鼓時留下來的?還需要獲取更確切和更充分的證據。(文:廣西博物館蔣廷瑜)